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门如何做好防火工作:消防改革防火权归哪个部门管

根据多年对企业消防工作的理解,提一下建议希望能对你有帮助消防部门如何做好防火工作:  1、企业建立健全消防(专职或兼职)组织机构和适应本企业的消防制度;  2、制定消防责任制(全员的),分级落实并进行阶段性的考核;  3、制定本企业的消防工作方针和目标,对目标分解各级单位,并进行年度考核;  4、维护完善企业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措施,并责任到人进行规范管理;  5、加强企业重点部位和重点设备的日常监控,组织实施火灾隐患排查和防火检查等防范工作;  6、进行有效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7、进行针对性的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工作;  8、建立消防档案并有专人管理:  消防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单位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  (二)建筑物或者场所施工、使用或者开业前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以及消防安全检查的文件、资料;  (三)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  (四)消防安全制度;  (五)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  (六)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  (七)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  (八)新增消防产品、防火材料的合格证明材料;  (九)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安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  (二)消防设施定期检查记录、自动消防设施全面检查测试的报告以及维修保养的记录;  (三)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  (四)防火检查、巡查记录;  (五)有关燃气、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防雷、防静电)等记录资料;  (六)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七)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  (八)火灾情况记录;  (九)消防奖惩情况记录。  9、落实企业消防工作的各项考核和奖惩。

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和防火工作?

1、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贮存、使用、废品处理等,必须设有防火、防爆设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守则和定员定量定品种的安全规定。

2、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地和贮存点,要严禁烟火,要严格消除可能发生火种的一切隐患。检查设备需要动用明火时,必须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并经有关领导批准,在专人监护下进行。

3、对从事电气、焊接、车辆驾驶、易燃易爆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严格考核并取得合格操作证后,才能准其独立操作。对特殊工种的在岗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扩展资料:安全生产责任必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这就明确指出了安全生产是全员管理。“纵向到底”就是生产经营单位从厂长、总经理直至每个操作工人,都应有各自己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各业务部门都应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这就从根本上明确了安全生产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也不只是安全部门一家的事,而是事关全局的大事,这体现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基本思想。“横向到边”,这里分为四个层面,就是: 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

我国古建筑多毁于火灾,您知道的关于古人采取的防火措施有哪些?

我国古代建筑物大多是用木材,木质建筑不具备防火性,容易发生火灾。例如在《红楼梦》中开卷就有由于葫芦庙中炸供,一不小心油锅着火了,“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了古人防火的必要性。

消防部门如何做好防火工作:消防改革防火权归哪个部门管

古人采取的防火措施主要有:

1提高防范火灾的思想意识在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更夫,他们在夜间打更报时,从一更天喊到五更天。在报时的同时提醒人们防盗、防火——“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2阻止火势蔓延的方法古人涂抹一些能够防火的泥巴或湿润具有防火的物质在墙面上,以阻断火势的蔓延。春秋战国时代春申君为了防火,把雌黄涂抹在墙上,雌黄能够一定程度上阻碍火灾的进一步扩大,而且雌黄燃烧时还会产生一种黄白色的烟雾,起到报警作用。

在明代修建“防火墙”,几户人家共同出资建造一堵砖墙,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的情况。

▲古代防火墙

3设置救火设施古人的家里有天井、水缸,一些有条件的建筑里,修有水池。如藏书楼天一阁前,开凿了天一池。万一起火,可以取水扑灭。后来出现一种手动的机械式水车,可以实现向外喷水的功能。

4建立消防组织机构早在周朝就设立了专门掌管用火防火的官员,如果玩忽职守,还会受到处罚。宋朝成立了我国最早的消防部门“军巡铺”,士兵们在专门的望火楼上巡视,排除火患,夜间督促老百姓禁火熄灯。

有条件的地方乡绅募捐出资共同设立民间消防队。

5各种迷信做法有的建筑角檐上放一个像龙头一样的装饰物——螭吻,传说螭吻是驱凶辟邪、镇火的神兽。

在给房屋取名的时候,古人也会刻意加入一些带有水字旁的字,譬如清代的文渊阁是乾隆时期为了收藏《四库全书》而修建,取名时就特意加了一个带有水字旁的渊字。

由于古人受制于技术的落后,火灾时有发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痛苦,有各种迷信思想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