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怎么读(寥怎么读姓氏)

  寥怎么读(寥怎么读姓氏)

  比亚迪(SZ:002594/HK:01211),瑕瑜互见。

  芒格、李录对比亚迪推崇备至,段永平则看不上。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围观价值投资大师们对比亚迪的争论,有助于深刻理解比亚迪。

  01

  正方(芒格、李录)观点

  【1】李录的观点

  李录2002年首次投资比亚迪,当时比亚迪只是一家羽翼未丰的中国电池公司,刚刚在香港证交所首次公开募股(IPO)。

  李录当时投资比亚迪,基于什么考虑?基于电池技术未来前景广阔,还是相中了王传福?

  李录当初是不是因为这个看上了王传福?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出身贫寒,1995年用借来的30万美元开创了比亚迪。早期,王传福带着10多名员工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里“敲敲打打”,拿不出足够的钱建生产线,就组建人力流水线,关键生产设备以自行研发的机器代替。凭借半自动化的生产线,硬是造出了电池,日本卖8美元/块,比亚迪只要2.5美元。

  李录创立自己的基金后,再次买进比亚迪股票,最终将与芒格共同经营的1.5亿美元基金中很大一部分都投向了比亚迪。

  芒格说,李录一开始只买了一点儿,后来比亚迪股票下跌时又买入更多,这是他的特点。

  2008年,芒格拜托中美能源控股公司(Mid American Energy Holdings)董事长索科尔前往中国,为伯克希尔调研比亚迪。索科尔尽调回到美国后,与芒格一同劝说巴菲特投资比亚迪。

  2008年9月,伯克希尔向比亚迪股份(港股,1211)投资2.3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10%的股份,2.25亿股。巴菲特戏称自己是在芒格的“逼迫”下投资的比亚迪。如今,这些股份市值逾40亿美元。

  2021-2-2,记者采访李录:

  记者问:你在2008年投资比亚迪,后来还引荐给了巴菲特,为什么会在这么多中国公司中选择它?

  李录:严格来说,这笔投资不是我们主流的风格,我把它称为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或者说是二级市场的一级市场投资。当时的比亚迪还处于一个高速成长的状态,也带来比较高的风险——虽然它在一个充满着可能的领域,并且是这个领域里成功概率很高的公司,但它也有可能不一定会成功。

  记者问:是否意味着这笔投资的“安全边际”不够高?

  李录:这是两个概念。

  我们投资它的成本,如以今天来计算的话大概只有一两块钱,这在价格上有很大的安全边际(伯克希尔的成本大概是8港币)。所以在过去十几年里,我们非常有信心持有,基本上买完之后就没怎么再动过。比亚迪的故事还没讲完,可能得等故事结束后我们再聊这个事情。

  (段永平说:安全边际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年,一直没懂巴菲特说的安全边际是什么意思,自己最后的体会是不了解的公司再便宜也可能不便宜。)

  记者问:“不懂就不投”是价值投资的核心理论,常居美国的你如何确定你足够了解一家中国公司?

  李录:了解一家公司并不等于要了解公司的所有事情,最重要的事情了解就可以了。

  记者问:具体一点,在投资比亚迪时“最重要的事”是指什么?

  李录:比亚迪的故事很简单:公司创建人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工程师,他创办这家公司只用了30万美元的贷款,一直到上市都没有其他外部投资人。(李录的意思是,投资比亚迪的关键是看中王传福?)

  记者问:和很多早期投资人一样,“人”的因素在你的投资中也有比较大的占比。

  李录:这个可能很难一概而论。有些公司任何人来run都能做的不错,顶多是稍稍好一些,或稍稍差一些。但有些公司尤其是在初始阶段,创始人团队、高管阶层、企业文化本身就会是一堵很大的墙。最重要的特点还是他们能不断学习,尤其是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这样才能走得比较远。(李录的意思是王传福能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王传福从自己的哪些错误中汲取教训了?)

  记者问:汽车行业的人称王传福是“狂人”,你们出生于同一年,你认为你们有什么相似性?

  李录:我没那么狂(笑)。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相似性,但具体到个人我就不多评价了。投资决定本身已经表达了我们的意见。

  记者问:比亚迪是一家科技公司,而巴菲特很少投科技股,这算是一次破例吗?

  李录:伯克希尔并不是完全不投科技公司,他们只是不投他们不了解的公司。他们曾经花了110亿美金投资IBM,但这和IBM是不是技术公司毫无关系。

  李录在2020年4月出版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一书中对比亚迪的观点:

  1)比亚迪恰好拥有天时地利人和,处在对的行业和环境中,在恰当的时候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公司的工程师文化让比亚迪拥有解决重大难题的能力,投资比亚迪的时候,我们在价格上是有很大安全边际的。

  2)比亚迪就像一台不断学习的机器。这个公司十年前才正式进入到(汽车制造)这个行业,八年前才生产出第一辆车。身处一个要和全球所有品牌激烈竞争的市场之中,他们不得不全力以赴。而且他们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本土竞争优势,因为中国汽车行业从开始就是对所有国际品牌开放的。

