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诗坛陶伟怎么死的,群星璀璨,可谓是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
可以这么说,凡是稍微识点字的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诵他们的诗歌的。
那可能会有读者好奇,如此令人高山仰止的大诗人,他们又是怎么死的呢?今天,有书君就来带领大家一探究竟。
为了方便叙述,咱们就按照出生的先后顺序来排序吧。
一、为了友情,拼死饮酒吃鱼的孟浩然。
孟浩然其人,才华了得,却一生未能入仕。他的为人,正如其文,不事雕琢,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故而,他也是李白所仰慕的偶像。李白曾作诗盛赞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足见其喜爱的程度。
如此一个风流倜傥,闲云野鹤的人物,自然是不拘小节的。
在他52岁时,背上长了一个疽,也就是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
表现为局部红肿、硬块,表面有脓包。按说这也并非大病,但因古时候医疗条件有限,迟迟未能治愈。
当时医生再三跟他强调:此病要忌口,尤其不能吃鱼鲜和饮酒。这可憋坏了率性而为的孟夫子。为了身体早日康复,他万般无奈,也只能忍着。
但是那一天,好朋友王昌龄从岭南北归,特地来襄阳拜访孟浩然。
朋友相见,分外亲热。你想,古时候交通如此不发达,能聚上一次,实属不易。
为了表示情意,必须盛情款待。于是,孟夫子准备了满满的一桌酒席。山珍海味,鸡鸭鱼肉,无所不包。当然,更少不了酒。
而一高兴起来的孟浩然,早已将医生的嘱咐抛之脑后。为了尽地主之宜,他不停地劝酒,觥筹交错间,自己也喝得醺醺然,并吃了不少鱼鲜。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相逢意气与君同呀。
就是因为这样的率性、任性,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些食物成了毒性的催化剂,加速了毒素的扩散,最终诱发了败血症,让他不治身亡。
二、嗜酒如命,诗仙终于酒后逐月而去。
李白的好酒,是世人皆知的事情。故杜甫曾作诗云:“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因为有酒的陪伴,造就了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无论是开怀也好,激愤也罢,酒,始终是李白诗情的催化剂。
至于李白的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不论如何,酒始终脱不了干系。
最现实版的说法,认为李白因为长期饮酒,患上了“腐协疾”,即慢性脓胸穿孔,最终不治身亡。
也有说,是因为饮酒过量,直接导致死亡。
但还有一种说法,是民间流传度最广的:是说李白在最后的寄居地当涂,酒后泛江遨游。这时候,天上一轮明月倒映在江水上,十分的迷人。诗仙酒后飘飘然,一时兴起,便跳入水中,欲捉得那明月,不幸溺水而亡。终年62岁。
这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传说,与李白的个性十分相符,也是有书君最愿意相信的说法。
民间传说一直认为李白是太白金星被贬谪下凡,当他在人间历尽了繁华与穷困,显赫与潦倒之后,最终还是回到了天上。
当然,这只是老百姓们的美好愿望吧。
三、饥饿至极,酒肉成了断送诗圣性命的毒药。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晚年生活更是穷困潦倒,食不果腹。
在他59岁那年,从四川出发,沿水路准备去郴州投靠亲戚。结果途中遭遇大水,一困就是十多天,浑身无力,饥饿难忍。
幸好,耒阳当地县令听闻消息,仰慕诗圣的为人,立即采取救援措施。他先是从洪水中将杜甫救了出来,旋即又派人送来一坛好酒和许多香喷喷的熟牛肉。
其实,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久饿之后,肠胃空虚,不宜暴饮暴食。应该先以流质或半流质调养脾胃才是。
偏偏酒和肉都是杜甫的心头好,加之他那时候确实饥肠辘辘,有美食当前,哪还顾得上许多。遂放开肚皮大吃大喝起来。
或许是因为身体羸弱,暴饮暴食后引发了急性重症胰腺炎;也或许是因为食物太多,储藏不当,发霉变质,引发食物中毒。总之,一代诗圣便因此而溘然长逝于旅途中。
纵观这三位大诗人的死亡原因,竟然都跟饮酒有一定关系。由此可见,美酒虽好,可为了身体健康,也一定不能贪杯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浪漫,有时候也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真是可惜、可叹了!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