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通古斯王国,古通古斯王国在哪里

民族与人种风马牛不相干古通古斯王国。

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人种\"?人种(race),这是西方学者在十七世纪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他们认为世界上所有人都属于同一个\"族源\",即\"智人\"。

十八世纪一位法国学者对\"人种\"又进行了细分;按照肤色、眼睛的颜色、毛发、体格等等生物学特征将人类分成了四个\"人种\";

即\"蒙古人种\"(黄种人)、高加索人种(白种人)、尼格罗人种(黑人)、澳大利亚人种(棕色皮肤人种);

二十以来,西方学者又进一步将人种的分类细化,比如说美洲的印第安人,还有混血(介于白人和棕色人种之间)的人种。

这是一个有关人种大概念,即按照生物遗传学标准来划分的。

民族,属于\"社会学\"概念;与\"人种\"完全不一样;换言之,肤色不同的人可以属于同一个民族;比如说一直生活在美国的黑人与白人就是同一个民族(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相同,语言也是英语)。

通古斯,显然不是一个\"人种\"(无法从肤色、眼睛的颜色、毛发上来区别)。同样,通古斯,也不是一个民族。

\"通古斯人\",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就是说\"通古斯语支\"的人。

通古斯语支,属于阿尔泰语系;

我国境内有5种语言: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分布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些都属于\"通古斯语\"。

  俄罗斯境内也有通古斯语支的8种语言:埃文基语、埃文语、涅基达尔语、那乃语、乌利奇语、奥罗克语、乌德盖语、奥罗奇语。

蒙古国境内的通古斯语支只有鄂温克语。

使用通古斯语言的民族总人口约有1,100万,其中,我国大约1,090万(2000内),俄罗斯约5.64万(1979),蒙古国1,000多。

但是,中国的满族、赫哲族中的绝大部分人已经不使用通古斯语;中国的锡伯族,俄罗斯的埃文基、埃文等民族也约有半数人不使用本民族语。

因此,目前通古斯语言的使用人口只有8.8万(中国约6万,俄罗斯约2.7万,蒙古国1,000多)。不使用本族语言的人,在中国改用了汉语,在俄罗斯改用了俄语。

建州真是如何变成满族的?

要回答建州女真是如何变成满族的,就必须了解建州女真人的来龙去脉。

古通古斯王国,古通古斯王国在哪里

建州女真从哪里来?

古通古斯王国,古通古斯王国在哪里

其来源有几个方面。

古通古斯王国,古通古斯王国在哪里

来源之一,通古斯说。

古通古斯王国,古通古斯王国在哪里

古通古斯王国,古通古斯王国在哪里

这个学说认为,建州女真主体是元末明初之际,从通古斯一路南迁,来到今天的东北。通古斯就是今天的西伯利亚,故而又称建州女真人为通古斯人。

古通古斯王国,古通古斯王国在哪里

由于当时的女真人尚处于落后状态,生活环境不好,他们从南边过来后,被明朝视为“难民”安置在辽东。自明太祖开始,为其设置“努尔干都司”进行部落区域管理。

古通古斯王国,古通古斯王国在哪里

一般认为,建州女真的前身是胡里改人,当时文化落后,尚出于奴隶社会,为了掩饰自身的落后,都争先恐后地打出了金国女真旗号,以此来向周围其他部落抗衡。但尽管这样,临近的海西女真依然把他们称为“野蛮人”,没办法,金国女真早就是封建社会了,而他们依然还停留在奴隶社会。

但必须指出,“此女真非彼女真”!建州女真压根儿不是金国女真人!金国女真的祖先是肃慎人!这一点,金史有详细记载,尤其是金国女真就说了,“如果谁要说胡里改人是我们金国女真人,我们同意过吗?”

