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原标题: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原标题:四川12岁孩子自杀背后的深度思考:警惕“维特效应”,教育不松懈

  12月9日,四川绵阳一位12岁读小学六年级的少年,被发现在家中自杀。

  事发当晚,孩子父母都要出门,于是叮嘱孩子作好作业早点睡觉。

  等到当晚11点半,夫妻俩回家时,发现家里灯亮着,电视开着,主卧的门却反锁。从窗户看到孩子趴在衣柜上,喊了没有回应。发现不对头的父母将房门踹开,此时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

  当时的情景,孩子脖子上套着麻绳,绳子另一端在衣柜上。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父亲回忆:

  “我立即用刀割断绳索,然后把儿子抱到床上做人工呼吸,并拨打了120、110。后来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宣布儿子已经死亡。”

  想起当时的情景,双眼通红。

  回想起当天孩子的情况,有两处觉得异常:一是晚饭多吃了一碗,二是夫妻俩出门前怕孩子玩手机,于是把手机收了,孩子没有不高兴。不然,

  “以前收他手机时,他会很不高兴,但当晚并没有表现出不高兴。”

  之后,整理孩子遗物时,发现了一张漫画。

  这幅漫画里有用绳子自杀的画面,旁边写有孩子名字。两人因此怀疑孩子碰到校园欺凌。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经过走访孩子所在学校及询问其同学,了解到当天孩子因为书包被扔地上,与同学有冲突。班主任也有批评孩子,并叫孩子去办公室。办公室里发生了什么,他的同学也不清楚。

  父母在教室讲台上发生了荆条,认为不应该有这样的东西在教室里。

  目前,警方已经公布了调查报告。

  报告证实老师有叫孩子去办公室,询问是否打了一位同学,之后说,你别去打二年级学生,莫把别人打伤了,问完后便叫孩子回教室。

  孩子的情绪正常。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调查调取监控后发现,孩子在学校并没有被同学欺凌,未发现老师打骂体罚学生。

  教室中发生的荆条,是同学家长将此送给老师以便用于管教,实际上被老师做为教鞭以提醒和指黑板所用。

  关于伤痕,只有脖子处有一处勒痕,无其它伤痕。

  通过走访及调查,警方调查报告中有记录,孩子邻居发现孩子经常一个人在家,去年独自一人在家玩绳套。父母管教严厉,稍有调皮或做错事,会纠正错误,父母偶尔会打骂孩子。

  父母反映:孩子爱玩游戏玩手机,性格急躁,对受委屈时有强烈反应。父母也曾批评孩子自制绳结的行为。

  孩子老师和同学反馈,孩子爱看恐怖片,爱模仿电影情节,爱写小说喜欢打人,出现过独自一人时无故哭闹的现象,也经常做绳套套人和东西。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至此,这件事情,从初期怀疑受到校园霸凌,再到种种迹象,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

  这是截止目前,最有可能的方向。

  孩子极有可能在独处时,模仿某些自溢情节,自已套在绳套上却导致无法挣脱而带来的悲剧。

  锁门的行为,也是在父母回家后,能有时间来把东西收拾好,害怕被父母批评。

  实际上,这种模仿自杀,模仿名人的情况一直都有,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类信息获取容易,加上当前的大数据推送机制,正在客观上放大这种模仿效应。

  这种效应就是:维特效应。

  什么是维特效应?

