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读解?绝句杜甫的诗怎么读

一.以文为诗

杜甫诗读解?绝句杜甫的诗怎么读

赵翼《瓯北诗话》记载杜甫诗读解: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杜甫诗读解?绝句杜甫的诗怎么读

1.字法方面,使用通俗语入诗。

苏轼重视提炼日常生活中的俗语方言入诗,使诗歌的语言清新活泼开朗诙谐幽默,充满生机,实在可称得上是一种诗歌语言的革新。苏轼常常巧妙地使用各种艺术手法,将"至味"寄于"淡泊"的语言当中,如"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2.句法方面,用散文的句式、语法入诗。

句式更散更长,如"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眉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古风式的七律

语法上在口语的判断中系词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如"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处置式把字结构"欲把西湖比西子"。形尾"来"、"着"、"了\"。如"算来九九无多日,喝着三三忆旧游。"使用其他虚字虚词,或在句子之间起承转合,或承上启下,更属于典型的以文为诗。

3.章法结构方面,讲求谋篇布局(议论、叙说、抒情)。

苏轼借鉴散文的章法结构,使其诗歌作品具有了跌宕生姿,行云流水,层峦叠嶂之美,同时也使他的诗歌表达了更丰富,更曲折的内容。

二、以议论入诗

1.形象性。苏轼议论的第一个长处是能自觉的,成功的借助形象,在形象中生动自然的使自己的倾向流出。这些形象的议论无不纵横如意,使苏轼的议论诗增加了一种飘逸隽永,才气横溢,富有魅力的韵味。如《鹤叹》

2.叙事性。和叙述紧密结合,边叙边议,使这些诗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敏锐的洞察做其坚实深厚的基础。如《荔支叹》

3.哲理性。议论本身,或警辟透彻富有哲理,或幽默生动富有讽刺性,或故作翻案语与前人颉颃,充分展示了作者思辨的敏锐,识见的卓绝。如《题西林壁》

怎样理解杜甫写给李白的诗《不见》?

唐上元二年(761),这年杜甫已49岁,就是这一年的春天,他为避战乱,来到了成都生活。在友人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诗人才算有了个安身之所。他的生活稍稍有所安定,在远离家园和亲友的地方,他更加怀念以前的亲友故人。

杜甫诗读解?绝句杜甫的诗怎么读

一天,在友人处,杜甫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顿时思绪万千,遂告别友人而回。

他一个人走在江边,便更想念起已经分别了16年之久的故人李白,一想到李白恃才傲物,借酒佯装狂放,以表达对污浊世俗的不满,让他心中生起一阵阵的悲哀。

为求建功立业,李白因参与永王李璘幕府,先入狱浔阳,后又被流放夜郎,后虽遇赦得释,但世上的人都认为李白犯了叛逆之罪,应该杀了他。一想到这些,杜甫的心中充满了怜惜、遗憾之情,——遗憾李白的选择,怜惜李白的才华。

杜甫想到李白文思教捷,一下笔便写成诗千首,竟落得四处飘零无依无靠,只能凭一杯浊酒排谴万古之愁。他不禁觉得李白的遭遇竟和自己是如此相似,将心比心,杜甫不禁老泪纵横……

这时,杜甫心里渴望,李白能够早些回到成都,回到他少年读书的地方——匡山。如果他们能相逢该有多好,还会像当年一样饮酒作诗,指点江山。可他又担心,李白功业未就,不肯返回故园。便又自我安慰起来,李白已经60多岁了,头发也白了,不会再怕人说未成功业,应该会回来的吧。

杜甫回到家里,来到案前,深情地把在江边的思绪与怀念写了出来,就成了一首怀人的名篇。

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浑然天成。

1、飘泊在外的杜甫,听到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心中感慨万千,遂急就而成,直抒胸臆,表达了自然、真挚的思想感情。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这首诗却打破了这种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带景物,直接倾诉心曲,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可能也只有杜甫这样的大师再敢这样写,才能写出同样有具大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2、这首诗有感而发,吸收口语、散文成分入诗,剥落华藻,平白如话,丝毫不见雕琢之感。我们知道,杜甫非常重视诗字句的锤炼,他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在这首诗里,却找不到一丝雕琢的痕迹,好像是天生而成。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

这首诗在思想上最为宝贵的地方是推己及人,有一颗同理心。

1、安史之乱后,杜甫在长安陷落一个月前离开长安,和百姓一起流亡,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飘泊生活,从现的陕西到甘肃,再到四川成都。这使他深切地感受到流离之悲苦。

2、在流浪期间,他亲眼目睹老百姓在战乱中的悲惨生活,将心比心,写下了《三吏》《三别》;在成都稍稍过上安稳生活,就又推及于人,思念那些还生活在困顿之中的人们,自然他忘不了挚爱的好友李白,听到李白走去困境的时候,他激动万分,出口成章,便为后人留下了怀人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