来源之二,赵宋后裔说。

这个说法在东北很多满人聚居区很流行。尤其是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相信他们是赵宋后裔。

所谓赵宋后裔,实质是指北宋被金国女真灭亡后,三千皇室人员被掳掠到东北,繁衍生息,与当地人融合形成建州女真。虽然这种说法有很多人支持,但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至今没有有力证据支撑,有人用爱新觉罗家族的姓氏解释为“金赵”的说法,也有牵强附会的味道。

但自从学者李治亭在一次历史研讨会上,抛出了“口述历史”的学说后,人们对赵宋后裔的说法越来越持支持态度。我们还是寄希望于更多的历史史料的发现来支持该学说。

来源之三,金国女真说。

这个说法源自于努尔哈赤时代认下了金国女真的开国人物,完颜阿骨打为其六世祖先。后经康乾时代为打造“盛世”宣传需要,由纪晓岚等人炮制出了一篇“满洲源流考”,有附庸风雅之意。但满洲历代皇帝都不承认自己是金国女真人。

一般认为,努尔哈赤之所以认金国女真为祖先,是出于当时统一女真部落、震慑中原人民的需要。

但他们后来发现,中原人民对金国女真根本不感冒,尤其是“靖康之耻”记忆犹新,从骨子里排斥,故而到了皇太极时代,认为和女真金国扯上关系,不利于国祚,遂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名为清。取“清”属于“水”,以水克火,“明”“火”必灭之意。

所以,近来学者都对这种学说嗤之以鼻,越来越不认可,反而认为他们乱认祖宗的做法是“编故事”给自己脸上“贴金”——把金国女真贴在脸上。

金国女真军事科技发达,文明程度很高,后期完全汉化。这些都是建州女真不具备的。须知,当时建州女真尚处于奴隶社会,有这样进化的吗?

那么,金国女真去了哪里呢?

南下汉化是必由之路。

金国历代君主都极力推崇中原农耕文化,在与中原的战争中,每每攻下城池,并不屠城,而是把城中部分人口牵往关外,再把关外族人牵往关内与汉人混合居住。

不但如此,金太祖等帝王都鼓励女真人到河北、山东等地农耕定居,此举大大加强了女真汉化、并实现了民族共同融合的进程。

更难能可贵的是,金国贵族带头兴建保护寺庙,推崇佛教、道教等中原文明,同时,服饰也日趋中原化,很多贵族无不以此为潮流。

而当蒙古灭宋后,女真与中原汉人已经没有区别了,元史记载,蒙古人把女真一律视为汉人对待。

从此,女真彻底融入汉人了。

来源之四,汉人说。

这种说法源自于努尔哈赤在辽东壮大满洲、创建后金国的过程。

汉人来源有几个方面。

其一,辽东的汉人。辽东汉人有三百万之众,但在后金崛起、割据、叛乱过程中,努尔哈赤认为对满洲人的形成造成了阻碍,不利于自身的壮大,必须削弱辽东汉人的精神和力量。“辽东之屠”发生后,除了百万汉人被屠杀外,很多人被强迫为奴,这一时期实行“剃发易服”,很多汉人后来成为旗人的一部分。

其二,明朝降军。这部分汉人以洪承畴、尚可喜、祖大寿、左梦庚等明朝归降明军剃发入旗,形成今天的满人。仅仅尚可喜的后人,今天就有五万之众,都是满人身份。这个数量很庞大,旗人在清代是受优待的,汉八旗人数多,就不奇怪了。这表明,明朝汉人是旗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学者对满人和汉人进行DNA比对研究,发现近九成的满人和汉人是一致的。这说明,在历史长河发展中,经过300年,汉满已经高度融合了!

另外,由于壮大满洲的需要,当时很多当地的其他民族都编入其中。比如,蒙古人,朝鲜人,锡伯人,鄂温克人等等。

所以,满洲人是合成部族,而八旗其实是一个众多部落共同捆绑在一起形成的“军事组织”。概括地说,满族是以建州女真和一部分明代汉人为主体,融合其他少数民族形成的“民族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