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宣布退出的消息传来申请msn账号,可能很多人已经完全忘记了雅虎——这个曾经高调进入中国的互联网门户网站开创者。
近日,雅虎公司表示,从11月1日起,雅虎的全部服务将不再向中国大陆地区提供。其实早在2013年,中国雅虎邮箱、资讯和社区等服务就已经宣告停止服务。
正如曾栖身雅虎的周鸿祎所言:很多跨国互联网公司初入中国,都面临一个选择市场还是选择血统的问题,“当巨头来到中国市场,往往以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惯常的手法来统治这个市场,不信任、不放权,通常最终都遭遇惨痛”。
雅虎,越混越差的互联网鼻祖90年代,在美国“硅谷”的年轻人都对互联网创造的新世界充满希望。
在Sun Microsystems,一群工程师发明了一种新的语言叫Java;又有一个年轻人做了一个爆款浏览器叫Netscape,把微软(Microsoft)打得满地找牙;还有,放荡不羁的王者乔布斯终于回到他创办的公司,所有人都很好奇他会怎样把一个老去的电脑品牌带进互联网时代。
1994年,有一个叫杨致远的华裔年轻人,坚信互联网应该是开放且对所有人免费,便和朋友戴维·费罗一同创办了类似互联网黄页的门户网站,并命名为“Yahoo!”。
杨致远
在成立不到两年后,雅虎就已经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之后雅虎的业务如雨后春笋一般疯涨起来。凭借邮箱、Flickr照片平台、雅虎新闻、雅虎内容分类搜索四大板块,雅虎在21世纪之初便以1300亿美元的市值、1.2亿用户创造了互联网企业的神话。
而那时的中国大多数人还没接触到互联网,市场潜力有目共睹。1998年前后,雅虎开始试水中国市场。
雅虎最初进入中国市场其实是打定主意要发力本土化,寻求与本土公司的合作:最初与国富通合作,让其负责雅虎中英文广告业务在内地的独家代理,后又与北大方正合作,推出了适合中文商业环境的雅虎中国网站。
但雅虎正式成立中国分部是在一年后了,在这一年间,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在国内声名渐隆。当时这些门户网站早期搭建还都是仿照雅虎而来,但内容模式大多选择“填鸭式”的打法,复制粘贴大面积曝光各路新闻,而不是雅虎依赖人工编辑的传统。
落后一时不可怕,选错了路才致命。内容供给方式的选择将雅虎缓慢推进了死胡同。
要知道“信息”才是雅虎让人眼前一亮的根本,也是用户的真正需求,但在互联网全面智能化、科技化的大浪潮下,雅虎却并没有选择改进搜索引擎的算法,去提升智能搜索的能力,而是把所有的精力一股脑扔进了“人工内容”的汪洋大海,而原因只是因为杨致远认为“我提供的内容怎么都是别人的?”
结果蓦然回首,发现人工再怎么厉害都不可能比过计算机驱动的互联网搜索框,而多年的搜索业务全部依靠人工驱动,结果导致了雅虎在搜索技术上的完全落后。
雅虎内容筛选更依赖人工编辑
这一重大失误也传导至中国市场。成立中国分部后,雅虎中国从新闻频道、邮箱到聊天室等等功能,几乎都是美国雅虎的汉化,内容抓取依赖人工不说,连新闻内容都是英文版的直接翻译,自然不如搜狐等本土网站有吸引力。
时任雅虎中国第一任总裁的张平和向美国总部提出了利用网络优势,主推新闻内容的想法。但得到的回复却是“雅虎全球做分类式的网站导航已经成功了,为什么在中国会不行?”