  3)这家公司还是有两下子的。他们凭着工程师文化和事在人为的精神,持续证明着自己在解决复杂的工程技术难题上的能力,并总是能够比其他大多数人找出更高效、更省钱、更优化的解决方案。这点在制造业中是个优势。(比亚迪的竞争优势)

  (电池、手机代工生产、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大体上都归属于制造业。比亚迪能够横跨多个细分制造业和产品品类,跑通技术到生产制造,最终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已经超出了一般制造业公司、公司管理者的能力范围。究其根本,来自于王传福高级工程师的起点,以及比亚迪的工程师文化,让王传福对于技术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因此,芒格称王传福为爱迪生。)

  李录在2010年哥大商学院演讲回答提问

  问:关于比亚迪,听说你曾经认为比亚迪应该销售一款车到美国,为什么你会那样想?

  答:这个问题最好还是问王传福本人。

  我还是想谈谈电动汽车的核心电池。电池是增值最大的部分,而且决定了电动汽车的价值。

  在洛克菲勒将石油成功提炼以前,有三分之一的车都是电动的,后来亨利福特通过内燃机技术,在浪费能源85%的情况下,让制造发动机和汽车的成本大幅降低,使得汽车走入普通人生活。但多年以后,我们知道了燃烧石油会造成全球变暖,将来就算地球还存在,人类可能已经不在了。所以现在有很多理由来发展电动汽车。

  (很多人说新能源车用的电是火电,火电能量转化率30%,同时产生高污染,用火电的话,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排放量不一定比燃油车少。但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格局已经清晰,光伏-特高压-新能源车三驾马车,形成了新能源生产-传输-利用闭环,是对传统原油-输油管线-燃油车时代的升级。)

  (1860年代,洛克菲勒实现精炼石油。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研制成功单缸汽油发动机,发明第一辆不用马拉的三轮车,这一天被确认为汽车的生日。)

  (汽油内燃机的最高热效率为35%左右;增压柴油机为45%左右;汽车在城市工况行驶时,平均热效率低于13%。电动汽车的最高电能转换效率可达58%,加上热电转换总效率可达26%以上,比汽油内燃机汽车的效率高1倍。热效率是实际转化成驱动力的能量(机械能)和消耗燃料的当量热量总和的比值,也就是说,燃烧等量的燃料,产生越多驱动力,热效率就越高。)

  (亨利福特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他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

  汽车电池的技术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性价比已经可以和传统汽车相题并论。比亚迪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让汽车电池进一步发展,使得用户自己主动购买电动汽车。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很多百年企业,已经将传统汽车的制造工艺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只要很短时间就可以掌握。

  今后还有长期发展空间的就是汽车电池技术。谁在这个领域领先,谁就拥有最大的优势。最终只能有一家福特式的公司成为电池制造和汽车制造统一在一起的最大赢家。将这两者放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感觉:动力电池和整车制造是两类硬件技术,形不成1+1>2、相得益彰的效果,无法像苹果那样,软硬件结合形成闭环,产生一个很牛的生意模式。所以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能不会是一家福特式的公司成为电池制造和汽车制造统一在一起的赢家。而可能是分别形成动力电池巨头、新能源整车制造巨头,以及智能驾驶巨头。)

  (似乎汽车制造掌握know how(技术诀窍)、产能爬坡不是太容易。有人说:蔚来、小鹏、理想把造车外包,年销量不超过10万问题不大,但早晚会遇到产能问题。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后才解决产能爬坡问题,model3才能降价。)

  (李录此处讲话的关键点:电动汽车将大发展。电动汽车的核心是汽车电池。汽车电池还有长期发展空间。汽车制造工艺已经非常成熟。最终只能有一家福特式的公司成为电池制造和汽车制造统一在一起的最大赢家。)

  (有人说:除了汽车电池外,智能化及自动驾驶是新能源车的另一个核心。

  比亚迪三电强、智能化及自动驾驶较弱、传统造车的know how一般。

  长城三电一般、智能化及自动驾驶较强、传统造车的know how强。

  小鹏,P7智能化及自动驾驶国内最强,成本可控20-40万,公司现金充足。

  蔚来,走中高端路线,但产品力能否长期支持30-45万价位存疑,可能早晚面临一个挑战。长城、比亚迪造出20万左右纯电车产品力超过蔚来。

  吉利三电较弱、智能化及自动驾驶较弱、传统造车的know how较强;

  长安三电弱、智能化及自动驾驶较弱、传统造车的know how强。

  其他上汽、广汽、北汽、一汽大概率跟不上新能源时代,广汽稍好一些,可能还有点机会。)

  问:关于比亚迪的锂电池,他们做普通的锂电池肯定没有问题,但是汽车的锂电池要复杂的多,我并不认为普通锂电池+汽车制造商是个很好的概念。现在巴菲特因素已经把股价推高,已经不适合做价值投资了,为什么你还继续持有?

