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超作为赴朝清军的总指挥,因为慑于日军的强大(因情报失误,他一直以为日军有三万,实际上只有一万多人,与清军相仿),胆怯之下实行了被动挨打的战略,同时其能力也不足以担任独当一面的大军统帅,对平壤之战的失利负有直接责任吕彦超。
中年叶志超吕彦超,可见其体格魁梧,仍有猛将气概
叶志超早年参加淮军吕彦超,以骁勇善战著称,积功升为总兵。但其从来未指挥过大军,最多只指挥过马队三营(相当于骑兵团长)。因淮军大将多去世,叶志超被破格提拔,任直隶提督。在任上积极推进直隶练军的近代化建设,创办采用近代化军事教育的山海关武备学堂,并镇压了声势浩大的热河金丹道暴动,因此受到清廷和李鸿章的信任。
与武备学堂学生合影的叶志超,可见其体型臃肿,已经严重发福,成了一个大胖子
但叶志超个人生活也日渐腐化堕落,生活奢侈,好宴饮,蓄妻妾,沉醉于酒色之中,已经丧失了当年斩将夺旗的勇气。
在朝鲜第一战成欢之战中,叶志超就未战先怯,仅让副手聂士成率军抵抗日军,自己跑到公州去等待消息。一听到聂士成战败后,不等聂士成来会合,又离开公州北逃。
叶志超从公州北逃平壤路线
逃到平壤后,叶志超为避免被问罪,即谎报成欢获胜,杀日军三千(实际上日军伤亡80余人),获得了清廷的奖励。然后他开始称病,想离开朝鲜回国,但因其在平壤清军中品阶最高(直隶提督,从一品,其他都是总兵,正二品),又有“辉煌战绩”,清廷拒绝了其回国养病的请求,让其担任平壤清军总指挥。
当时清军在平壤已经集中了一万多人,日军则在汉城有一个混成旅团,在元山有一个加强联队,主力因害怕北洋海军袭击,只得在朝鲜半岛最南端的釜山登陆,这给了清军各个击破元山、汉城日军的有利时机。
但叶志超始终认为日军兵力是自己数倍,坐困平壤,一动不动。后来在诸将力请下,才拿出了一个同时进攻汉城(平壤以南)和元山(平壤以东)这样一个狗屁不通的方案来(既然认为日军比自己多,当然要集中兵力先打一路,分兵是什么鬼!)。
虽然方案是狗屁不通,但当时日军因占地过多,也是分散配置,仍然有战机可寻。例如南路清军(7000余人)将要进攻的黄州只有日军一个大队,本来是势在必得。但先是进攻的前夜莫名其妙发生营啸和误击(显然是统帅的紧张情绪影响了全军),士气大为受挫。接着叶志超就以元山日军开始进攻为由把两路清军都召回平壤了。
日军的四路进攻与萨尔浒之战的明军如出一辙,可惜叶志超不是努尔哈赤,所以结果也掉了个个
到日军开始进攻时,因为分兵四路,彼此缺少联络,正好给清军运动战各个击破的机会,但叶志超依然一动不动。因为协同不好,有一路日军(4000余人)提前三天赶到平壤,又给了清军击败这路日军的绝佳战机,叶志超还是一动不动。
左宝贵战死后,叶志超没有逃跑,仍然坚守了一段时间,不过在得知弹药不足后,他又丧失了勇气(平壤清军一个多月都没有得到补给)
直到日军四面围攻开始后,叶志超开始还表现尚可,当左宝贵阵亡后,他稳住了战线,让北路日军未能乘胜攻入平壤。但当日军停止进攻后,他发现全军弹药已经消耗大半后,即丧失了坚守的信心,乘夜率军逃跑,途中被日军发现,损失惨重,死亡2000余人,被俘600余人,火炮辎重全部丢弃。
平壤之战中被日军缴获的武器,可见是冷热参杂
北逃途中,部将提出在险要的安州据守,叶志超不听,一直跑到鸭绿江边的义州。李鸿章发来电报让其固守义州。义州堆积了大批还没有来得及送往平壤的弹药、粮食,又有清军4000人来增援,足以弥补平壤之战的损失了。但叶志超被吓破了胆,向李鸿章谎报朝鲜人都支持日本人(其实朝鲜人大多支持中国)、部队武器都丢光了(其实枪支还有八成,火炮更多)没法再战,放弃义州撤到了安东(今丹东)。
一放弃义州,清军就只能借水浅易渡的鸭绿江抵御日军,陷入战线长、兵力分散的困境,远不如依托义州与日军作战那样主动
从此,战火就烧到中国境内了。
叶志超由于畏战罪行当时未完全暴露,只被追究兵败之责,判斩监侯(死缓),甲午战争后交赎金出狱,数年后在老家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