2000年,看着国内三大门户网站相继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没有激起水花的雅虎中国开始调整策略,试图以收购中国公司的方式来打开市场,希望依靠中国本土团队实现内部“汉化”,真正懂得中国市场需要什么。
但海外总部的控制欲再次成为雅虎中国的拦路虎。
2003年,雅虎中国以1.2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周鸿祎的3721,并入雅虎中国,周鸿祎也带着3721的200人管理团队,顺利坐上了雅虎中国掌门人的位置。
从现在回看,周鸿祎治下的雅虎中国可以说是雅虎在中国市场的巅峰时期。2004年,雅虎中国扭亏为盈,不但完成了4000万美元的营收,还实现了1000万美元的利润。
“改造公司文化,让雅虎中国能够适应中国市场上的短兵相接和白刃相见,成了我们的目标”,这是周鸿祎刚刚在雅虎中国上任时的愿景。而任用中国职业经理人团队、执行全球统一的战略和商业模式,则是当时雅虎对于雅虎中国的态度,这意味着雅虎无法真正放权给中国市场的本土管理者。
于是,雅虎总部对雅虎中国下达了不合实际的KPI:不仅要求雅虎中国的搜索业务在2005年超过百度成为市场第一,并且在财务方面也不再向中国地区业务提供任何资金支持。
“突进式的资源和动作全都依靠3721来进行,我们之间是一场场’土鳖’与’高帅富’之间的鸡同鸭讲。”没有了炮弹的周鸿祎也只得在2005年悻悻离去,转而自己做起搜索业务。
雅虎中国难出成绩,让需要对股东负责的雅虎很着急。2005年8月,雅虎以整个雅虎中国加10亿美元获得了阿里巴巴40%的普通股和35%的投票权,自此雅虎中国彻底沦为“工具人”,核心业务被分拆至阿里的体系中。
被拆得七零八落的雅虎中国,位置尴尬,每况愈下。2007年5月,雅虎中国更名为中国雅虎,之后的业务发展几乎没多少亮点可言。2013年,中国雅虎邮箱、资讯及社区停止服务。而到了2015年,雅虎关闭北京全球研发中心,裁员数百人。
2016年7月,雅虎以48.3亿美元的价格将核心业务和房地产卖给了Verizon,48亿美元的售价还不到巅峰时期千亿估值的一个零头。雅虎最后名字都丢了,更名为Altaba,转型成投资公司。全球业务萎缩,中国业务也显然无力回天。
2017年,雅虎软件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注销,直至今年11月1日,雅虎在中国的全部业务关停。
难以本土化的谷歌
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李开复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次年4月Google全球CEO施密特在北京宣布Google的中文名字为“ 谷歌”,Google正式进入中国。
为了应对这一变化,谷歌创始人之一的谢尔盖·布林甚至从亚马逊上买了一堆关于中国的书培训自己,向有国际化经验的名人寻求建议。
一个题外话是,其实李开复一直很看好Google这家公司,早在2002年初,他曾建议比尔盖茨买下Google,但是盖茨觉得10亿美金的价格买一个没有营收的公司太贵了。后来大家也都知道,Google成了微软的痛。
谷歌在中国运营仅持续了5年,便发生了变故。
2009年9月4日,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宣布离职。他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再见,谷歌》的离别感言。
但是在短短几年后的2010年3月,谷歌高级副总裁大卫·德拉蒙德公开发表声明,宣布不愿接受中国监管规则继而关闭在中国内地市场搜索服务,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中国香港。
Google中国成为谷歌之后,可以说是高开低走。毕竟早在2002年,Google简体中文版就已经占据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34%的份额,是国际化互联网公司少有的成就,而在谷歌进入中国的2006年,曾盛极一时、占有中国38%搜索引擎营收市场的雅虎中国已经进入衰退期,市场逐渐从雅虎、百度、谷歌三强分立的市场过渡到百度、谷歌两极相争的局面。
但这一局面远非均衡。在雅虎中国全盛时,百度、Google的市占率均在30%左右,但此后百度一路上扬,2007年达到59%。
事实上,那个时候的谷歌在技术和口碑上是优于百度的,百度搜索和谷歌搜索的区别是,百度要从搜索广告中找到你所需要的,谷歌是直接展示你所想要的结果。关于搜索广告的泛滥,作家六六还曾经在微博上公开声讨百度。
Google在中国有120多人的工程师队伍,是该公司当时最大的海外研发团队。
但和百度运营的灵活性相比,Google则有很多内外的束缚。Google有严格的政策,不允许把个人数据保存在中国,没有Gmail,没有Blogger,没有Picasa,YT(Youtube,发音发全,字幕简写)甚至完全被阻止。
百度推广对作家六六的吐槽表示歉意
曾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的李开复解释自己为何离开谷歌时透露过一个小细节,“当时崔瑾负责公关市场推广,上一次《天天向上》几乎挤爆服务器,这类推广并不符合谷歌价值观,所以没有得到总部的支持。”
直白地说,那时的总部高管就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不够,根本没考虑中国十亿级人口基数的搜索需求,才会让一个刚刚推出的节目压垮了服务器的承载能力。
