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ec;选购电视机时,选智能的好还是选非智能的好?

所谓智能电视朋友之间,实际上就是带有系统的电视,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一些功能,比如上网浏览、信息咨询、上传下载等giec。至于3d与否与智能没关系,电视上的3d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电影院的效果,一个是视角不够宽阔,在一个音响也不够震撼,真正大片还是电影院吧,电视,在家偶尔休闲娱乐下还行。

选购电视机时,选智能的好还是选非智能的好?

建议一收流量:多关注电视机画质,少关注功能

选购电视机时,选智能的好还是选非智能的好?

好像从11年开始网络功能进入电视机alexa提升,12年智能电视机大行其道,在厂商们的宣传下,不少人觉得智能电视是未来的趋势,电视机没有智能功能迟早要被淘汰的。这话确实没错,但是究竟是我们推动厂商淘汰还是厂商忽悠我们呢?换句话说,电视机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选购电视机时,选智能的好还是选非智能的好?

我以为是画质,而且是2D画质,这是电视机的核心功能,也是左右电视机成本的关键。电视机的本质功能还是收看视听节目的播放器,在播放效果保持水准的情况下,其他功能才有讨论的必要。Usb播放支持的格式再齐全(不过这个还算有点用处)、网络功能再完美、智能功能再多,也抵不上画质进步一分有意义。更何况,现在的所谓的智能功能,无非就是加载了200元都不到的安卓芯片,支持播放格式多只不过芯片多了一些格式的解码功能(成本不超过100元),我去TB随便买一个299的高清播放器,效果远好于这些不知所谓的电视机自带功能。

但是画质的提高是要用成本为代价的,消费者还不一定感受的出来,而智能功能的改变对于忽悠消费者是实实在在的。例如朋友来家中做客,拿电视机打一盘愤怒的小鸟,或者上一下1024欣赏某些图片,嗯,很好很强大!!远比看一部蓝光电影介绍自家画质好要简单容易,智能功能是装逼炫耀利器:)君不见现在连顽固的sony、sharp、Panasonic都放下姿态做智能电视了,而国产电视就更不予余力推荐智能了,这样就能完全回避其画质的弊端。

拿小米电视来举例子:

11键最简遥控器,颠覆性的交互方式。WiFi双频,蓝牙4.0。深度定制的MIUI TV版,典型的平板电脑参数,和电视机参数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所以对画质稍微有点追求的朋友们,别在乎什么网络、智能功能,买台画质好的电视机+高清播放器,绝对比什么智能功能有用,你要知道2D画质才反应出了电视机的成本,而不是附加的智能功能。

可能有同学要问,为啥没说3D画质。首先,3D画质其实就是2D画质,3D本质是2D

画面组成的;其次,我坚持认为目前3D的观看方式是“反人类”的,鸡肋程度远大于智能功能。60寸的3D要在2m内看才感觉,而且时间稍长眼睛就不舒服,我就更不提楼主是悲催的眼镜党了吧。只有等未来的全息裸眼3D,到时我们再来谈论3D画质吧

建议二:平板电视机讲品牌不如讲型号

时常有人问我XX牌子的电视机比较好,也有很多“高手”上来就说XX牌子好,XX牌子已经不行了。其实,平板电视发展到现在,除了先锋这货自始至终都是高端货以外(不是国内那个贴牌的先锋啊),其他合资品牌都有高端和低端,所以说到电视好和不好,要根据具体型号来定的,而不能一概而论说某某牌子好于某某牌子。当然,总体上合资品牌的画质肯定好于国产品牌。

