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的意思是勇敢且胆大妄为,就容易招致杀身之祸。与之对应的还有一句: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勇敢但谨慎行事,往往能够保全性命。
一、老子的思想如何理解。“勇于敢则杀”语出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天网恢恢》: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倘若有勇无谋,恣意妄为,就容易招致飞来横祸;相反,如果有勇有谋,不逞匹夫之勇,就能明哲保身,就不会招致杀身之祸。老子讲究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尊崇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勇敢与柔相得益彰,刚柔相济就会顺应天道,就会不灭,但如果勇敢与妄相搭,那么就会背离自然,不遵循天道,就会自取灭亡。有些人会说老子宣扬的是懦弱、胆怯、退缩的心理,是一种胆小怕事、裹足不前的现象,但其实老子的思想暗含了辩证法的思想,天道不可违不是逆天行事,而是遵循自然规律。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有此意。
二、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人物例举。我们知道,在古代历史上,有勇有谋,善于明哲保身着比比皆是。例如大家所熟知的王翦便是典型。王翦与白起虽然都是秦国大将,都曾立下赫赫战功,但二者区别明显。 白起是秦昭襄王看中的大将,秦昭襄王想在自己有生之年荡平中原,强令白起发动总攻,可白起不会以柔克刚,对主子的命令妄加拒绝,导致秦昭襄王赐剑自刎。王翦则不同,他是嬴政时期的大将,此人有谋于心。在攻打强大的楚国的时候,要求带兵60万,否则恐敌不过对方。秦始皇不以为然,命令李信20万大军前去攻伐。没成想大败而归。秦始皇此时想请王翦再度出山(王翦此前要兵60万不成,就佯装生病告老还乡了),王翦没有在这个时候讽刺秦始皇,也没有对嬴政的决策妄加评论,只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还是60万大军,同时要求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基业。王翦此举不是要挟嬴政,恰恰是留个“小辫子”给秦始皇攥着。可见白起跟王翦的区别,一个有勇无谋,一个智谋勇气都堪称完美,所以王翦能得以善终就不足为怪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孙膑,吴起、陆逊、岳飞等。这些人物都有过历史的辉煌时刻,有的善始善终,有的却为奸臣所害。所以要说“勇于敢则杀”是人的本性的话,那么其悲惨的结局往往是逞口舌之快或不会“四两拨千斤”,要说“勇于不敢则活”是内心的真实写照,那么也许延续了生命,但往往却丢失了刚正不阿,或者是不敢直言进谏。要说二者的状态孰是孰非不可以偏概全。往往勇于不敢则活者,缺乏勇于敢则杀者的勇气和果敢;勇于敢则杀者,缺乏勇于不敢则活者的睿智和谨慎。
三、现实意义与思考。现实生活中,往往想达到“勇于敢”和“勇于不敢”的结合点很难,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是,我们在“勇于敢”的时候,要多一点对时事的研判和考证,然后再“敢于”去做,往往不至于“不活”,同样,我们在“勇于不敢”的时候,也要多一份勇气和自信,只要胸有成竹,只要能对事物发展趋势作出合理判定,那么就不妨“勇于敢”。
是非成败、进退取舍往往就在一刹那、就在一念间。我们在作出判断之前,务必对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有所洞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是一样的道理,加强学习和揣摩,趋利避害,力争在“敢”与“不敢”之间、“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才能在为人处世上游刃有余。
(对此您有何高见呢,欢迎关注@山城小哲,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