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订阅号,自媒体和以前的博客,空间,微博的本质区别在哪儿?

问题中的“以前”这个词用的非常妙,至少触动了我自己衡阳seouc订阅号

自媒体和以前的博客,空间,微博的本质区别在哪儿?

咱们不看繁琐的定义,我认为自媒体是顾名思义的,每个人都是内容生产者内链优化uc订阅号。

自媒体和以前的博客,空间,微博的本质区别在哪儿?

首先说明uc订阅号,现在的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网易号、搜狐号等平台也是自媒体,它们在属性上和微博、空间、博客没有区别。用户都是内容生产者,都在为平台源源不断的输出作品。

自媒体和以前的博客,空间,微博的本质区别在哪儿?

区别也有很多,但是最大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以前的自媒体不给用户钱,现在的自媒体直接发钱uc订阅号!

自媒体和以前的博客,空间,微博的本质区别在哪儿?

所以这个问题更深一点的提法是: 为什么以前的自媒体不愿给用户发钱uc订阅号,而现在他们变得这么慷慨?

自媒体和以前的博客,空间,微博的本质区别在哪儿?

革命领袖切·格瓦拉在游击战失败后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

切·格瓦拉对游击战之后资本家提高人民待遇的评价同样适用于如今遍地开花的各种撒钱的自媒体。

没有哪一种资本是会把到嘴的肥肉主动吐出来的,能不给钱绝对不会分给你一毛钱!如果他们慷慨了,一定有不可阻挡的外力在逼迫他们!

在网络普及之前,传统媒体掌握一切话语权,写文章登稿是件很荣耀的事情,与一点点稿费相比,那种可以让人看到自己思想和作品的成就感更重要。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自费出书,为了就是完成这样的梦想。

所以,在自媒体刚刚发育的阶段,传统媒体巨头仍然是傲慢的,高高在上的。广大用户能在一个有志同道合之人的平台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已经很满足了。

比如当年的霸主天涯论坛,各大博客,很多中年文化人或者抱着文化梦想的人孜孜不倦的撰文,有读者认同他们的文章,有回复评价就是他们最大的惊喜,这么容易满足的内容创作者,哪个平台会主动给钱? 给钱还对得起资本的良心吗?

正是这些怀抱梦想的人在给各大媒体免费打工,甚至为了当个小小的论坛版主、管理员、贴吧吧主斗得一塌糊涂,那种场面下用户还想让平台分钱简直痴心妄想。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来了,传统媒体为什么变得大方了? 是他们良心发现了吗? 是他们觉得对不起这些没日没夜贡献内容的用户读者吗?

资本会摸着良心告诉你——绝对不可能!

说到这里,需要来一点铺垫。我国哪些媒体有记者,哪些没有?

这个问题可能让很多人一愣,哪家媒体没有记者?

是的,我国只有国有媒体才有记者,网易、腾讯、搜狐、新浪这些所有商业网站都是没有记者证的,他们的小编都是没有资格采编报道新闻的!

当然你可能会看到网易、腾讯这些门户网站的人员采访这个报道那个,你要是想看一下他们的记者证,你看他们心虚不心虚?

所以这些门户网站除了一些自创点评栏目,绝大多数新闻都是转载正规媒体的,他们只有转载权,顶多自己改一下更惊悚的标题。

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网费的下降、智能手机的全民化,14亿中国人对内容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些不能采编新闻的门户网站只能另辟蹊径,搞博客,搞公众号,搞论坛,让大量渴望发声的用户创作内容,然后无偿拿走。

他们的逻辑是——提供一个能说话的平台已经是给你们脸了,还想要我付钱? 门都没有!

最后终于出了一个媒体届的切·格瓦拉,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今日头条。

根据资料显示,今日头条2012年上线第一版,值得注意的是,写文章就发钱的头条号在2013年就推出了!

我不知道今日头条创始团队的想法,但是可以想象,在之前那段关于商业门户网站没有新闻采编权的铺垫中,已经揭示了今日头条刚刚创立时的尴尬——除了转载新闻,还能干啥?

搞各种论坛博客让用户免费打工? 谁知道今日头条啊!用户免费打工就为在网上露个脸,那为什么不去流量大的平台呢?

青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只有钱才是实在的,只有钱才是最有吸引力的。

你可以不在乎一块钱,但你不能否认一块钱钢镚儿掉在地上的声音是那么清脆悦耳。

头条号的出现和写文章就给钱的模式让那些免费打工的用户彻底傻眼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那些把一腔热血无偿奉献的内容创作者们积郁已久的不满和愤怒彻底爆发,纷纷转投今日头条,于是乎一个不知名的新媒体变成今天几亿用户的“两微一端”。

这层窗户纸一旦被人捅破,哪怕这个洞再小,凛冽的寒风也会迅速撕碎曾经密不透风的屏障,广阔的新世界豁然开朗!

从后续跟进的企鹅号、网易号、搜狐号、百家号以及至今一毛不拔的凤凰号,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有过犹豫和挣扎,这是资本贪婪的本性。

发展的潮流浩浩汤汤,他们在挣扎过后最终屈服了。这种挣扎的证据就是百家号、搜狐号等都想独树名号,但最终还是改成了“XX号”。因为头条号的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号”代表了内容创作者们终于从资本嘴里抢下一小块肉沫。

所以说题设中的“以前”二字触动了我,让我花了点时间回答这个没有收益的问题,我并不是媒体从业人员,我只是亲身经历过这一过程,这个回答可能有很多的错误,毕竟只是我的个人看法。

未必有很多人会看,但是我答完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