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畜什么意思(社畜什么意思哦)

  原标题:996社畜想问:到唐朝上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社畜什么意思(社畜什么意思哦)

  在被社交媒体加速时间的当今时代,996、社畜、打工人、干饭人成为社会流行词,被困于格子间的我们不禁将目光投向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那时候的上班人是什么样的呢?

  唐朝的市场经济和外来贸易相当发达了,各行各业兴旺昌盛,社会分工秩序严明。

  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公务员这个职业在任何时代都是吃香的,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自古就是读书人的人生理想。

  不过呢,在唐朝想要做官,可是不太容易的!寒窗苦读数十年,每年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上千名学子,其中能考中明经的有一百人,能考中进士的只有三十人左右,简直是死亡难度,招录比不亚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怪不得唐代的科举制度被视为近代公务员考试的雏形。即使你祖坟冒青烟,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那也得从最低级的九品官做起,想一步登天出将入相是不可能的!

  社畜什么意思(社畜什么意思哦)

  假设你顺利通过科举考试、顺利通过吏部遴选,已经成为长安城的一名官了,下面让我介绍一下你的生存状态。

  首先是交通。

  官员常骑马,内外命妇都乘车。马是当时重要的交通工具,唐初在陇右地区成立马管所,大力发展畜牧业,达到了七十万匹的规模,后续一直保持在这个数量,导致马匹资源在唐朝十分充足。所以唐朝的马一点都不贵,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在西市,一匹绢就可以买到。所以马就是日常的出行工具。

  社畜什么意思(社畜什么意思哦)

  长安城布局规整,街道南北交错,宽阔平直。清晨光线熹微,日色朦胧,你穿着朝服,纵马奔驰在大道上,禁宫天色苍苍,紫陌路长,大明宫肃穆威严,即在眼前。

  穿着朝服的官员肃静无声,走在白玉的阶陛,只听得身上的宝剑和玉佩的声音。衣冠端正的身上,沾染着两旁香炉散发出来的香气。这些蟾宫折桂、策名就列的人物,在凤池中享受皇帝的恩泽。

  每天参加朝会,是唐朝五品以上的京官的第一要务。

  如果住的离大明宫远,就得“四鼓咚咚起著衣”。当然啦,这是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如果遇见暴雨暴雪酷暑等恶劣天气,官员们是可以不上朝的。

  唐长安城修建了比较完整的明渠和暗渠相结合的排水系统,每条大街两侧或一侧都有排水沟。但在安史之乱后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城市积水形成内涝,发生了数起惨痛的悲剧。

  社畜什么意思(社畜什么意思哦)

  贞观二年(786年)夏某天,下了一场暴雨。长安街道水深数尺,吏部尚书崔枞去上班,结果在崇义里西门这个地方被水所困,之后在水中漂浮了数十里远,街道两边店铺的伙计们看到后,呼叫着相继跳进水里救他,才让他免遭一死,其他人可就没那么幸运了--这一天长安城溺死了好多人。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元和七年(812年)的一天。据《旧唐书 五行志》记载:“京师大风雨,毁屋扬瓦,人多压死。水积城南、深处丈余,入明德门犹见车辐。”

  除了恶劣天气和路况,消息不通畅也是很大问题。

  某次秋雨,朝廷发布了放朝的天气,而时任兵部侍郎的韩愈并没有听到,仍然照常赶赴早朝,走过半路才知情,无奈踏泥而回。那时放朝的消息是通过内廷的鼓声传达给散居在长安各街坊的官员们,只是长安太大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得到,不像今天,发布一个微博,可以把信息传送至千万人。

  唐朝官吏考勤制度非常严苛,凡是迟到早退、无故缺席者,必受处罚,而且处罚还相当严厉。

  唐朝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上早朝是早上六点半到八点半,之后回到自己的岗位办公,处理完相关公务,下午三点就下班。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下班,官署里还是要有人还要值夜班,夜班轮流当值,值多长时间视官阶和公务紧急情况而定,通宵值班是家常事,甚至连轴转,有的官员上了一整个白班之后,晚上继续上夜班,然后第二天继续上白班,比现代的996、007还恐怖,过劳猝死的情况常有发生!

