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吉网调查】长春空调公交车调价第十天,车内温度咋样了?
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春市空调公共汽电车票价正式调整为2元,1月10日迎来第十天。那么,现在公交车内的温度是否有所改变呢?记者再一次带着温度计来到了公交站亭。
(微博截图)
记者暗访多路公交车 车厢内温度最低的13℃ 最高的22℃
1月10日上午10点,中国吉林网记者再一次来到154路公交车的始发站——中东市场站,还记得上一次154路车内的温度是11℃,这一次车内温度会不会有所提升呢?记者在一辆154路公交车上将温度计静置了15分钟,温度计显示温度为13℃,车内温度有了小幅度提升,车窗上仍然还有大片的霜花凝结。
记者在新文化报社站换乘了240路公交车,经过10分钟的候车,一上车记者就被温暖“包围”了,车上有4个爱心座椅十分吸引乘客们的眼球,爱心座椅两两相对,中间还配备了一张小桌子,真的是很贴心。记者选择了一个暖气出风口后的座位,一股股暖风让记者缓解了候车所带来的寒冷。车内的暖风开得很大,记者前排乘客帽子上的绒毛都被吹得“随风飞舞”了。经过10分钟的测量,温度计显示车内温度为20℃。
在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站,记者换乘了229路公交车,这也是受网友吐槽的公交线路之一。随着车上的乘客逐渐增多,原本干净无霜的车窗也起了一层白霜。经过15分钟的测量,温度计显示车内温度为13℃。
最后,记者来到文化街站准备换乘8路公交车。经过15分钟的候车,一辆8路公交车终于驶入候车亭。一上车,记者就发现8路公交车也换成了空调车,车内的温度也是十分“感人”,让记者的眼镜都上了霜!记者“感动”之余不忘拿出温度计,给8路公交车也测测温。经过10分钟的测量,温度计显示车内温度为22℃,这是记者当天乘坐的公交车之中温度最高的一辆。车上舒适的温度让乘客们也放松起来,有的乘客在愉快地交谈,有的拿着手机玩起了“斗地主”,还有的在刷抖音看视频。
乘客:冬季温度低可以理解,但仍希望获得更好的乘车环境
在乘坐229路公交车时,记者在听见前排的两位年轻乘客讨论空调公交车涨价与温度后,对两位乘客进行了采访。这两位年轻乘客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在校大学生,现在已经上大四了,前几年冬天也坐过229路公交车,感觉那时候车内的温度跟现在差不多,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他们两位表示疑问,为什么车票的价格已经上涨了,而车厢内的温度却没有变化呢?长春可是省会城市啊,他们希望在长春上学的最后一年,能体验一下公交车的温暖。
记者在乘坐154路公交车时发现,邻座的老先生自带了一个“神器”——一个袋子。老先生告诉记者,这就是外卖的保温袋,轻便耐用,关键是隔凉保温。老先生说,他每天逛早市都会乘坐154路公交车,但是车内的温度比较低,为了保暖他就想到了这个妙招。
“其实车里的温度也还行,就是座位挺凉的,我年纪大了不比你们年轻人身体好,我只能自己捂得严实一点了。你看我带了手套,衣服里还有围巾呢,这样就没有钻风的地儿了。”当记者问到觉得车内多少度算合适时,老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温度其实就可以了,我可以自己多穿一点的”。
车厢内温度低咋解决,各车队这么说
长春市创纪客运有限公司264路娄队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打算,我们每天发六圈车都运行五圈,调一圈去充电。为了保障车厢内暖和,下一步准备全线路在座椅上安个座垫。司机每天早上暖车,正常发车是早上5点50分,司机4点30分就得到充电场地,提车到线上。公交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部门,给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和体验是责任也是义务。其实这跟涨不涨价没有关系,各种主观客观因素都不能成为不开空调的理由。”
(网络截图)
北达4车队驾驶员杨大威说:“我们晚间预热的规定是根据晚间的天气预报来决定的,如果夜间温度在-20℃-25℃时,我们会在23点进行1小时的预热;如果夜间气温低于-25℃,我们会在凌晨2点—4点再进行第二次预热。”记者了解到,在夜间预热的8名预热人员均经过预热培训。预热可以减少公交车故障发生的频率,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市民的出行温暖,保证市民的出行安全。
(北达汽车公司提供)
公交车内多少摄氏度更合理?市民投出心目中理想温度
中国吉林网于1月7日在微博、微信平台发起关于“公交车多少度你认为更合理”的投票,本次投票共有214人参与,其中有6人认为0℃-10℃更合理,有110人认为10℃-15℃更合理,有94人认为15℃-25℃更合理,还有4人选择了其他选项。
(微博截图)
通过该系列报道对乘客们的多次采访,记者发现,多数乘客认为公交车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可以理解的,室外温度不同,车辆情况也有不同,公交车只是一个出行工具,只要能到目的地就是好的。但是因为从今年开始,空调公交车的票价调整了,所以大家希望乘车环境能和票价共同提升,在准确送到目的地的同时也希望得到相应价格的服务。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高畅 文/图/摄 郑晓泽 制作
编辑: 鞠华军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