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担当责任使命-疫情期间你有没有想过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当然想过,除了吃饭和睡觉,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挣点钱。毕竟,每一天的消费是不能少掉的,坐吃山空的感觉很恐怖,恐怖到半夜都会被惊醒的。想想生活过日子,哪个和钱脱得了关系。房贷,车贷,卡贷,物业费,房租费,社保费,税费,工人工资,代理记账费,停车费,水电费,交通费,吃吃喝喝的费用,只要你能动就需要钱,你说你不动,也需要钱。总之,不论你动不动,你都要拿钱来维系你的生命和生活。所以,我肯定想过做点事,做点能够补贴家用的事。比如社区服务志愿者,蔬菜水果配送员,送水工,只要是能够服务民生的都想过找个兼职干干。除了服务民生的业务,其他的业务复工的也不多,所以想也白想。也想过自己买点白面自己做饭吃,能省点就省点呗,不然怎么办呢?慢慢熬吧,春天来了,疫情终究会过去的,相信美好,美好就在不远方疫情下的担当责任使命!!!

疫情下的担当责任使命-疫情期间你有没有想过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在这个疫情下,工作到底为了什么?

题主你好,我是@让生命开出一朵花,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其实看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去掉“在这个疫情下”这个前提条件,请先思考一下“工作到底为了什么?”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老先生认为: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提炼心智的修行。大部分人都达不到老先生这样超凡脱俗的境界,但是我认为我们可以向着这个长远的目标去努力,在工作修行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安全保障等,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很多人工作的意义,就是为了“活着”,听起来很现实、很残酷,但这就是现状。如果从职业价值观的层面去分析,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经济报酬”价值观,有了钱才有办法活着。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高层次的需求,一般来讲,低层次需求满足之后,才会有额外的精力、金钱、时间去追求更高的需求。从职业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包括了成就感、美感、社会关系等除了“经济报酬”以外的价值观。人是一个综合体,常态下我们更倾向于追求低层次需要和高层次需要可以同事满足的工作。举个例子,假设,一份纯体力跑腿工作,月薪是6000;一份有着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助理工作,月薪6000;正常人肯定会选后者,低层次需要和高层次需要可以同时满足。如果,一份纯体力跑腿工作,月薪是6000;一份有着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助理工作,月薪5000;这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选择。从长远来看,跨越3-5年的时间维度,选择后者对个人的发展、需求的满足都是更为有利的,前者的职业晋升单一的可能性大,后者从助理、专员、主管、经理、总监都存在一步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对应的薪酬水平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回过头来看,“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作为一名生涯咨询师,并不希望听到大家的回答仅仅是活着,希望我们可以从更宽的视角去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去确定自己的高层次需要,那可以参考美国生涯大师舒伯总结的13种职业价值观去选择、权衡:利他主义、声望地位、管理能力、人际关系、经济报酬、成就感、智力刺激、社会交往、舒适、安全感、美感、追求新意、独立性。

现在来看“在疫情之下”这个前提条件,疫情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我,我们基本全程都是在家办公的状态,工作内容基本没有受到影响,或者说影响可以克服,在疫情之下很多企业裁员的背景下,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必须提升自我价值,要提升自我竞争力,不能做被企业淘汰的人;比如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他们在奋斗、在与病毒抗争、在为社会做贡献,疫情对他们的职业价值、职业选择或许提供了更深刻的思考。那你呢,疫情对你、对公司、对你对工作和生活的看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不论好坏、不管利弊,思考工作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一定要从人生全局的视角去考虑,借用稻盛和夫老先生的理念,这都是我们修行的一部分,要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价值与思考。

这次疫情中,你看到了什么?

灾难真是一面最好的照妖镜,在他面前隐藏再深的妖魔都无处遁形。常言说家贫岀孝子,国难显忠臣。这次疫情下各行业既涌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也曝露了一些权贵、学者的丑恶嘴脸,以及很多民众的自私愚昧。同时也应看清人类尚有太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光靠口号与精神胜利法是行不通的。最后等疫情过后,我们更应反思应急反应能力何以如此脆弱?个别地方官僚本位主义何以如此根深蒂固?靠英雄救难是国家的不幸,国家真正强大无需个人英雄!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