  著名德国大文豪歌德,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戏剧、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而他在1774年写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更是让他的名声达到一个巅峰。欧洲人争相传阅。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但没想到,不久之后,整个欧洲出现了一股自杀的风潮,这股风潮如此猛烈,以至于许多国家开始调查源头。

  当他们发现,引起如此效应的,是因为《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自杀离世的故事结局,对无数人产生很大影响,并造成其中一些人通过模仿来进行自杀。

  由此,很多欧洲国家将《少年维特之烦恼》列为禁书,不许传播。

  德国莱比锡甚至还禁止人们模仿维特穿着。

  “维特效应”由此得名。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自杀模仿。

  1774年首版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网上讨论此事时,有网友说起自己当地的情况。有一个村叫上吊村,村口有棵树,每年都有人吊死在这里,通过询问当地人才知道,有人生活不顺心在这棵树上上吊,村里人也会经常谈论这些事情。

  所以村里的孩子对上吊的情节都比较熟悉,也会经常模仿。

  其中有三个少年就因为模仿上吊而丧命,有一个孩子模仿时用的是绞绳,又用的是活扣,吊上去就下不来,其他孩子上去帮忙也无法解开,只能从模仿自杀成了真自杀,活活勒死。

  1962年,玛丽莲.梦露自杀的新闻(未证实)轰动全美,当月,美国自杀死亡人数额外增加303人,环比增加12%,而这些增加的自杀者,多为年轻女性。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2003年4月1日,港星哥哥张国荣自杀,大量的报道不厌其烦的报道自杀的细节,无数的形容词里,将自杀描述成了“这是一个传奇”、“飘然而去”,这种美化的词汇,带来了最直接的后果。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3月份,香港有99人自杀,而在4月份自杀人数达到131人,剧增32%,而与张国荣自杀有直接联系的是,有自杀者留下遗言,说到自己的自杀与哥哥的离去有关。

  也许,以上的报道还不够引起人们的警醒,但有一个叫菲利普斯的美国社会学家,从浩如烟海的自杀数据中,找到维特效应的证据,他发现,每一起轰动当地的自杀事件报道出来后,当地的自杀率短期内就会大幅上升。

  他统计上个世纪中叶20多年间(1947-1968年)的美国自杀数据,发现每次轰动性自杀新闻报道后两个月内,自杀平均人数会比平时多58个。

  这意味着什么?

  每一次大张旗鼓的自杀报道背后,都有可能杀死58个原来可以继续活下去的人。

  维特效应的另一个显著作用,表现在自杀方式的“流行”上面

  还记得庭爸小的时候,极少听闻人自杀,犹记得少数听闻的自杀消息时,往往都是喝农药,喝敌敌畏自杀(暴露年龄了)。

  再往后,随着电视的普及,港台电视剧进入大陆,开始知道跳楼、上吊,最明显的就是一种叫烧炭自杀的,以前完全没听闻,但后来却没想到,居然成为流传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的自杀方式。

  而全球第一例烧炭自杀的报道,是1998年11月,发生在香港天水围,因为非常特殊,引起媒体大量报道。3年后,2001年,这种烧炭自杀就成为香港第二位的自杀方式,超越了上吊。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而在美国,1991有一本关于安乐死的畅销书《最后的出路》,告诉晚期绝症病人可以安乐死,而推荐的方式就是用塑料袋窒息的方式自杀。

  此书出版后当年,纽约市死于这种自杀方式的人数就上升了313%,采取塑料袋窒息方式自杀的人数,也从8人狂升到了33人。这本书甚至出现在了27%的自杀现场。堪称是自杀圣经。

  为什么这样的报道背后,会带来大量的模仿与流行?

  这就要说到了法国人勒庞所写的《乌合之众》了。

  没错,群体的心理往往跟个人独处于是完全迥异的。

  勒庞说:

  “构成这个群体的人,不管他是谁,不管他的生活方式有多大区别,不管他的职业是什么,不管他是男是女,也不管他的智商是高还是低,只要它是一个群体,那么他们就拥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集体心理。”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也就是说,人作为群居性的生物,总是会被某种无形的手所推动,进而去做一些自己理性状态之下,完全不会做出的事情来。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干犯法的事,总是萎萎缩缩。而一旦一群人纠结在一起,整个气势就完全不一样了,带着狂热与盲目,完全被情绪所绑架的缘故。

  这些,都在勒庞的书里有描述,他说:

  “单独一个人必须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上和道德上的。但是群里则不然,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群体就是法律,群体就是道德群体的行为天然就是合理的。”