  答:首先必须要说投资者最大的乐趣就是出现惊喜,比亚迪就是这样的情况。

  王传福和他的团队的确有这样的文化,他们的想法总是能领先很多人好几年。

  (比亚迪刀片电池可能领先市场好几年。有人说:比亚迪刀片电池只领先市场一年,宁德、国轩、亿纬的磷酸铁锂电池均已达到类似能量密度,待进一步研究。)

  当年他生产电池是迫不得已,上市前他只有30万美元的风投,通过上市融资,加上巴菲特投资2亿美元,现在他们已经发展到16万员工,60-70亿的收入和5亿的净利润。

  比亚迪自动化的成本很低,产品质量可靠性很高。

  王传福的创造性使得他能够与众不同。8年前我投资比亚迪的时候,并不清楚他是要发展汽车电池,还是笔记本电池还是手机电池。这笔投资难度最大的地方是这个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而且规模很大。

  比亚迪今年要招收1万名大学毕业生,产能将很快翻番。这是我为什么认为要研究历史上伟大的公司,所以我建议各位将通用的历史仔细研究(每5年划分一个阶段)。

  (总结1908-1962年通用走向繁荣的原因:

  1)抓住美国汽车市场大发展的机遇,准确的进行一系列资本开支。

  2)早期注重研发,特别是基础研发。

  3)注重汽车外观设计,通用汽车首次采用外观设计人员主导汽车设计。

  4)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根据终端市场的需求确定研发和生产,帮助经销商改善经营效率,降低库存。通过汽车金融服务,满足消费者以及经销商的需求。

  5)组织架构科学,总部与事业部的关系清晰,通过适当的去中心化,提升了组织运作的效率。)

  (在一个大发展的增量市场中,如果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会有很好的发展。如果重视技术,将会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总结1963年至今通用衰落的原因:

  1)美国汽车市场进入成熟,增长停滞。(市场增长停滞这点是最关键的,老美制造粗犷拼不过丰田精益制造,新能源车未来10年将加速增长,市场规模大于苹果产业链黄金10年(2009-2018),其实投资只做新能源车就够了。)

  2)美国人力成本高企。

  3)多元化。

  4)高负债。

  5)大企业臃肿官僚。)

  (在一个存量市场中,必须足够专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成本控制做到极致。通用盲目多元化,人力成本历史包袱大又难以压缩,负债历史包袱大,跟丰台无法竞争。)

  问:你在中国投资遇到过困难么?

  答:我是直到2008年底才真正见到比亚迪的工厂,才对公司有了更好的了解。

  很多时候进行投资,无法掌握最完整(完美)的信息,因为投资本身就是在买未来。

  我是在当时亚洲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情况下,决定投资的。所以一切还是回到安全边际的基本概念,我们应该容忍一定的不确定。这些会阻碍我们进行投资么?不会。

  【2】芒格的观点

  2009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

  芒格认为:

  中国比亚迪公司并不是一个弱小公司,因为它已经成为了电池的重要供应商。

  虽然在汽车业已经创造了许多奇迹,但比亚迪公司并不满足于现状。在没有任何汽车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比亚迪公司在中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业绩。他们与中国许多合资企业展开竞争。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奇迹。

  比亚迪招募了许多工程方面专业的高材生,形成公司强大的研发团队。

  锂电池今后在美国的运用前景非常广阔。不仅美国许多公共事业公司要使用锂电池,今后的风能发电也会运用到这种产品。

  伯克希尔公司已经购买了比亚迪的股票。这并不是一个疯狂的计划。比亚迪的汽车已经在美国出现。他们现在几乎可以生产汽车的所有零部件。

  芒格对于能与这样一家勇于开拓的企业合作而感到高兴。他对比亚迪今后的成功充满信心。

  2009年巴菲特接受CCTV访谈

  记者问:您说过,不买不了解的东西,所以甚至没有投资微软,但是,在对比亚迪并不是十分了解的情况下,您却购买了它,您解释说芒格和索科尔两个聪明人推荐了它,那么比尔·盖茨不也是您非常信任的聪明人吗?所以我想知道,您是否真的了解比亚迪?如果不是,为什么会开始买不了解的股票了?

  巴菲特:新能源会变得更重要,我们主要从风能参与,跟比亚迪一起合作,在电子车领域的成功,对世界会有很大的影响。我并不是新能源的专家 我的合作伙伴们也许会知道更多。

  记者问:有没有可能一直都拥有比亚迪,什么情况下会将它卖出?

  巴菲特:我们一直都对比亚迪充满期待,我没有任何打算去卖掉它。

  2010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

  巴菲特表示,支持比亚迪将美国3个运营部门的总部设在洛杉矶。

  巴菲特旗下中美能源董事长戴维·索科尔表示,伯克希尔对比亚迪的投资属于长线投资。2008年9月,伯克希尔通过旗下的中美能源以2.31亿美元收购了比亚迪大约10%的股份。

  2010年4月巴菲特与100名MBA学生的访谈

  巴菲特:一年半前,我投了比亚迪,比亚迪有非常多的技术工程师,他们的CEO王传福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我也是很看好他们的管理层。

  威斯科金融公司2010年年会

  有人问芒格,你怎么了?你现在正在买进科技公司。比亚迪和伊斯卡就是最好的例子。最近,查理和沃伦对高科技很是着迷,他们更喜欢店面和品牌,不喜欢默克或通用电气,他们现在的投资风格和过去有点不一样了。为什么要投资这些公司?