商战的根本是人才的争夺。而谷歌难以放权分部本土化,也加速了人才流失。李开复的出走更具代表性。他曾在自传中表达过在谷歌中国时的无力,“总部一直拒绝过多代码‘分支’,我们发展每一项新功能,都要与总部打一场硬仗,这让我们动作迟缓,也让我们精疲力竭。许多谷歌中国的员工厌倦了和总公司的斗争,沮丧地离开了。”
作为外来者,谷歌的价值观与傲慢态度,让其总在触碰高压线,这也成了谷歌中国失败的催化剂。比如进入中国仅1个月时,谷歌就因由赶集网代为运行Google.cn域名,引来信息产业部的调查;2007年4月因全盘“借鉴”了搜狗输入法的词库,不得不公开道歉;2009年6月,央视曝光谷歌中国存大量淫秽色情信息,使得谷歌又一次陷入舆论风波中……
最后做出退出中国决定的是布林。当时的CEO施密特并不支持,因为他表示过Google有足够的耐心在中国站稳脚跟。但佩奇和布林只要达成一致,就没施密特什么事儿了。
也许李开复这段客观的评论可以解读谷歌的离场原因:“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需要速度。谷歌的技术平台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谷歌的大部分产品都要经过总部的评估,以确保不伤害别的国家的用户,不违背公司的政策,不造成数据中心崩溃等。这些评估对公司来说是一种必要的保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公司迈进的步伐放缓,让工程师效率降低。”
MSN Messenger:有钱、傲慢且从不改变
和谷歌快进快出不同,微软在中国布局多年,虽然没能成为中国网络空间的主角,但成功与不成功的产品都很多,MSN Messenger(下称MSN)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2014年10月31日,入华9年的MSN决定和中国用户说再见了,不过对于用户来说,这个结局也没有太多离别忧伤,毕竟国内用户的首选已经很少是它。
诞生于1999年7月22日的MSN,上线仅六天就收获了全球70万注册用户,一年后MSN就拥有了3000万在线用户,当之无愧成了全球即时通讯工具领域最善良的一颗明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9年2月上线、后来改名QQ的中国本土即时通讯工具,花了整整9个月的时间,到1999年11月,注册用户数才达到6万。
但在中国市场,含着金汤匙、背后站着微软的MSN却总是落后QQ一步。
当2005年5月26日微软宣布MSN正式进入中国的时候,MSN 的用户增长还是很明显的,头四个月就增长了25%,主要还是由于自带的光环效应。
“小孩才用QQ,大人们都用MSN”在一段时间内成了常识,加入职场的大学生第一件事就是申请一个MSN账号。毕竟在还没正式进入中国且没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MSN 已经在2000万中国高端商务人士中拿到了53%的市场占有率。
“那时候用QQ的人并不多,和现在一样,当初用QQ的大多也是一些年轻人,大部分白领线上交流用的都是MSN。我还记得我的单位有过一段时间不允许上班时间挂QQ,领导觉得QQ‘滴滴滴’的通知声显得太不务正业了。”老用户戚铭回忆道。
但随着互联网开始普及,用户对即时通讯的要求渐渐提高,原先小巧简单的MSN 有些功能也开始显得落后或跟不上时代了。
问题就出在产品本身——它对越来越多的细节问题视而不见,拒绝作出改变。、
MSN界面开始充斥着广告,亦不够美观,甚至缺乏中国用户习惯使用的视频通话,离线发送、断点续传、截图功能、群组等功能。
且由于大一点的文件传输总是发生中断、QQ在“建群”这件事更符合办公需求,以至于白领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个滑稽的场景——用MSN聊天,让对方留下QQ号来传文件。可是这些问题在技术上实现的难度并不大,但MSN 就是不改,让很多用户十分恼火。
而在服务方面,MSN不提供电话客服服务,用户出现问题后往往不知所措。而当时依赖QQ的腾讯却很重视用户体验,锱铢必较、有求必应,不断优化体验,甚至推出了简化版的QQ——微信。
说来也很巧,微信的诞生也和MSN入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005年的3月,腾讯为了对抗MSN强大而成熟的Hotmail邮件系统,特地收购了Foxmail来加强QQ邮箱,Foxmail的开发者也被马化腾收入麾下,他的名字叫张小龙。后来的故事我们都已知晓。
MSN类似的缺陷其实还是有很多,在给人“高级体验”的同时,也给人在用户体验上一种高冷的感觉——你要适应我,不是我适应你。
其实针对用户反馈,MSN中国内部对很多细节改进打过各种报告,但一系列的邮件经过抄送和转发,层层审批,周游全球,最终要么被拒绝,要么等批下来时,用户早就已经用脚投票,离开了。
同时,对中国市场以及MSN Messenger的轻视,让微软长期不肯把MSN的服务器放到中国,有一次因为海底光缆断裂,造成了中国MSN用户的集体断网,使得用户体验大打折扣;甚至连最简单的分时区更新都不愿让步,一定要在中国白领上班时间进行全球统一更新……
反应迟缓、效率低下的MSN不是第一家倒在中国的外来即时通讯软件,即时通讯的始祖ICQ,就始终未能击败中国的模仿者QQ。MSN和ICQ的失败,并非来自技术层面,而是来自于他们始终不肯做出变革;相反,腾讯并没有止步于即时通讯功能,而是凭借通讯功能积累下的海量客户,成功拓展了自己的业务领域,换来了真金白银,也换来了至今为止无人撼动的社交通讯市场第一把交椅。