  这正所谓“法不责众”,也是很多人某种潜意识的显现。

  好,这句话就更是直指重点:

  “群体有着自动放大非理性冲动的能力,暗示的作用对于群体的每一个人都会起到相同的作用。这种作用随着群体的情绪链条的传递会越来越强大,直到突破人的思想想象,仍然不会停止下来。”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枯燥的引用就不再继续了,从这里我们已经能看到,对于社会中的个人来说,极其容易受到群体中的情绪链条影响。

  如果采取自杀的极端做法的是名人、明星和偶像的话,这种在偶像崇拜下的冲动就会越多。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报道对一些人没影响,对另一些人就是召唤呢?

  这是因为,自杀的人的心理历程,最容易引起同样或者是同类“失败者”的共鸣,这是一种自杀易感个体。

  这也是为什么如果报道的是玛丽莲.梦露,很多年轻女性会追闻而至;而2010年,对富士康员工跳楼的大量报道,接下来就是富士康员工接二连三的跳楼自杀,这种员工邪门的十连跳。更是引起全社会的轰动。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说了这么多,站在教育的角度,我们做为父母,应该可以怎么做呢?

  毕竟,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花了这么多笔墨,对这种自杀的深入分析的原因了。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是整个家庭的粘和剂,没有哪个家庭能够承受孩子意外的打击。

  接下来,我给出以下的建议,请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

  1、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是面对问题的护城河

  可以这么说,凡是孩子想不开,采取极端方式的家庭,亲子关系往往都是有问题的。

  悲哀的是,有大量的家长对于自己与孩子间的关系有多糟,完全没有概念。

  在他们的眼里,孩子会吃会睡会说话,会学习会考试,就算是关系好了。

  或者这样说,觉得孩子很乖,听话,也觉得关系挺好的。

  殊不知,这一切并不能代表亲子关系就一定好。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会有好几层的关系,比如是敞开心扉,还是谈感想,或者是谈事情,或者只是打招呼。

  那么请问,你知道自己孩子的心事吗?他愿意跟你说自己的烦心事、有情绪的事吗?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如果答案是否,那么我们的亲子关系,还有提升的空间。

  所以,请提升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亲子关系好的家庭,孩子出现极端行为的机率就会大为下降。

  2、请认识一种相反的效应:帕帕吉诺效应

  帕帕吉诺,是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主人公,与维特一样,他因爱而试图自杀。但与维特不一样的是,最后他在三个男孩的挽救下,成功摆脱寻死念头。

  所以,帕帕吉诺效应指的是,媒体对自杀报道要有保护与规避的作用。

  1983到1986年,奥地利维也纳,总是有人在地铁自杀。奥地利预防自杀协会发起一场媒体运动,通过呼吁媒体改变报道方式,来降低自杀数量。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果然效果明显,原来每6个月就有9宗地铁自杀,报道方式改变后,自杀人数直线减少80%,这就是成功的帐帐吉诺效应的案例。

  这告诉我们,凡是涉及到社会有轰动效应的自杀报道时,媒体一定要注意其中的细节与内容,

  那些带来爆炸性效果的报道背后,有可能会引起一群人做出模仿的举动来响应。

  世界卫生组织有制订关于自杀报道的媒体手册。手册建议:报道时不要出现自杀具体细节和方式、不得公开遗书、慎用死者照片与视频、不宜过分“挖掘”或将“自杀问题”简单归因,更不得美化自杀行为等。

  而报道中,还需把重点放在教育、警示和救济等方面,并给出求助途径。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那就是,不当着孩子的面讨论自杀细节与方式,不看类似的视频与报道,不去津津有味的探讨原因。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3、家庭的氛围要注意,父母总是说极端的话,自己也许不死,孩子却死了

