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蒸九晒熟地黄:哪里的黄精品质好?怎样服用效果好?为何说要九蒸九晒?

黄精贵州内蒙的较好九蒸九晒熟地黄

一九蒸九晒熟地黄、黄精炖瘦肉汤

做法九蒸九晒熟地黄:

1。黄精,党参和淮山洗净;

2。猪瘦肉切大块,汆水捞起;

3。煮沸清水倒入炖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炖两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补脾益气,养肺润燥,延年益寿。

二、

牛肉半斤,黄精升两,胡桃肉升两,生姜四片。

制作过程

一,牛肉洗净后切成块,黄精,胡桃肉洗净,生姜切片。

二,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一两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在口感上生黄精的口感是麻麻的,甚至会刺激到自己的喉咙。九制黄精,就是将黄精九蒸九晒,酿制而成,九制的黄精的和其他药材比起来,油性足、口感软糯香甜,服用方法也很简单,可以直接当零食吃,现有种黄精脯,是由经过黄酒浸泡的黄精,历经九蒸九晒的古法工艺精制而成,其不仅保留了黄精原有的珍贵药性,而且提高了黄精的质量。

黑芝麻为什么要九蒸九晒?

我的黑芝麻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蒸和晒呢?这“九蒸九晒”,是中药炮制中经常见到的,地黄、当归、附子等药材通常都是要经过九蒸九晒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药效的,这里面的学问非常大。

对于芝麻来说,首先,这是为了使芝麻易于消化。大家知道,芝麻是非常难于消化的,吃多了芝麻,再看大便都成了黑色,一化验,你会发现很多芝麻还是原样,根本没有消化掉。我们普通人平时吃芝麻,通常只把芝麻炒一次就吃了,其实这样的芝麻仍接近生芝麻,吃下去很油腻,又难于消化,从肠胃走一遭,人体不得其福,反受其害。经过九蒸,芝麻里的营养成分充分分解,油腻性大为减少,完全变成人体易于吸收的东西;经过九晒,芝麻又获得了太阳的能量,这在养生家看来是得了天地间的阳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人体大有裨益滴。

中药生地和熟地的功效有什么不同?

关于地黄,稍稍熟知点的人,都知道它有生熟两分。其实,地黄入药,可用鲜品、干品和加工品三种,即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这里,我们着重来讲讲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功效差别。

生地黄

生地黄是由鲜地黄晒干,或者用文火烘培至八成干而成,较比鲜地黄,熟地黄更耐储藏。成品的生地黄皱缩柔韧、色泽呈现棕黑、灰。

在功效上,生地黄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效。肠燥便秘,口干舌绛,津伤口渴,牙齿疼痛时,用生地黄煮水,可以凉血去火。

熟地黄

古时人们炮制地黄,方法众多,有蒸制、酒浸、酒蒸等,经过历代总结,人们选出了性价比较高的两种制法:酒炖与清蒸。一般好得熟地黄,黑如漆,明如镜,甘如饴。

生地黄变成熟地黄,其药性由寒转温,功效也由清转补,可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平日里,用熟地煮水或煲汤,适合肾阴虚的人食用,可以补肾气。常见的六味地黄丸,其主药为地黄,可用于肾阴亏损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另外,熟地黄与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炙甘草一起熬煮,有益气补血的功效。21

张仲景用的生地黄现在都变成熟地黄了吗?为什么?

生地黄、熟地黄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生地、熟地,那么对于地黄而言何为“生”?何为“熟”呢?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

九蒸九晒熟地黄:哪里的黄精品质好?怎样服用效果好?为何说要九蒸九晒?

从现行的比较权威的中药法典《中国药典》来看:有地黄和熟地黄两个独立的标准。

九蒸九晒熟地黄:哪里的黄精品质好?怎样服用效果好?为何说要九蒸九晒?

地黄:药典中分“鲜地黄”和“生地黄”,是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块根。采挖后鲜用为“鲜地黄”;将新鲜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习称“生地黄”。

九蒸九晒熟地黄:哪里的黄精品质好?怎样服用效果好?为何说要九蒸九晒?

鲜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可见鲜地黄和生地黄在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上也有一定区别。但鲜地黄一般不易保存,所以生地黄比较常用。

熟地黄:是生地黄的炮制品,又分“酒地黄”和“蒸地黄”。古人对对熟地黄炮制过程要求严格,讲究九蒸九晒,说是为了增加地黄的温性。

取生地黄,照药典中酒炖法炖至酒吸尽(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为酒地黄。

取生地黄,照药典中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为蒸地黄。

熟地黄性甘,微温。归肝、肾经。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炮制前后生地黄性寒,清热、凉血、止血,熟地黄性温,养血补阴。这就决定了使用人群,根据患者不同的体性来确定生地黄和熟地黄哪个更适合。所以生地黄和熟地黄是有区别的。至于说张仲景方,有好研究者查阅大量古书医籍,认为熟地黄出现于南北朝,盛行于唐宋以后,温补肾经得宜,东汉时期则无熟地黄的临床应用。并说张仲景时干地黄即为现在的生地黄,当时的生地黄即为现在的鲜地黄。虽有考证,但任何方子都是在运用过程中不断改进、成熟的,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演化也定有一定的道理。

不管怎么说,古代对药材也没有科学统一的叫法,古代名人的有些东西不一定就是都是对的,而且随着医学文化的进步和医学经验的积累,在去粗取精的过程中某些东西会发生演变,我们也不必一直追着过去的东西不放,有些东西只有统一了,在应用过程中会更准确,减少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