  芒格:过去不投资科技公司是因为过去没有能力投资此类公司。现在因为开发了其他的模式,所以才会出现改变。你的脑子里应该多准备一些模式,芒格的脑袋里就有一个北美狗鱼模式——有些企业好比北美狗鱼,杀进傻乎乎的鲑鱼群,好像铁木真一样横扫过去。好市多和沃尔玛就是这种狗鱼式的公司,这些公司强大的力量来自于其模式和体系。

  (好市多的模式,会员制,把不想要的客户拒之门外。竞争优势:低价、优质、服务好)

  芒格以前绝不会买三星,因为三星一直在科技前沿冲浪。以柯达为例,柯达拥有最聪明的员工和最好的专利,但现在的柯达已经病恹恹了。施乐复印机如何?这家公司拥有优秀的员工和工程师,但照样几乎倒闭。

  假如你是高科技公司,如果出现了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新科技,你就输了(比尔·盖茨之言)。因为存在这个威胁,所以过去我们远离科技板块。

  现在我们进入了科技板块,因为有些公司的模式非常强劲,我们预测这些公司会取得成功且能继续成长。如果一个人宣称自己能把800磅的重物举过头顶,大家可能会嘲笑他说大话。但如果你看到他一次又一次举重成功,你就会开始相信他。这就是比亚迪的情况,比亚迪创造了奇迹,而且还在不断地创造奇迹。

  (芒格的意思是比亚迪的模式非常强劲?在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中国),在一个足够大的新领域,新能源。好比北美狗鱼,杀进傻乎乎的鲑鱼群,好像铁木真一样横扫过去。比亚迪确实不断创造奇迹,手机电池,汽车电池,新能源汽车。)

  现在沃伦和我已经有信心进入以前没有信心进入的领域。很显然,我们以后不会非常频繁地进入这个领域,因为像比亚迪这样的公司并不多,他们不希望成为新的南加利福尼亚州的Klenier Perkins(一家风险投资公司)。

  我其实很讨厌风险投资业,当你对像比亚迪这样的企业下注的时候,就不仅仅是在对比亚迪下注,其实是在下注赌某样东西即将会被证实。(芒格赌的是中国新能源行业将大发展、王传福能够取得成功吗?)

  观察一家企业解决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更廉价的太阳能和性能更佳的电池是圣杯,为中国人民大量生产更好的汽车是圣杯,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急需电动汽车。

  每一所大学、每一家能源公司都在努力开发这些技术。为什么一群中国人能在这方面领先呢?因为他们有独一无二的人和独一无二的文化,中国的工程师比其他国家的工程师更加努力。

  我认为比亚迪会胜出,比亚迪的成功会帮助整个人类。

  为了解决能源问题和污染问题,我们必须更多地利用太阳能,这就需要更好的电池技术。

  尽管芒格平时开的是奔驰Mercedes 500,但最近他开过比亚迪的车。因为电池的缘故,这辆比亚迪车比奔驰车要重一点。芒格预期将来会出现完全靠电池驱动的奔驰车。

  奔驰最近和比亚迪签署了合作协议。为什么呢?因为奔驰测试了比亚迪的电池,他们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未来,也看到比亚迪的电池是行得通的。

  如果芒格足够长寿的话,他将会有机会驾驶用电池驱动的奔驰。

  他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投资科技公司,更何况他和沃伦就是靠遵循老模式才发家的,老模式很安全,虽然投资比亚迪偏离了他赖以致富的老模式,但芒格认为他在比亚迪上的投资是正确的。

  尽管芒格已经86岁了,他还是能学习新东西的。

  问题:比亚迪的领导人非常明智,如果他不在了会怎样?

  芒格: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风险,沃伦也存在这个风险,我已经习惯于应对这种风险(查理请王传福站起来,让大家看看他的身体是不是强健)。比亚迪实际上已经把总部转移到洛杉矶市区,这是一个好信号,因为洛杉矶没有沾染华尔街的风气。

  2011年5月《商业周刊》专访芒格

  记者问:比亚迪最近营收下跌,股价更是重挫,你不担心?(香港挂牌的比亚迪过去一年股价表现,从港币八十四元的高点,最低曾跌至二十八元左右)

  芒格:不,我不担心,比亚迪营收连续五年来以倍数成长,但可能他们自己也知道,他们冲得太过头了,冲太快总是不太好嘛,哈哈哈!

  此外比亚迪创办人王传福没有制造业的背景,这家公司靠他一个人建立起来,他才四十五岁呀,一个乡下的创业家,没有外国技术的帮忙,我们不希望把比亚迪变成伯克希尔的公司,它是王传福自己的公司,呵呵呵。

  (芒格可能看重王传福的关键点:1、45岁,未来至少有20年的发展空间。2、在没有外国技术帮助的情况下,从无到有创立这么大一家技术公司,说明王传福有两下子。)

  记者问:所以他们需要休息一下?