  家庭是一个小型的群体,其中的氛围和夫妻间的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

  如果一个家庭,父母总是争吵,互相指责,最难过的就是孩子。

  因为孩子是这个家庭的产物,是父母的结晶,让他去爱一个人去恨另一个人,真的太难了。

  如果这个家庭里,有一方是厌世的,总是不断以自杀,以伤害自己来胁迫对方屈服的。这种氛围就会毒害孩子,而孩子在无法摆脱这种厌世情绪,无法获得父母支持的情况下,有可能就会采取自杀这类极端的行为。

  所以,父母之间有争吵,请明确告诉孩子,这是父母之间的事,与你无关。

  可以的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如果实在无法避免,请在事后好好安抚好孩子。

  负面的情绪是会累积的,一定要记得及时清理排解。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4、培养积极与正向的思维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一张白纸,他的精神世界怎么样,离不开父母,离不开家庭,离不开他成长的整个环境。

  父母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给予孩子的,除了宝贵的生命,还有对人生的认识,最初的生而为人的认知,来自于父母的给予,并且会以一种奠基石的身份,深埋入孩子的人生观地基中。

  这里,庭爸特别想说的是,请给孩子积级的人生观,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与学习好不好无关,与听不听话无关,只与孩子的目标有关,只与孩子的方向有关。

  很多时候,是成才,还是庸才,父母的话,举足轻重。

  3岁看大,7岁看老,父母与家庭教育,给予的是孩子的灵魂。

  青春期的逆反,成年后的种种问题,根源都来自于童年时期。父母请一定要重视起来。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5、正确的对待社会报道,用自己的看法来影响孩子

  世界是复杂多变的,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随时随地都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很多是需要过滤和屏蔽的内容,但孩子却缺乏这方面的判断能力,也没有这方面的自控能力。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缺乏自控能力,但我们父母可以。

  我们有几十年的人生历程,能知道哪些是负面的信息、不良的信息、虚假的信息。当然彻底看清所有信息既不现实,也无可能。

  我们要做的,就是对信息进行主动的屏弊与加工。

  在孩子小的时候,屏蔽掉不良的信息,各种极端的信息,不需要过多的与孩子谈论细节,那样没有必要。

  当孩子上了小学,会接触到老师、同学与外界时,需要主动的加工信息,当看到有学生用极端方式放弃生命时,可以与孩子讨论这种事情,我们惋惜这样的孩子,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看法,同时也问他,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敝开心门沟通的结果,就是提前对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进行灭杀,就像是给身体注射疫苗一样,我们需要给孩子在心理上注射疫苗。

  当然,这就涉及到重要的前提,我们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一定要好,能够坦诚的与孩子做这样的沟通,方才有明显的效果。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6、学会尊重孩子,他就会尊重自己,也会珍惜生命

  对孩子的尊重,不仅只是影响在当下,而是影响孩子的一生。

  尊重孩子,他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有自尊的,同时他就不会漠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这种爱的教育,一定是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引导他尊重生命的基础上。

  这种尊重难做到吗?

  维特效应(维特效应名词解释)

  只要我们有心,在生活中随时都能做到,比如,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在孩子呼唤时,有及时的回应“宝贝,我在这里,有什么事吗?”认可孩子有说不的权利,认可他是独立的个体。

  有自尊的孩子,就会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写在最后

  四川绵阳12岁少年的不幸离世,带给整个家庭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当我们拔开重重迷雾,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来还原事情的真相时,有一个重要的讯息引起了我们的警醒!

  孩子缺乏判断事情的能力,模仿某些行为会带来危险却不自知。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这种行为背后,是一种负面行为经过放大后形成的效应。

  我写这篇文的目的,特别希望各位家长和父母们,从中注意到这种模拟所带来的影响。

  从源头上,给孩子“消毒”,打预防针,让我们的孩子能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灵。

  但愿这篇小文,能给你一点启发与警醒。

  庭爸,7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如果想要育儿干货,可以关注我后私信:育儿秘籍,我将送你一份落地和实用的育儿秘籍。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143 views
    A+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07日 06:08:03  所属分类:知识经验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