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美国招工难:富士康为什么不容易招人?

富士康美国招工难:富士康为什么不容易招人?

当初由于生产成本高,富士康将深圳的生产基地往内地搬迁,而富士康迁入地都是河南富士康美国招工难、四川这些农民工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却还是感到招工难。事实上,招个白领并不难,而是要招一线工人却非常困难,而且职工的流动性太大。

富士康美国招工难:富士康为什么不容易招人?

那么,为啥富士康会出现招工难的问题呢富士康美国招工难?首先,现在经济水平提高了,很多新行业出现了,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比如家政服务、家装、超市、连锁餐饮、快递外卖、开网店等,这些大规模出现的行业都在和工厂争夺人手,于是导致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再者,随着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全面铺开以来,80后、90后、00后的人口越来越少,他们这批年轻人除了要求工作环境好、有发展前途外,还要企业给予优厚的薪酬富士康美国招工难。而富士康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做代工的,利润空间提升有限,也就很难大幅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发生留不住员工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再次,在富士康上班工作繁重,又吃不好,还没赚几个钱,长此以往,很容易把身体给拖垮了。曾有人反映,富士康在管理上过于机械化,但人不是机械,上班都需要交流。在富士康一天工作10个多小时,而且还不准说话,谁也无法长期忍得住。很多专家曾劝郭台铭用机器人替代人工,这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同时,富士康的饭堂生活待遇极差,而且要从每个员工们的工资里扣除每个月的生活费,还吃得不好。如果想犒劳自己,就只能另外掏钱买点副食品。试问在这样,工作重复且机械化,吃不好,还没赚几个钱,又容易拖垮身体的地方,有谁愿意长期的干下去呢?

最后,富士康工作的收入极不稳定,波动太大。在每年9、10月订单的旺季,加班不受限,每天最多12小时,吃饭时间也在内,有班加就有奖金,可以拿5000元以上。如果遇到没什么订单的淡季,人多了,没班加了,收入只能拿1000多,工资的不稳定,自然流动性大。

富士康不容易招人的原因是多层面的,这既有代加工企业工作辛苦、工种机械且枯燥,看不到发展前景有关,也有收入波动,有订单就干,没订单就散的环境有染,更与现在已经有更多服务性行业可以接纳外来务工人员。与其他行业相比,作为代工厂的富士康就不具备什么竞争优势了,人员流动性大,发生招工难就不难理解了。

富士康美国创新工厂项目“喊停”,为什么?

翻译几条新闻:

富士康美国招工难:富士康为什么不容易招人?

富士康美国招工难:富士康为什么不容易招人?

威斯康辛州的富士康Boondoggle变得越来越糟。

富士康美国招工难:富士康为什么不容易招人?

这家总部位于台湾的科技公司,许诺在全州数个城市开设“创新中心”,但是现在这些也被搁置了。

富士康美国招工难:富士康为什么不容易招人?

富士康终于承认其空置的威斯康辛州的“创新中心”尚未开发。

大家还记得当年富士康跑到美国建厂的时候,美国媒体和中文媒体那种煽惑吗?举几个例子:

2016年我看到的都是这样,到郭台铭说到美国投资富士康的时候,国内都要炸了,说你看人家富士康都开到美国了,人家制造业成本真的比中国低啊。

然后中文媒体又是惯常的“反思为什么中国不行”,写了一大堆的垃圾文章。

就没人想过,这什么百人会,什么德勤之类的报告,它是有问题的么?

如果真的比中国低,威斯康辛州补贴了富士康40亿美元!财大气粗,比中国补贴不知道高多少倍了,怎么着?郭老板,您那威斯康辛州的项目,怎么还没启动啊?

别光吹,做啊。

事实是什么?

事实是,丢了几十年的制造业,不会一夜之间“神奇的回到美国”。

为什么富士康去美国,但是作为富士康的上游机构,苹果公司不回美国?苹果是正经的美国公司。

因为苹果公司非常清楚的知道:制造业回不去了,这不是我说的,是苹果前CEO乔布斯说的。

早在奥巴马执政时期,奥巴马亲自劝说苹果公司,至少搬一部分制造业回美国,哪怕是个样板工程啊,苹果为了支持奥巴马,下定决心把Mac Pro搬到美国,同时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也把Moto X手机的制造搬回了美国。

问题来了:Moto X你还在市场上看得见么?

Mac Pro靠着苹果巨大的体量撑着,而它的出货量,居然还比不上淘宝上的某些攒机商,这简直是可笑了。

世界生产链不是一夜之间建立起来的,自然不会一夜之间摧毁掉。

制造业从事从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往成本低的地区转移,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一直都是如此,怎么可能在中国就例外了?

美国所谓的制造业回流不会成功,因为这根本就是违背经济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