  芒格:汽车产业是一个复杂的行业,配销体系也很复杂,当然会有低谷出现。当我参观工厂时,我才惊讶发现, 汽车电池组装是这么复杂的工作,他们从无到有自己摸出来的,其间花了非常多工程人力及技术,我对比亚迪有超乎的信心,我是比亚迪的仰慕者,我喜欢王传福创造的企业文化,他对待员工的方式、从错误中学习的方式。我是王传福的粉丝,会跟随他很长一段时间,我相信我们能度过这低潮。

  (芒格喜欢王传福对待员工的方式,王传福很厚待员工吗?)

  (和富士康处处闪现着郭台铭的身影一样,比亚迪身上王传福烙印也很深重。但唯一不同的是,王传福在同事和员工眼里很随和,他中规中矩的大分头让人觉得很亲切。不过,这并不妨碍王传福在公司树立威信,他不按常理出牌,带领比亚迪一次次从竞争对手口中上演虎口夺食。

  熟悉王传福的业内人士认为,王传福不是一个典型的管理者,反而更像一个技术人员,经常与技术人员呆在一起探讨技术难关,其对技术的痴迷,胜过所有员工。当年,比亚迪没钱建电池干燥室,王传福就想出添加一种吸水的药剂替代,效果很好。

  在富士康,员工地位不高,出差后要报销相关费用,必须把每笔支出交代得一清二楚,而公司高层花钱却大手大脚,无人过问,高层领导的包机出行更是司空见惯。而在比亚迪,高管和员工一样,出差一律都坐经济舱,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及会议。在对待员工上,王传福也不像郭那样苛刻,该花的钱从不计较。一位从富士康跳槽到比亚迪的员工,经过一番比较后得出结论:比亚迪与富士康最大的不同就是“尊重”,比亚迪也推崇节俭,但员工会过得踏实,没有在富士康那种拘束感。在比亚迪,管理层跟员工一起在食堂吃简单的饭菜,不搞特殊化。

  在王传福看来,能否留住人,在于文化的认同感。从比亚迪成立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秉承这一理念。他认为,高薪可以套住骨干员工,但对工程师来说,他们更渴求获得尊重和认同,要让他们放得开手脚。

  比亚迪的这一点企业文化很好啊,段永平说:企业要给员工创造和谐、相互尊重的工作氛围。

  虽然如此对待普通员工,但王传福在留用公司核心人物上却很有一套。从1998年起,王传福开始实施管理层持股制度,到2002年比亚迪上市前夕,王传福的股份降至28.8%,另有34名高管持股,持股比例为22.6%。股权激励制度让高管们紧紧围绕在他身边。

  这一点也很好啊,老板舍得,段永平说:股权激励,少了不行,多了没用)

  记者:你曾说王传福是爱迪生与亨利.福特的综合体?

  芒格:爱迪生从早到晚工作,睡眠很少,王传福也不眠不休,睡眠也很少,他们都不停尝试新东西,这点真的很像,他们工作方法也很像,只是王传福手下有更多工程师帮他工作。爱迪生发明非常多东西,但他事业经营上,比起王传福就不如。王传福就很多方面来说,比爱迪生优秀。

  记者:跟富士康的纷争呢?

  芒格:这些年发生很多事情,富士康及比亚迪,是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文化,我对比亚迪企业文化比较感到安心。

  记者:合伙关系在东方社会好像很难找到,大家都想当老大。

  芒格:每个想当老板的心态,也不坏,儒家文化中,由一个人创了企业,传给儿子,但华人社会现在也出现一些大企业,并非传子传孙。同样在儒家文化圈,在日本就发展出一套非常不错的文化,员工效忠的对象不再是家族,而是企业本身,这就是日本重要的长处。

  我们看上比亚迪就是看上他们的企业文化,他们这样互助合作的文化,员工的内聚力非常强,这种文化不是经由传承的,不是上一代传来的,是一个人从无到有创出来的,对公司的忠诚度非常高,让我有一股日本企业的感觉,这样的内聚力,让比亚迪在短期间内,就表现得这样成功,汽车制造这行,员工之间必须要这样的合作。

  2012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

  芒格:中国汽车市场巨大,这是比亚迪的主要专注点。我预期会有更多电动车,但不会有重大变革。世界现在变得更有竞争力了。

  有投资者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提出了关于比亚迪汽车的问题,他问美国对电动汽车需求的提升,是否会使该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将部分生产转至美国。

  巴菲特让看好比亚迪汽车的芒格回答该问题,芒格称,公司正关注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尽管其在美的首个重大举措或涉及在加州销售租赁车队,为加州的公共项目提供全电动的巴士。

  芒格: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他们恰好座落在中国,因此中国是他们主要的关注点。我认为他们进入美国市场的第一辆车可能会出现在加州。”

  芒格特别提到了政府对电动企业的补助,他认为该公司的成功与盈利或最终将明朗。

  在被追问到未来比亚迪出售的汽车中将有多少会在美国生产时,芒格简要的回答称:“寥无几。”

  02

  反方(段永平)观点

  2010-05-22,段永平:我认为BYD就是没有“护城河”的企业,事实上,BYD是刚刚越过了别人的护城河,但对老巴而言,依然是个非常好的投资。

  2010-05-24,网友问:BYD的成本优势应属于护城河,而且是比较重要的护城河,你认为呢?

