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没有必要。正如浙江大学的郑强教授所说的天天连萌刷分工具,我们学习英语,埋没了多少的人才,也是我们民族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在过去天天连萌刷分工具,我们非常落后,很多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都要向西方学习,那个时候要学习英语,学好英语是为了出国留学,在国外学好技术,然后回国效力。
现在很多的家长让孩子学习英语,目的也是为了出国留学,在国外都镀一层金,回国以后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天天连萌刷分工具。头顶上挂着海龟派这样找工作就可以高人一等,但实际上,很多都是冒牌货,光有帽子没有能力的假海龟。
在这里再次抨击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要把英语作为三大必考科目之一。在这里善意的提醒,时代变了,我们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了,我们需要更强的自信心。学习英语是一个选项,不是必选项。学习英语也不会高人一等,我们应该在我们的青少年的心中灌注这种理想,我们的汉语,我们的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我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当然有些人还在唧唧歪歪的说,如果你不学习英语,你怎么去跟世界沟通啊?这个我可以告诉你非常简单,电脑技术已经实现了外语转化为中文的模式。我们只需要在手机端安装翻译类的app就可以走遍全世界。请你看下面的图。这一类的app中不但可以翻译英文,还可以翻译全世界的各种语言。
所以请不要再把英语捆绑我们的青少年,让我们的青少年把学习英语的时间挪移到学习我们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上来。
自从有了微信后,经常在朋友圈晒生活照片的人是什么心态?
谢邀!以下为原创!
我想,在朋友圈里分享生活照的不外乎两类:展现其乐观、积极、健康的心态;暴露其悲观、消极、病态的心理吧!不论是乐观还是悲观,都是在通过分享生活、思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以求得更多朋友的认同和关注。
因为现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不论是关系很铁的哥们,亦或是亲密无间的夫妻,往往对面相坐,也是相对无言,各玩各的手机,不像过去,我们可以三五成群的一起侃大山,聊趣闻。尤其是各种社交软件的出现,泡泡、QQ、微博、微信等,社交功能一个比一个强大,促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信手拈来,用图片、视频来展现自己,人们因此而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中无暇顾及他人。所以,许多时候,我们想要分享时,却不知该和谁说,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分享在朋友圈里,让更多人看到,借以得到更多的认同和关注。
有时候,朋友圈⭕人多了,也会有很多好处。比如,水滴筹、保险、拼多多、团购等都需要朋友的支持。而朋友就得靠平时的交流分享来维系,就如同亲戚之间的走动一样,走动的多了,才显得亲近,不是亲戚也很亲;走动的少了,就显得生疏,纵是血亲也淡漠。我想,这也是有些人爱分享朋友圈的原因吧!
就像上面的这个,是我的朋友,孩子得了白血病,用水滴筹平台在微信上筹款,三四天就筹集到了做骨髓移植的手术资金。试想一下,如果朋友圈关注你的人不多的话,你筹款有那么便捷吗?
只不过,乐观的人把微信当做了交朋友的工具,把朋友圈当做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他们往往通过分享来表现自己在生活中见闻和感受,或者督促自己记录真实而精彩的生活。
比如一些美女,找到了减肥的妙方啦;买到了喜欢的衣服啦;去过了风景如画的地方啦,都会分享在朋友圈里,让大家同她一起快乐!
这类人分享的其实不是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的生活,而是感动了他们的某个幸福的瞬间,他们往往比较感性,孩子的笑颜、母亲的唠叨、父亲的沉默、宠物的萌态都会出现在他们的镜头中,当然,来自大自然的草长莺飞、🐦鸟鸣兽奔、山清水秀、密林深幽更是他们的最爱!他们在分享的同时,也把快乐送给了大家。
而悲观的人,则把微信当做了倾倒不良情绪的场所,把朋友圈当成了发泄郁闷的减压之地。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嫉恨社会的不公平,满腹牢骚无处发泄,微信恰好给了他们宣泄不良情绪的机会,他们常常散播负面消息,表现对生活的不满,宣泄消极的情绪,把自己的悲观、落寞展现给他人,以期获得他人的宽慰和理解,借以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减轻自身不良情绪郁积的压力。
比如和同事吵架了,😡怒气郁积,无处发泄,就在朋友圈里指桑骂槐,骂过之后,不管对方如何反应,反正自己轻松了;单位领导处事不公了,不敢和领导正面对抗,就在朋友圈里发发牢骚,牢骚过后,依然认真工作;或者单位的后勤服务出现了问题,就在朋友圈里用另类的方式表现一下自己的怨气……
就像上面这个图片,是昨天单位同事分享的,当天特别冷,而学校竟然一整天都不供暖,我们冷得无处安身,工作还得做,披着被子、戴着帽子、捂着口罩😷,手依然被冻得红肿!就这样一个发在群里的图片,惹得我们呵呵😊一笑,❤️心中郁积的怨气也随着笑声烟消云散。
当然,这类人相对比较少一些,朋友圈里更多的是分享幸福、图秀恩爱、解说养生、呈现“鸡汤”的内容。
存在即合理!所以,我们不必纠结于特别爱分享的一些人,要知道,快乐越分享越多,痛苦越分享越少!不管你接不接受,乐不乐意,分享依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