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在哪里(洞庭湖在哪)

中国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洞庭湖在哪里。由于

洞庭湖在哪里(洞庭湖在哪)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以洞庭湖为核心,向东、南、西三周过渡为河湖冲积平原、环湖丘陵岗地、低山,为一碟形盆地。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岳阳、华容、湘阴、南县、安乡、汉寿、澧县、临澧、桃源、望城10县,临湘、沅江、汨罗、津市4县级市,以及岳阳市的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益阳市的资阳区、赫山区,常德市的武陵区、鼎城区7区,共计21个县市区,此外还涉及湖北省的松滋、公安、石首等县市。

洞庭湖在哪里(洞庭湖在哪)

赞美“洞庭湖”的诗句有哪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岳阳楼在哪里有多长的历史?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另一说为江南四大名楼,其中还包括安徽宣州的谢脁楼)。

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操练水军,在洞庭湖接长江的险要地段建筑了巴丘古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临岸而立,登临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为何洞庭湖那边常爆发鼠灾?

原因有很多:第一,因为洞庭湖为中心的地区是著名的两湖平原是全国知名的大粮仓,而且这里主要农作物就是稻谷,而稻谷是洞庭湖地区鼠患的最主要成员田鼠(洞庭湖鼠患主要就是田鼠)的最爱的食物.第二,因为人为的原因对该地区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导致该地区鼠类的天敌蛇,鹰等以田鼠为主食的生物稀绝.这些处于食物链顶层的肉食性猎食者的因人为原因造成的稀绝直接导致这里鼠类失去天敌,恶性的无限繁殖(鼠类的繁殖能力惊人).第三,洞庭湖地区特殊的地理构造和地域特点,洞庭湖沿湖地区主要是平原,且地势较底,湖水对湖岸周边地区的倒灌冲刷特别严重,加之田鼠等鼠类的掘洞破坏更加剧了这种侵袭速度.而农田等农作物的地下根茎更是这些鼠类的最爱食物导致这种恶性循环等愈演愈烈.

长江水穿过华容隆起进入洞庭湖区,形成广阔湖面是在什么时期

东晋南朝时期。

东晋南朝时期,江水穿过华容隆起进入洞庭湖区,形成广阔湖面。长江北部地段发生侵动,荆江水流变大,对南面的侵蚀作用加强。这是关于洞庭湖演变过程的一个描述。

东晋南朝后,洞庭湖的演变:

1、到唐宋时期湖面进一步扩大,形成“八百里洞庭”;

2、明清时期洞庭湖面积达到最大,之后开始缩小:长江泥沙淤积,湖底抬升;

3、19-20世纪藕池、松滋两口形成,通过荆江四口(虎渡、调弦),荆江45%泥沙注入湖区,泥沙淤积与人工堤垸,造成湖水萎缩;

4、近100年,洞庭湖不断萎缩,自然和人力的双重作用。

扩展资料:

洞庭湖的历史作用:

洞庭湖自古为五湖之首,是中国水量最大的通江湖泊,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洞庭湖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

洞庭湖的具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无论是调蓄面积还是调蓄水量,仍然为长江流域最大的调节湖泊,是国内第一大淡水湖。1978年后,有人称它为国内第二大淡水湖,值得商榷。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