  段永平:呵呵,还没见过成本优势可以成“护城河”的,很少有企业能长期维持低成本的,制造业好像没见过。而且靠自己产品卖低价的企业就很难有长久的,至少我没见过。这是我的观点,和BYD无关。

  2010-06-21,网友问:你以前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中石油回到当年巴菲特买的价钱,我会毫不犹豫跳进去,因为我后来看懂了。如果比亚迪回到当年巴菲特买的价钱,我还是不会买,因为还是不懂。段总,你能说明一下为什么你看懂了中石油,而没有看懂比亚迪吗?

  段永平:我现在觉得有点明白芒格为什么投比亚迪了。如果我能有当时一样的条件,我也可以投。大概就是个未来现金流折现的问题。芒格投20亿(的 1/10)在40出头的王传福身上,认为他未来20年(或更长)肯定可以给出多倍回报。这么看王传福的话,当时那个价确实便宜。(投人,风险投资)

  2010-09-29,网友问:关于入股比亚迪,巴菲特在前晚举行的晚宴上回忆说:“51年前我认识了查理·芒格。他这些年给我一共打过三次电话,讲过三个自己的主意。两年前他打电话给我说有一个主意是他长这么大最好的一个主意,这个好主意就是比亚迪。而且查理·芒格跟我说,我要是不买比亚迪的股份,他将永远离开我。”

  段永平:不会的。巴菲特说的是他自己的观点。我相信现在他确实就是这么认为的。

  2010-09-29,网友问:不明白芒格为何如此的看好BYD。

  段永平:我也一直认为买BYD不是老巴的风格。无论如何,芒格的面子是要给的,结果也很好。

  2011-02-26,网友问:最近有一些报道主要关于是比亚迪的问题方面的!我想,也许是比亚迪的车开的速度太快了,所以也出问题了!其三季度利润下降非常大(99%),从这样看,比亚迪不仅仅是在把事情做对上的错误,而是过于追求大,追求利润!如果真是那样,王传福就犯大错误了!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应该是看好王传福!这次巴老是否错了呢?你如何看!

  段永平:每个活人都会犯错。你要想投个不犯错的公司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投。关键是看人犯的是什么错和是否有机会改。从投资的角度讲,巴菲特投比亚迪可还是赚大钱的啊,你为什么认为他错了呢?这些在发生的事可能早已经在他的预见范围里了。

  2011-04-09,网友问:段大哥,品种越多,占用的渠道库存越大----是不是说会给经销商增加负担?

  段永平:经销商的负担难道不是自己的负担?怪不得有人为了2015年成第一而向经销商压货呢。(这里说的是两件事,1、比亚迪产品乱;2、市场份额第一的口号不合理,在实现口号的压力下会做不合理的事)

  2011-05-11,网友问:谈到新能源,比亚迪回归A股,是A股价值投资者的一次机会吗?

  段永平:你问的是什么机会?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没完全搞懂BYD。(段永平没有搞懂的潜台词是不看好)

  我觉得王传福是个对商业机会很敏感且非常用功的人,但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他们现在还在四面出击,同时还要借那么多钱。

  (多元化,高负债,段永平对此深恶痛绝)。

  (回顾比亚迪的历史,大致分为3个阶段:

  1995年-2002年,主要业务为单一的手机电池生产制造。(诺基亚时代。比亚迪在手机电池上的占有率最高的时候超过了70%,近乎垄断。手机电池属于3C类电池,目前这一块老大哥是ATL(宁德新能源),其他的厂包括比亚迪跟它差距甚远。

  2002年-2009年,手机电池扩展为“电池+代工”,同期进军燃油车市场。

  2009年-至今,进军新能源车领域。)

  (目前比亚迪的战线拉得很长,业务包括为汽车(含新能源汽车)、手机部件及组装、电池、云轨、云巴、智能驾驶等业务。)

  (动力电池掉队。2016年,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如日中天,全球排名仅次于松下,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26%。2020年,位列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前三甲的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韩国LG化学(现改名为LG新能源)和日本松下,三者占据了全球市场68.9%的份额,其中宁德时代2020年装机量是35.39GWH,占比26%。LG化学装机量是30.91GWH,占比22.7%,松下装机量是27.51GWH,占比20.2%。比亚迪以6.6%的市场份额屈居第四。

  宁德时代、LG化学和松下虽然占据了全球动力电池供应的前三名,但是都有各自的隐忧。宁德时代的绝大部分电池都供应给了国内市场,国外销量只占5%。LG化学在产量和电池配方方面比较激进,导致LG的动力电池产品自燃事故频发,并且已经被大众汽车抛弃,现代汽车也将动力电池供应商从LG化学替换成SK和宁德时代。松下电池极度依赖特斯拉,如何摆脱对特斯拉的依赖,将是松下接下来的发展关键。)

