“子不教,父之过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指生养子女却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身为师长只是教育孩子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这句话正确的原文应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该句选自《三字经》,通过短短数语告诫我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生而不养是失职,严师出高徒,成才之路上若老师疏忽懈怠,不利于孩子成长发展。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教育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分,但为人子女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严于律己,刻苦认真。
古时候,有一个强盗,在他偷盗财物的时候,被衙门的捕快捉住了。由于他此前多番偷盗且屡教不改,所以被判了死罪。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捕快到男子家中将他的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抱着男子痛哭。可是让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个强盗竟然趁着母子相拥的机会狠狠地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愤恨地对母亲道:“母亲,我好恨啊,小时候我偷拿别人东西,您从来不教训我,反而以为得了便宜沾沾自喜,现在害的我沦为强盗,如今我后悔已来不及。”强盗的例子深深验证了“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天下父母,不能因为溺爱孩子,养而不教,这样终会害人害己。
拓展知识: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教材,该书取材典范,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知识点,核心思想包括“仁,义,诚,敬,孝。”品读《三字经》的同时,了解传统国学、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让人受益匪浅。
意思是: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出处:《三字经》
《三字经》部分精选:
《三字经》
【作者】王应麟 【朝代】宋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翻译: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的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字经》
“子不教父之过”,我不赞同这句话,自己不学好岂能怪别人!
这不是单纯的自己学不好怪别人的问题,孩子的成长教育需要家长(父母)、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长是第一责任人,因为孩子和家长的共处时间更长,孩子小的时候处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养成什么样的性格人品,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孩子,家长如果不以身作则,不正确引导,孩子走上歧路第一责任就是家长家庭问题。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学校里老师作为孩子的第二老师。关键还有靠自己。所以说在遇到错误的时候。要纠正自己的错误。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不要把什么事情都赖在父母身上。我也不赞同这句话。自己要学好。不能光靠别人。等你懂事了更应该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父亲养你不容易,他在外又打拼工作。有的时候顾不上你,所以说你一定要体谅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