多说一句(其实是小编要求否则他不让我审核通过

),提到先锋,真是唏嘘不已。08年我到上海市百一店家电柜台看电视机,看到sony的X300a系列惊为天人,看到松下等离子pz880a觉得sony不过如此,到了先锋的柜台,才知道其他都是浮云,等看到价格顿时吓尿了而在国外评测画质最好的液晶sharp的elite系列,其实也是sharp的屏幕加先锋的芯片(其实就是sharp借先锋的光),cnet给 PRO-70X5FD画质打分是满分,而性价比则是悲催的4分,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65hx950 LED液晶电视用的是台湾屏,与用三星屏的Sony 55HX950 LED液晶电视相比画质毫不逊色,更是远好于13年同样用三星面板的Sony 55w950 LED液晶电视。而用ips面板的lg,在12年前也未见其在电视机市场有什么特别出色的表现。同样,所谓的sharp龟山屏,除了把提供给sony做专业监视器的面板下放到65rx1和65xs1a以外,其他面板也没有特别高人一筹的地方(顺便告诉大家,sharp早先的高端ASV三色面板成本和素质远好于现在的四色面板)。唯一需要注意面板品牌的是,当同一型号电视机更换面板品牌了,别管他是用sharp转成三星,还是lg转成台湾屏,肯定不如原来的面板!!!

PS:显示器为啥喜欢用ips面板,找了业内人士解惑,原话回答如下:“笔记本、手机他们得背光很烂,需要色纯度高的面板,电视不是特别需要。”

建议三:液晶面板很重要,但是其他也很重要

接上面的面板话题,大部分值友们对于面板是很看中的,但对于其他方面就不太看重了。这与厂商的宣传有重要关系,尤其是sharp、三星、lg这些自己做面板的厂商,更是大力宣扬面板的重要性。实际上,一台好画质的电视机,好的面板、背光源、芯片电路都至关重要。就像电视画质的三大要素:清晰度、动态、色彩,三折都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只注重其中一项。当然,对游戏玩家和体育迷来说,动态是最关键的;喜欢看电影和文艺片的,色彩不能随便忍的;喜欢看爱情动作片的,清晰度和去马赛克功能是最重要的(开玩笑了,那天电视有这个功能估计能卖疯吧)。

1、面板方面:

分辨率,这个不多说了吧影响清晰度的,目前已经进化到4k。

响应时间,决定动态的,可惜现在都不标了。好机器一般是灰阶4ms,彩色响应速度8ms。值得注意的是,4k面板因为分辨率翻倍的关系,就算是4ms的灰阶响应速度,彩色响应速度也只有16ms。

屏幕刷新率,这也是决定动态的,现在好的面板是200hz(真4倍速),x9000a竟然是120hz,无力吐槽!所以x9000a是个很好的大数码相框。。。。。这里我多说一句,现在什么厂商的倍速都到800了,看上去有16倍速了,类似于sony的xr800、lg的mic800,其实都是扯淡。真正的倍速到目前最高的也就是4倍速,因为面板刷新频率最高是200hz,厂商只是把背光扫描也算进去了所以才会有800这样夸张的数据,所谓的xr800就是4倍速+逐行扫描,xr400就是4倍速+半屏扫描。

色彩bit数,这个影响色彩的过渡和层次,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以前松下等离子机皇pz880能到16bit,xs1a是液晶电视里最高的12bit,以前的高端液晶都是10bit,现在均缩水到8bit甚至6bit。听说sony的新品x950b是10bit面板,希望能有好的色彩表现(写这篇文章时又得到消息说x950b不是全程10bit,4k只支持8bit/yuv420。sony啊,不做死就不会死!)。

对比度,这个需要与背光源配合。不过记住两点,一是别管什么动态对比度,这都是假的数据,亮度提高一点就能有很高的动态对比度了,比较有参考意义的是ansi全屏对比度,能过2000算好机器了!二是如果有区域控光的机器,ansi对比度这个数据也就不做熟数了,原因见下面背光的部分。

滤色效应、色域(影响色彩表现力的),这两个数据前者见证了液晶面板的缩水历史,后者见证了什么叫缩水和投机取巧,等我第二篇的时候详细说。

2、背光方面:

一般情况下,RGBLED背光>ccfl背光>直下式wled背光+区域控光>侧入式wled背光+区域控光>普通直下式和侧入式wled背光。

RGBLED基本是奢侈品级别的机器才会有,历史上用RGBlED的日系机器我记得有这几台:1、46qulia005,需要预定,价格好像是10多万吧,sony民用平板史上最好的色彩,最好的做工;2、sony70x300a,售价40多万的怪物,sony民用综合最强的机器;3、sharp65/52xs1a,售价12999/99999,sharp史上最好的机器,被我侥幸搞了一台,晒单贴在此;4、sony55x4500,最便宜的RGBLED电视,大约5万左右。RGBLED因为高昂的成本现在完全绝迹了。

ccfl背光因为节能的关系也被消灭了,其实从光谱角度来说ccfl背光色彩和均匀性好于wled背光,但是节能减排是现在的趋势。这也是为什么lcd时代最后的几款机器都是画质的末日王者,甚至lcd沦落到低端机器的时候,有几款lcd的画质依然笑傲大部分液晶之上,例如sony小神机cx520,sharp的ge220等,这些机器因为用lcd背光源价格相对低廉,但是画质好于同档次甚至高几个档次的led一筹。