  (动力电池技术上,比亚迪早年在动力电池赛道上选择了更加安全、但是能量密度低的磷酸铁锂电池。2020年,比亚迪推出了全新的“刀片电池”,作为磷酸铁锂电池的一个重大升级版,对动力电池的空间布局、电极焊接技术、涂敷技术进行了全新升级。体积利用率提升了50%,能量密度直接和三元锂电池相媲美,同时短路时产生的热量少、散热快,极大地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随着刀片电池产能提升,比亚迪近期开始向全行业外供。刀片电池到底成色几何,我们可以通过销量来一探究竟。)

  (新能源汽车遭遇滑铁卢。2020年比亚迪销量汽车约42.70万辆,同比下降7.4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8.97万辆,同比下降17.35%。这一下滑的大背景是,中国新能源车整体销量2020年增长了10.9%。18-20年,比亚迪新能源车整体销量由24.8万辆降至19万辆,市场份额由24.9%降至16.5%。)

  (成本优势。王传福向来坚持“买外来不如自己造”,比亚迪在汽车生产上实现了高度的自产自销。

  一种说法:比亚迪通过自产汽车零部件,能够将成本降低至普通电子制造企业的80%,开发周期缩短到欧美企业的1/3。

  另一种说法:从最终效果来看,自产自销的成本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2016-2020年比亚迪的毛利润维持在15-20%,略高于传统燃油车企业10+%的水平。但减去营业费用(主要是研发费用?)之后,少数几年的营业利润率直接变成了负数,惨不忍睹。2020年的表现虽然有所提高,但主要是因为比亚迪电子的贡献。)

  (比亚迪汽车业务正在变革,将其多年的垂直整合体系逐步拆解,向开放供应链模式转变,把比亚迪打造成王传福口中的“智能汽车硬件标准平台提供商”。这个思路似乎合理,新能源行业一窝蜂的来挖金子,比亚迪就卖铲子)

  (高负债。2020年末,比亚迪资产负债率近68%,短期负债率(流动负债/总负债)高达78%,表明企业资金压力巨大。一般企业负债到这个程度,就应该避而远之。)

  (汽车业务不挣钱。利润层面,比亚迪电子(在港股上市的消费电子代工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堪称比亚迪的“顶梁柱”,从2018年至今,比亚迪电子对于集团整体的净利润贡献都保持在70%之上。在2020年,因为比亚迪电子扩展了口罩生产业务,更是首次出现了比亚迪电子的净利润反超比亚迪股份的净利润。结论很简单,比亚迪汽车业务“不挣钱”。)

  (云轨惨淡。2016年,比亚迪推出云轨,一种全电动单轨轨道交通方式。相比地铁,云轨虽然运输能力小,但建设成本低、建设工期短、建设方案灵活。王传福曾给云轨定了一个小目标:打造一个千亿级的产业,再造一个比亚迪。一年后,国家要求各地城建注重实际需求,不应不切实际的大干快上、大拆大建,云轨的发展踩下急刹车。如今很多机构在对比亚迪进行估值时,往往将“云轨”直接归0。)

  (光伏不了了之。2009年,王传福曾将比亚迪的战略方向定为新能源,包括LED,光伏发电等。当时比亚迪自己建设了两个太阳能发电站,而且还建造了完全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由可持续发展别墅组成的样板“未来村”。后来光伏产业“供过于求”,比亚迪自建的两个太阳能发电站几年后就转让给了其他光电企业。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化学储能这一块市场从此也没有了比亚迪的身影。)

  这次在老巴那里还和王传福一起吃了个饭并聊了一会,但时间有限,没能了解太深,有待进一步了解。

  如果BYD的储能柜真的能做成的话,那可是大事,因为目前利用太阳能最大的问题就是还不能有效储存能量。

  可是,BYD现在的业务很散,给我的感觉好像是没足够信心集中精力在能源产品上的样子。

  另外,我不太喜欢他们的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的那些个目标,那些个东西消费者其实不关心。(段永平不喜欢比亚迪的这些口号,同理,他也不会喜欢“拼多多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和杂货平台”的口号)

  你看看苹果什么时候说过要提高市场占有率了?苹果总是说且只说要做最好的产品(消费者最喜欢的产品)。

  为了达到第一的目标(实际上是数量上的第一),企业一定会做些很奇怪的事情,比如价格战,比如因为过于急于上量而导致的质量问题等。当我看到他们说把 2015年成为第一的目标推迟到2018年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还没有明白过去在哪里出了问题。

  (比亚迪之前的口号是:2015年拿到中国市场份额第一,2025年拿到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后推迟到2018年。到了2020年,依然没有实现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目标。比亚迪汽车过去急于商量导致质量问题频出,口碑不佳。)

  当然,如果王传福真是像芒格说的那样是个爱迪生和韦尔奇的合体超人(超人是我加的),那可能一切就都是对的。但这些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范围,所以我自己不会去抓这个机会。

  2011-10-24,《商界评论》主编李彤曾: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犯了“八戒”,巴菲特投资比亚迪有可能是一次经典的失败,因为他违反了自己一贯的投资风格。这些风格可以概括为“八戒”。1 戒投机 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发起人、倡导者和代表人物。而……

  网友问: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目前仍有几倍盈利,未来前景如何?如何评价这笔投资?《商界评论》主编李彤曾的看法有道理吗?

