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5年 参保人数已达1.34亿人

至于【标签:关键词】的介绍,【标签:作者】将在本文中进行说明。【标签:长尾词】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惠州seo!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2.54亿,残疾人4000多万。缺乏对残疾人的长期照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势在必行。2016年,中国开始在15个城市和2个重点联系省份开展试点。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原有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新增14个试点城市。日前,记者走进部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进行采访。

长护险解决了失能人员生活照料和护理问题,提高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

2016年,刘在四川成都的婆婆因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炎,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只能依靠妻子赵大爷。有一次,赵姨夫在照顾刘婆婆的时候,两个人都倒在了地上。当时家里没人。赵大爷奋力拨打120,却连给医护人员开门的力气都没有。

成都是全国首批15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之一,2017年7月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政策出台后,刘被评定为一级重度残疾,每月可享受1000元左右的基本护理待遇。同时,还有专业机构每月定时上门提供护理服务。从此,赵叔叔再也不用担心照顾妻子了。

目前成都有1423.95万人有长期保险。截至2021年6月,共受理残疾鉴定申请5.87万件,评估通过4.58万人;支付75.28万人次,共计8.43亿元。抽样调查显示,长期护理保险至少可以减轻残疾人家庭护理经济负担44.31%,显著提升人们的医疗安全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江苏省南通市也是首批试点长期保险制度的城市之一。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南通市逐步形成了“机构护理、居家服务、津贴补贴、辅助器具支持、防控”为一体的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目前,南通市市长保险已覆盖全市城乡居民,保障人群扩大到中重度残疾人(痴呆)人群。80%的残疾人选择居家服务,20%在机构接受护理服务。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养老服务机构接受护理服务的,每人每月可享受缴费2100元。居家养老服务共有4个系列、12个套餐、30多个服务项目,访问量超过100万人次。

在残疾人中,大多数是残疾且多种疾病并存的老年人。残疾人需要长期的专业照顾,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化给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长期护理保险有效弥补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短板”,解决了残疾人的生活照料和护理问题,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截至目前,全国49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参保人数已达1.34亿人,累计享受待遇人数152万人。

基金保障费用、社会力量经办、评估失能状态、提供上门服务,是长护险的运行特点

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地铁古城家园小区的赵大爷,今年78岁。2017年,他在家中不慎摔倒,腰椎受损,下半身失去知觉,长期卧床。

“请闭上眼睛,我给你洗头。”前几天,北京一护佳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老年护士韩再杰来到门口,为躺在床上的赵大爷洗头。韩再杰在赵大爷床边放了一个充气洗头盆,床头墙上挂了一袋水,打开小喷头,用温水擦洗赵大爷的头发。

“每个月照顾父亲都要花很多钱。”女儿赵大姐说,她父亲每个月的医药费和护理费都超过了7000元,远远超过了退休人员

今年1月,赵姐为父亲拿出了一份长期保单。赵叔叔是北京锅炉厂的退休工人。他每年只需要交90元,政府补贴90元,每月可以拿到1044元的报销。老人护理人员在家服务12小时,相当于多省了1080元,明显减轻了经济压力。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运行特点是资金保障费用、社会力量经办、评估残疾状况和提供上门服务。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开始长期保险试点。2020年9月,石景山区被纳入国家长期保险扩大试点范围,覆盖参保人员47万余人。服务模式分为机构护理、机构居家护理和居家护理。服务内容包括清洁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卧位及安全护理、病情观察及康复护理等32项日常基本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折算后,参保人员每月可享受2000元左右的报销待遇。目前,石景山区有近2500名居民享受长期保险待遇。

近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民政部办公厅印发《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号文,提出试点地区试行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定标准,确定参保人员能否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该评价标准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感知能力、沟通能力等3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明确了评价主体、对象和过程。最后用组合法判断伤残等级。

如何为长期保险筹集资金?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试点阶段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开始,初期可从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中提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资金支付水平一般控制在70%左右。

例如,南通建立了个人缴费、财政补贴、资金转移、社会捐赠等多渠道融资方式

,人均筹资100元/年,其中个人缴纳30元,单位缴费由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划拨30元,财政补助40元。困难群体及未成年人由财政全额补助。2016年至2020年,市本级财政直接投入2.8亿元,占基金总量的45%。

长护险的经办服务交给商业保险公司进行专业化运作,并向服务机构购买专业照护服务,通过监督、考核保证服务质量。爱心人寿是石景山区两家长护险经办机构之一,公司健康保险事业部高级经理董章永说,如果护理机构服务质量不过关,将予以暂停支付、拒付费用、中止协议、解除协议等违约处理。

北京亿户家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护理员主管樊益杰说,公司严把质量关,定期进行技能培训、服务培训,组织技能比武考核,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让有需要的老人都能享受待遇

“上班身体扛不住了,还可以请个假。但照顾老母亲,就算身体不舒服也得坚持啊。”家住四川省成都市的谢婆婆需要儿子照顾,儿子年逾古稀,原本是享清福的年龄,却因常年照顾百岁母亲感到心力交瘁,不堪重负。

今年101岁的谢婆婆脚掌骨断裂,足部严重变形,无法站立。加上身体机能逐渐退化,患上多种老年疾病,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2021年1月8日,谢婆婆经失能评定通过后,享受城乡居民长护险重度失能二级待遇,每月可报销护理费用722元。

“我们几个兄弟姊妹凑点钱,加上每个月的长护险待遇,可以请一位专业居家照护人员来照顾母亲。长护险帮了大忙!”谢婆婆儿子激动地说。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宗凡认为,长护险试点至今,从城镇职工逐步覆盖城乡居民、实现全覆盖;有独立的筹资、待遇保障体系,单位和个人缴费义务相结合;有第三方委托经办体系,形成多元治理、专业化运行的管理模式。各试点地区借鉴国际经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立了不同的地方评估标准。此次出台的国家评估标准是在充分总结地方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评估实际需要,这意味着全国将有统一的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今后,如何为每位失能人员量身定制精细化的服务内容,并确定相应的支付标准,提高基金使用效能,成为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专家认为,长护险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国外运行时间不长,国内也没有成熟的经验,标准体系建设还相对滞后,需要加大探索力度。例如,照护服务产业有待规范,包括服务项目标准、照护服务人员专业能力标准、机构准入标准等;照护服务提供不足,专业人员短缺,机构和设施不足,仍然是制约长护险发展的重要因素,需通过长护险的购买机制和规范管理,促进服务产业的发展壮大。今后,我国将推动建立健全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让有需要的老人都能享受待遇,解除后顾之忧。

■延伸阅读

长期护理保险是以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通过购买护理服务方式来为失能人员提供保障,保障待遇是以提供护理服务形式体现而非直接发放现金。长护险优先保障重度失能人群的基本护理需求,如失能老年人、重度残疾人等。从2016年至今,长护险在我国已试点了5年时间,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经济负担和事务负担,促进了养老护理等行业发展。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试点5年,参保人数达1.34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