WLED与传统的lcd背光源相比,一是寿命,从原来能看10年变成能看30年;二是亮度高,其实lcd的亮度完全足够了,等离子亮度家用都足够,我们又不需要小太阳;三是节能,符合目前节能环保的要求。遗憾的是,在目前节省成本的时代,wled背光画质的缺陷明显。一是色域相对低。ccfl灯管一般是72%~92%,led为68%~88%。13年sony的量子广色域算是一个亮点,但是偏色明显,色彩过渡也不如老广色域。二是漏光明显,暗色场景表现力差。Led其实是一个个小灯泡,为了节省成本和减少厚度,大部分的led平板都是两侧布了led灯泡,即所谓的侧入式led,相对于用灯管的lcd,侧入式led因为亮度更不均匀,极容易造成漏光现象,暗部场景表现更加不好(这本来就是液晶相对于等离子的大软肋之一)。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算太难,直下式led+局部控光能缓解这个问题(记住,两者缺一不可,甚至后者更重要,所以廉价的直下式其实是没什么大意义的),只是多花点银子以及增加厚度而已。同时,区域背光的数量也很关键,同尺寸电视512分区和16分区就是两个概念。。。。。。sony最后的55hx950好像是256分区,w900好像才16分区。侧入式wled背光的区域背光就是因为分区没法做多(其实做多了也没用)所以效果不好。不过从评测角度看,区域控光是对比度和黑位的大杀器,只要有区域控光,黑位就能很低,所以可以有很高的ansi对比度,但是仅仅是测评牛叉而已,暗部细节都没有了。

3、芯片和电路等:

其实这两个一直被忽略的,芯片和电路几乎能影响电视机所有的参数,普通点的是低码率片源优化(sony、东芝的强项),味精DRC电路、倍频插桢技术(要看看清楚,是插模拟帧还是黑帧,模拟帧效果好于黑帧);高端的有10bit甚至12bit色彩输入输出、全屏抗锯齿(这个对游戏玩家十分重要,sony10年前的高端液晶,松下10系列前的高端等离子均有这个优化),cell处理器用于精确的颜色控制(东芝本土机型x1000c);奢侈级别的有质感修正电路(46qulia005那一代的机器才有,wega芯片真心强大!)。悲哀的是,现在这些高端优化功能已经销声匿迹了。

说到这里,大家知道为啥电视机不是类似于手机、电脑这样的纯电子行业了吧。列举这些,其实是让大家在选购电视机的时候,知道要去了解哪些参数,不过有些参数厂商不公布(不公布的原因你们懂得),不过关键的一些还是公布的。

最后,小编叫我推荐一些机器,说句得罪人的话,今年市面的机器基本都不如12年的老机器,拿比较熟悉的sony举例子,主要表现为:

直下式背光不见踪影、区域控光缩水,Sony 55hx950是256分区(记不清了,也可能是128),而Sony w900、Sony w950两个系列侧入式背光,只有32也不知道16分区,就连x9000系列也没有了直下式背光。

清晰度和锐度进一步劣化,特别是看有线和720p,明显不如同档次老型号锐利清晰。

高端系列色彩浓郁但是偏色,而且很难调教,所谓的广色域显然是应试的产物,实际效果不能和老广色域机器相提并论。

最关键的是,X9000a系列也没有预期的出色(索尼Sony KD-65X9000A 液晶电视),侧入式背光、120hz面板注定x9000a只能做个高价数码相框。

所以我很难推荐。

真要详细推荐的话,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帖子,此人评测我还是基本认同的。

累了,先写到这里,如果反响好,就写第二篇——那些厂商不告诉你的事

具体会有:4k的意义,等离子究竟怎么了,一代不如一代究竟是真是假,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