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全力降低重点行业的碳排放

至于【标签:关键词】的介绍,【标签:作者】将在本文中进行说明。【标签:长尾词】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惠州seo!

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钢铁、建材、有色、石化等多个重点行业的减碳路径逐渐清晰。记者从《经济参考报》获悉,我国将加快构建二氧化碳峰值排放和碳中和的“1 N”政策体系,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对重点行业碳排放情况和减排潜力进行“摸底”,为其纳入全国碳市场做准备。这些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的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也已启动,更多地区正在将碳排放纳入环评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近日提出,要有序做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谢振华近日表示,中国将出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1 N”政策体系,涉及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以及各地、各领域、各行业的政策措施。政策体系将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产业和产业优化升级、出台配套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等十个方面采取政策、措施和行动,加快转型创新。

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将面临更严格的排放限制。《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对化石能源或电力的利用情况、减排潜力和实现路径、减排对这些行业的行业和经济的影响,特别是排放量相对较大的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为编制这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路线图、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准备。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兴介绍,有色行业向国家部委相关部门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多次对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提出具体方案。有色金属、钢铁等原材料行业正积极为碳市场开放做准备。

中国钢铁协会会长沈斌表示,下半年将脚踏实地开展钢铁行业碳排放及特征、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编制发布《钢铁行业碳达峰路线图和行动方案》。同时,将组织开展钢铁行业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案和运行试验方案研究,为钢铁行业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创造条件。

建材、石化等行业进入全国碳市场的相关工作也在推进。相关协会组织配额分配方案、基准值测算和碳市场运行测试,以及与进入全国碳市场相关的能力建设。

然而,拟定“减碳”路线并不容易。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认为,机制设计最大的难点是要兼顾市场博弈的效率和公平,而这又取决于把握未来市场碳价、交易量以及对整体减排的影响。目前行业扩大参与的难点在于需要充分评估行业内博弈和行业间博弈,即初始配额分配的规模和方式,以及新进入的行业在减排成本方面如何与电力行业合作。

“以市场化手段减碳是最有效的,但要持续操作并不容易。要做好基础工作,确保交易公平、公正、有效。”贾明兴说。

最近,环境影响评价试点项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刘向东表示,生态环境部开展碳排放环境评价试点,有助于摸清重点行业碳排放背景,帮助重点行业分解“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并制定措施,为进一步碳减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根据生态环境部披露的信息,7个试点地区对产业的重视程度略有不同。其中,钢铁为河北省试点产业,广东省石化产业,陕西省煤化工产业,吉林省电力化工产业,山东省钢铁化工产业,浙江省、重庆市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产业。

除试点省市外,更多地区正在积极将碳排放纳入环评工作。例如,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发布《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号文,提出新建“两高”项目在开展环境评价工作时应同步开展碳评价工作,并鼓励现有“两高”项目积极开展当前碳评价工作,摸清碳排放现状,积极提出碳排放总量控制和减排要求。范围包括电力、建材、石化、化工、造纸、医药、油气开采等重点行业。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研究所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认为,在更多地区设立环境影响评价试点,有利于逐步摸清重点行业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明确重点行业碳排放主要工序的生产工艺、生产设施规模、资源能源消耗和综合利用情况, 从而在能源利用、原材料使用、工艺优化、节能降碳技术、运输方式等方面提出精细化的碳减排措施。 对碳交易市场细分以及不同碳交易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定价也能起到指导作用。

央地全面发力 重点行业减碳路径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