  段永平:巴菲特投比亚迪吗?1.巴菲特一直说他开始是不愿投的,是芒格一再“逼”他投的。2.他只投了他管的钱的千分之一,大家还是不要太当回事的好。他只不过是想试试。我觉得他真正的错误是说了些不该说的话而已。

  2012-02-13,段永平:呵呵,他说的这几条都有道理,但其实老巴唯一错的地方是对BYD说得有点太多。老巴“投”BYD其实只是花小钱给芒格一个面子,或者说是个犯错误的机会。老巴实际上一直不太情愿投,但芒格可能是受别人(李录)影响,对BYD感觉太好。实际上从某个时间以后,老巴就再也不提BYD了,你懂的。

  2012-02-13,网友: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失败了吗?以他们购买的价格计算好像不是吧!我觉得不要过早下结论。

  段永平:现在应该还有200-300%的利润吧?但老巴说了他不会卖的,10年以后就不好说了。

  2012-02-14,网友:是人都会犯错,不要真把他当作神了,更没必要帮他掩饰错误。

  段永平:那么说我买的那点新浪也算犯错误了?本人是很理性看待这个问题的。记得当年刚刚知道老巴买了比亚迪时,很是纠结了一阵要不要给他发个email说说我的看法,但后来想通了这其实不是他的典型投资,所以从来没对他说过啥。

  2013-02-28,网友:想请教段总对比亚迪的看法,比亚迪今年有3款重磅车型要发布,如果新车配置参数真实的话,我想比亚迪新车型会大卖,盈利会大涨,加上电动车概念,混合动力技术,想象空间应该很大。纠结的是现在的市盈率40倍左右,股价已经不低,还有害怕王传福是吹牛。想请教段总,像比亚迪这类PE很高,业绩有高增长预期的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段永平:想象一下拿10年的感觉吧。

  2020-06-16,网友:比亚迪半导体再引资8亿人民币,比亚迪持股摊薄至72.3%。比亚迪股份公布,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与30位投资者签订第二轮增资协议,拟向比亚迪半导体合计增资约8亿人民币,取得约7.843%股权。完成后,公司于比亚迪半导体持股将摊薄至约72.301%。

  段永平:比亚迪半导体?比亚迪口罩?看来汽车不太赚钱,商业模式不是那么好?

  03

  结论

  【1】我们认可李录对于比亚迪竞争优势的观点。

  李录:创始人王传福是一个极其优势的工程师,比亚迪凭着工程师文化和事在人为的精神,持续证明着自己在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难题上的能力,并总是能够比其他大多数人找出更高效、更省钱、更优化的解决方案。这点在制造业中是个优势。

  【2】我们认可李录对于电动汽车行业前景的观点。

  李录:电动汽车将大发展。电动汽车的核心是汽车电池。今后还有长期发展空间的就是汽车电池技术。谁在这个领域领先,谁就拥有最大的优势。最终只能有一家福特式的公司成为电池制造和汽车制造统一在一起的最大赢家。将这两者放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中国的众多汽车厂,未来会只剩几家。比亚迪凭借汽车电池技术,目前处于有利地位。

  【3】我们也认可段永平对于企业多元化、高负债的厌恶。

  段永平:我觉得王传福是个对商业机会很敏感且非常用功的人,但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他们现在还在四面出击,同时还要借那么多钱。

  我感觉王传福是一个发明家类型的人,思维活跃,对什么都好奇、感兴趣,遇到工程技术难题,不由自主就想破解。同时对商业机会很敏感,遇到商业机会不由自主就想干。让他专心致志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可能很难。

  网友问:杰克韦尔奇本人,他的“战略”我也是有疑惑的。他入主GE早期做的一些战略,看起来是不错的,主要是聚焦、做减法,但到了晚期,又走回去了。

  段永平:这个我同意。我当时一直都说,从来没见过企业多元化成功的例子,GE是个例外。现在看来,时间长了都不行哈。

  云轨、云巴业务有合理性,但跟比亚迪的核心业务相关性不是很强,应该把这些业务卖掉。

  半导体代工、口罩,跟比亚迪的核心业务,毫无相关性,应该趁着目前业务赚钱,以不错的价格卖出去。不应因为这些业务赚钱,或者已经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而难以割舍。

  段永平说:发现错了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内),经常会明知不对,但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肯改,结果错误变得更大。

  汽车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足够大,如果比亚迪专注于此,成为最后赢家的概率将大增。

  因此,保持对比亚迪的关注,但在比亚迪大幅收缩战线、大幅压缩财务杠杆前,下注需要极其谨慎。

  • 74 views
    A+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05日 09:14:04  所属分类:知识经验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