  社畜什么意思(社畜什么意思哦)

  夜班是可以请人代值的。唐玄宗时期,有个叫梁升卿的官员,轮到他值夜班了,但是第二天是他父亲的忌日,于是再三恳求同事元彦冲代值,再三恳求下,元彦冲答应了。于是梁升卿将当日所要做工作事项写在纸条上,放在办公室。可是当天晚上,元彦冲在酒局上喝多了,竟然把事给忘了。恰巧的是,唐玄宗命宦官来查岗问事,发现办公室没有人值班,只有一纸字条。

  唐玄宗大为震怒,将二人贬到外地。

  更绝的是,唐朝还有体罚政策。上班之后,每天要点到好几次,有一次不在,就打二十小板。缺勤一天,也要打二十小板,缺勤二十五天,打一百大板,缺勤满三十五天,判有期徒刑一年。如此严厉的考勤规定,现代最压榨人的资本家也自愧不如。

  说到福利待遇,唐朝公务员还是管饭的。唐太宗在位时,延长了朝会时间,为了体恤下属百官,所有上朝官员可以吃一顿免费的午餐,这顿午餐被称为国宴“朝食”,有酒、肉、瓜、菜 ,以及各种调料(调料在古代是比肉还奢侈的奢侈品),是最高级别的公款吃喝,所有会餐者无不以此为荣。

  而没有资格参加朝会的、低一点品级的官员呢,可以在本单位机关食堂吃饭,规格等级不一,食堂的经费呢,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

  不过可千万别觉得公家饭好吃,与严苛的领导一起吃饭,再好吃的饭也食难下咽。

  韩愈在《唐故河南令张署墓志铭》中称,张署任京兆尹府司录时,对下属要求十分严厉,某次在食堂吃工作餐时,大家“揖起趋去,无敢阑语”,大家吃完饭只敢做手势告别,不敢说一句话,可见气氛紧张肃杀,在这样的环境里,就是满汉全席也难吃的高兴。

  社畜什么意思(社畜什么意思哦)

  不管是哪个时代,住房都是国计民生之首要大事。当时的长安,是国际大都市,通达四海,繁华之盛,堪比今天的纽约。所以房价炒得也奇高。除了上层贵族和长安土著有房可住以外,作为家底薄的京漂一族,想要拥有自己的房子还是蛮困难的,大多都是租房住,所以当时的长安租赁行业很发达。白居易刚来长安的时候,被人拿名字打趣“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意思是长安物价很贵,要想在此安居乐业,是不太容易啊!而在京担任一系列政府要职的17后,他依然没有拥有自己的房子,写诗感叹道:“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诗文道尽京漂的心酸。要知道白居易在长安17年,官位不低,担任过礼部主客郎中(相当于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知制诰(皇帝机要秘书)。连担任要职的政府官员都买不起房子,平民百姓的艰难可想而知。

  杜甫也是“无家可归”的京漂一族,他35岁到长安应试、落第,曾一度把家属接到长安城南的下杜城,不久就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被迫迁徙到长安东北240公里处的奉行(今陕西蒲城县),寄居在县署公舍里。距离长安之远,路程之艰难,难以想象,即使在今天汽车地铁高速出行的时代,从蒲城县到西安也得大半天呢!

  唐朝租房非常普遍,基本上是全民租房。

  上至朝廷命官,下至黎民百姓,有考科举的进士,有僧、道、术士,有良民,有工商贱民及风尘女子,有汉人,有胡人,各行各业,皆以租房为居。

  唐穆宗时期,身为工部尚书的郑权,“家属百人,无数亩之宅,僦屋以居”,堂堂大唐主管建设的最高领导,家属百来口,没有自己的私家租房,竟然一直租房子住,这真的不可思议。

  官员不买房却租房住,除了工资太低,还有就是体制内也不太稳定,当时是人治时代,当权者喜怒无常言谈无情,一不小心得罪了,就要被贬斥流放外地,与其这样还不如不买房,要有随时说走就走应对危机的风险意识。还有就是通过外地通过科举进入系统的官员们,对长安没有归属感,始终是漂泊的心态,中国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人始终要告老还乡,荣归故里。

  当时官员的工资也不高,跟现在差不多,白居易32岁刚到长安做官时,一个月16000文,折合现在物价计算大概五、六千块钱,普通高校青椒和公务员水准,不过当时消费市场有限,没有现代社会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消费,这个收入能支撑他过上不错的生活,“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妥妥有钱有闲的中产阶级了。

  听我说了这么多,你还想回唐朝上班么,每个时代要想过上好的生活都是不容易的,当你在现代为了考公考研头秃的时候,古人也在为了科举考试十年寒窗悬梁刺股,当你在现代抱怨996加班严重透支身体,古人也在为保住身家性命竭力尽忠。大约这世界上的苦都是相通的,不管是经历了百年,还是千年,但是不妨碍我们向心中最美好的愿景生活去努力。

  我们在凡俗的生活里奋力挣扎,偶然想起历史长河里那一端的人,有了相同的情绪体验,激荡出最真挚的共鸣。这就是历史的意义。

  参考资料:王春华《唐代政府官员的租房生活》、许圣义,陈荣辉《唐朝官员的上下班及作息安排》、唐宝民《唐朝严厉的考勤制度》

  拓展链接:

  古代被父母放弃的婴儿,最后都怎么样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