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世界里,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观念,即人身有“三毒”,也就是贪、嗔、痴这三种。所谓的修行,其目的就是要清除这“三毒”,让“三毒”转变成戒、定、慧三学。
那么,如何修行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变贪嗔痴为戒定慧呢?
在《坛经》中,六祖告知信众的法门,其实就是这13个字:”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也就是说弄明白了这13个字所蕴含的意义,就是最好的修行了。
因此,六祖在《坛经》中如此告诉大众: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他说:各位善男子、善女人!佛教中所说的”摩诃般若波罗蜜“,指的是最尊贵、最上乘、也是排行第一的佛法。”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核心是无住、无往、无来。在以往的多世中。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三世诸佛都是从这个般若法当中产生。
因此,我们修行之人要变贪嗔痴为戒定慧,就应当这样运用大智慧,也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来打破五蕴烦恼劳尘,依照这样坚持修行,就一定能够成就佛道,最终将贪、嗔、痴(三毒)转变成为戒、定、慧(三学)。
以上是说的“无住”,指的是不住心,不执念,于是才得无住亦无往,无往亦无来。
“贪嗔痴”,“贪”指的不满足,无限欲望的意思。“嗔”是指人的是非之心,正是因为有是非之心,才会有这么多烦恼劳尘。“痴”指的是痴迷,执着。人为什么会“痴”呢?因为不明世意一切皆是心生幻象。
“三世诸佛”这个词如何理解呢?“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因此,“三世诸佛”指的是过去佛,也就是“燃灯佛;现在佛,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指的是“弥勒佛"。
”五蕴“指的是 色、受、想、行、识。所谓的”色“指的是我们能够感知的一切。因为有了感知,才会有”受“。因此,”受“也就是感受的意思。正是因为有感受,才会导致”想“的产生。想得太多,以至于停不下来,这在佛教中称为”行“。行到一定的程度,便有了自己的判断,也就把所知所想给定了下来,这就是”识“,也叫”定识“。
佛像
因此,打破这个“五蕴”,不但烦恼劳尘都不存在了,甚至一切苦厄也随之度尽,一无所有了。所以,六祖才说应当运用这个大智慧,来破除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烦恼尘劳,才能最终变“三毒”为“三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