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重庆凭借连接欧亚大陆桥和东亚-太平洋和南亚-印度洋的枢纽和门户以及长江黄金水域等的交通区位优势,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从而促进重庆市进一步发挥西部门户枢纽优势,推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但重庆市整体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无法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需求,与重庆市作为西南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不相配套。因此,立足重庆城市经济和交通发展现状,研究重庆现代物流发展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物流枢纽作为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支撑,合理规划布局物流枢纽是促进城市现代物流发展,带动城市和辐射腹地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从基于重庆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物流枢纽必要性研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理论研究;重庆建设物流枢纽基础条件分析;重庆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研究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是基于重庆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物流枢纽必要性研究。首先对文章研究涉及的两个重要概念“国家中心城市”、“物流枢纽”进行研究,并从国家中心城市应是物流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对“物流中心”提出更高要求,物流枢纽在物流中心城市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分析国家中心城市与物流枢纽的关系,为下文研究重庆市在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下,规划布局物流枢纽做铺垫。其次,具体分析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条件以及对比其他国家中心城市存在的优势和差距,从而提出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合理规划布局物流枢纽,为下文进行重庆市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提供铺垫。
第二部分是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理论研究。主要对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所涉及的物流预测、物流枢纽选址、物流枢纽布局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选择适合重庆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的一元线性回归与弹性系数法相结合的物流需求预测方法,“区位+交通+产业布局快速定位法”物流枢纽选址方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为下文重庆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是重庆建设物流枢纽基础条件分析。基于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理论方法分析,对重庆建设物流枢纽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重庆物流枢纽的规划环境分析,重庆的综合交通条件,重庆主城区物流节点布局现状,重庆主城区的主要产业园和市场分布,以及重庆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为下文重庆市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提供现实依据,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之一。
第四部分是重庆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研究。基于物流枢纽布局理论方法和重庆市建设物流枢纽的基础条件,对重庆市物流枢纽提出目标定位并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提出以“八大综合货运枢纽”、“九大物流园区”为核心,多个专业物流中心为辅的主城区物流枢纽规划空间布局,城市对外“八大物流通道”和物流枢纽内部衔接通道布局,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物流枢纽布局进行评价。
大数据医疗产业园对还是医疗大数据产业园对
医疗大数据产业园对。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园由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在园区内规划建设。围绕数据中心与智能超算、健康、医疗、科技、文化五大功能分布,构建“全息数字人”引领的健康产业链,打造要素聚集健康产业园。产业园以落户园区的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为依托,结合现有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山东资源中心等优质项目,打造医疗智能制造产业链,以智能化为代表,重点发展医疗器械、精准仪器、3D打印、诊疗设备等设施的研发与制造,并积极拓展医疗机器人、新医疗材料等研发产业,完善医疗物流产业,提升智能制造业内涵,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四新产业”发展。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第二章 总体要求
推进经济区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找准发展重点,明确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努力改善民生,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推进。注重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积极参与国内外区域分工与合作,寻求合作机遇,拓宽合作领域,在合作中谋求发展。 ——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统筹军民科技互动发展,促进科教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
——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以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重点,打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
——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以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依托,发展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展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到2020年,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创新能力有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领先地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新材料基地、新能源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
——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交通、水利、市政、信息等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覆盖经济区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水平取得明显提高。
——城镇化水平有新提高。实现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形成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城镇群集聚发展,城乡统筹取得突破,城镇化率达到60%。
——公共服务达到新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47%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以上;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显著降低,渭河干流达到Ⅲ类水质,中心城市市区空气中SO2和NO2含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城市地区。按照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资源集合、人口集中的原则,夯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工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和较高水平的工业园区。适当扩大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有序承接人口转移。以特大城市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城市群。
农村地区。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加大关中平原、渭北旱塬、天水川道、商丹盆地耕地保护力度。根据当地农业资源条件,实现种植业、养殖业的良种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基地化。加强闲散用地整合,鼓励低效益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节地型村镇改造,合理减少农村 居住用地,促进农村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
生态地区。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对秦岭北麓、黄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以及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对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湿地等实行强制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干扰,禁止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专栏2:空间结构表 地 区 分 类 面 积(平方公里) 2007年 2012年 2020年 城市地区 中心城区 773 1030 1730 产业集中区 530 583 710 区域交通 550 665 800 发展备用 1667 1320 1067 小 计 3520 3598 4307 占区域面积比重(%) 4.41 4.51 5.40 农村地区 农村居民区 3522 3256 3050 农业地区 54573 54762 54159 小 计 58095 58018 57209 占区域面积比重(%) 72.80 72.70 71.69 生态地区 自然保护区 11240 11240 11240 重要水源地 1383 1383 1383 生态恢复区 5561 5561 5661 小 计 18184 18184 18284 占区域面积比重(%) 22.79 22.79 22.91 合 计 79800 79800 79800 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
“一核”:即西安(咸阳)大都市,是经济区的核心,对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具有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一轴”:即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作为节点,依托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
“三辐射”:即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依托向外放射的交通干线,加强与辐射区域的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带动经济区南北两翼发展。以包茂高速公路、西包铁路为轴线,向北辐射带动陕北延安、榆林等地区发展;以福银高速公路、宝鸡至平凉、天水至平凉等高速公路和西安至银川铁路为轴线,向西北辐射带动陇东平凉、庆阳等地区发展;以沪陕、西康、西汉等高速公路和宝成、西康、宁西铁路为依托,向南辐射带动陕南汉中、安康和甘肃陇南等地区发展。 构建由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三级城市、重点镇和一般镇五级组成的城镇体系。
——核心城市: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20年,都市区人口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把西安市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次核心城市: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的中心城区。以这些次核心城市为节点,加快人口聚集、产业聚集,构筑较大规模的城市群。支持宝鸡等条件较好的城市率先发展,将宝鸡建成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宝鸡市。主要发展机床制造业、重型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商贸旅游业。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120万人,面积控制在130平方公里,建成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国家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生态园林城市。
铜川市。主要发展能源、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业。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55万人,面积控制在60平方公里。
渭南市。主要发展机械电子、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业,适度发展煤化工产业。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75万人,面积控制在80平方公里。
商洛市。主要发展现代材料、现代中药、绿色食品加工以及生态旅游等产业。2020年,基本实现商(州)丹(凤)一体化,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50万人,面积控制在68平方公里。
杨凌区。主要发展现代农业示范、现代农业科教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与农资等产业。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30万人,面积控制在35平方公里,建成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天水市。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医药食品、现代农业及商贸旅游等产业。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80万人,面积控制在80平方公里。
——三级城市:包括韩城、彬县、蒲城、华阴、礼泉、蔡家坡、洛南、柞水、凤翔、陇州、长武、甘谷、秦安、武山等中小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促进企业集中布局和配套生产,提高经济发展的集约化水平,大量吸纳周边农村富余人口,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配套的中小城市。
——重点镇:靠近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等基础较好的中心镇,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采矿业和旅游业,实施“关中百镇”建设工程和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工程,合理安排重点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庄分布、生态环境等空间布局。
——一般镇:其他建制镇,重点提升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能力,促进城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