eBay:占据优势的失败者
现在,随便拉一个人问他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是什么,得票最高的一定是淘宝。的确,无论是短视频异军突起,还是下沉市场被拼多多奇袭,淘宝仍然是电商平台巨人般的存在,但如果把时间往回推十多年,我们就会看到这个巨人其实也有过憋屈的童年。
2003年,美国在线交易平台eBay曾以收购易趣(中国最早的电子交易平台)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一度以72.4%的市场份额称霸国内C2C市场;而当时刚成立一个月的淘宝,还是一穷二白,到了2004年,C2C市场份额也只占了7.8%。
但是随着淘宝的逐步发展,eBay易趣的市场份额开始一蹶不振。
回望当时,尽管从份额上看,eBay占尽了优势,但在关键时刻,它却频频出现了决策失误。先是试行收费,后是拒绝把电子支付系统移植到中国。在这种背景下,商家和消费者开始转而投向淘宝。尽管ebay后来也发现了问题,转而寻求补救,但无奈大势已去,回天无力。
到2005年底,ebay的市场份额已经降至了36.4%,而阿里的市场份额则上升到了58.6%。两家公司好比坐标图上的两条线,横轴为市场占有率,纵轴为时间线,一条上扬线,一条下降线,双方在2005年时间点交汇,此后淘宝继续一路高飞猛进,直到占有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而eBay一路下滑到个位数,最终选择把易趣转手出让,退出中国C2C市场。
事实上,风起于浮萍之末,eBay败走麦城并不仅仅是某个重大决策失误的结果,而是在一次次忽视中早已注定的结局。
在eBay收购易趣之后,管理方面就已在内部被指责为最大败笔。
在与淘宝竞争的关键时刻,eBay决定用职业经理人来领导eBay,让创始人邵亦波靠边站。
此后,eBay易趣的员工们一直徘徊在“两个eBay”之间:一个是美国的,一个是中国的。eBay易趣长期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本土化,包括决策、运营、团队等各个方面。
但中国的团队真正有过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吗?很难说有。
曾有内部员工以匿名邮件的方式爆料,易趣创始人邵亦波退出后,eBay易趣更换的多位领导者中包括德国人、美国人、中国台湾人以及中国香港人,就是没有一位来自中国内地。其结果是,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完全拼不过士气高昂的本土公司。
“就算邵亦波在的时候,eBay在中国的重大决策,都需要在美国的邵亦波、在韩国的亚洲区副总裁Jay Lee,和在上海的郑锡贵团队通过讨论后作出。组织效率十分低下。”
该员工还在邮件中写道,eBay总部根本不了解中国,并被无知蒙蔽。中国区的一些高管在离职谈话中也曾提及,觉得总部在关键的时候“不听他们的建议,更喜欢根据自己的认知来遥控”。原易趣网的高管人员曾透露:“他们好像不相信中国管理层更有能力满足中国消费者线上购物的需求,一个三级页面的改动,都需要美国总部同意。”
这样的行动迟缓在客户端则是非常致命的。
比如,eBay试图运用与美国相似的布局和特征来打造它在中国的拍卖门户网站,但中国消费者认为它的网站太过空洞;缺乏客户服务电话号码也让中国消费者觉得非常麻烦;更重要的是,买卖双方不能在网站上直接对话。
中国用户在eBay上,只能查看卖家获得的评论信息,这一点和美国版网站的设置相同。
但问题在于,中国用户更希望能与卖家直接沟通、讨价还价,进一步了解商品信息,寻求一种与实体购物类似的消费体验。易趣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中国本土企业阿里巴巴却深谙其道,在淘宝平台上添加了买卖双方的聊天功能。
从CMR2006年的市场调研结果来看,即使eBay从2006年年初开始免收物品登录费,仍然不是淘宝的对手。调查表明,国内消费者喜欢选择他们“信任”的品牌和拥有“一流”客户服务的卖家,许多消费者不喜欢eBay是因为他们服务不佳,而且不注重建立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任。
此外,在支付环节,eBay也没能让中国用户安心。
C2C电商平台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就必须在每个交易环节中都提供安全保障,免除消费者在网购时的后顾之忧。而eBay最初踏进中国市场的时候就没有做到这点。
eBay初进中国的时候使用Paypal支付,却没能实现委托交易代收货款服务与销售流程的无缝衔接。而淘宝却将第三方代收货款服务视为在线购物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消费者认为先将货款支付给支付宝,等商品到手之后再把货款发放给卖家的方式让人非常放心。
总之,没能在中国实现100%本土化的eBay在用户体验上不尽人意,在市场营销上也打不过更善于运作本土市场热点和舆论工具的淘宝,最后不得不断腕易趣,将重心放在无线支付和无线商务业务,同时将跨境交易牢牢抓住不放。但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赛道,eBay再也没有回到过市场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