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气净化水(农村抽地下水能装热水循环系统吗?

雾霾与水循环关系初探

浊气净化水(农村抽地下水能装热水循环系统吗?

作者:金陶陶浊气净化水、金辉

浊气净化水(农村抽地下水能装热水循环系统吗?

内容提要

今年以来,我国华北等地大范围持续雾霾频发,其直接原因当为污染物过量排放。但看年度同比,各地单位时间内排污总量并未剧增,同时,今年气候亦不比往年明显反常,所以雾霾灾难之复杂成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水循环系统的失衡问题。几十年来,水资源用量越来越大,缺口与时俱增,许多地区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其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综合作用,严重干扰甚至阻断了本地水循环机制。大范围持续雾霾灾害“突然”接踵而至,说明人为因素的扰动破坏已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某种临界点。这应是雾霾重重的深层原因。

本文着眼于水循环整体,多角度分析论述水气演化运动。本文提出“自循环”的重要概念,并强调自循环在水气循环和降解污染中的主导作用及重要性,使我们对水循环和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的认识更为深入。

雾霾灾害既是危机,也是机遇。治理雾霾当遵从自然规律,以期恢复相对正常的自循环体系和生态系统。自循环是核心,恢复是关键词。根本还在改变观念,转变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道路。

一、雾与霿

今年以来,我国华北等地大范围持续雾霾频发,其直接原因当为污染物过量排放。但看年度同比,各地单位时间内排污总量并未剧增,同时,今年气候亦不比往年明显反常,而雾霾日数却突然骤增数倍,严重程度前所未有,所以雾霾灾难之复杂成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按照通常的解释,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称雾,水分含量低于80%称霾,在80%~90%之间的,为雾和霾的混合物。

我们遭遇的霾主要是人类排放的污染物,雾则是霾聚集的气象条件。治理雾霾,一方面要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时还需要重新认识雾,也就是从水循环之整体系统看一下今年以来雾霾突然加重的深层原因。

我们先来看两个汉字:雾和霿(音盟)。成书于两千余年前的《尔雅》和《说文解字》对这两个字的解说为:

地气发,天不应,曰雾(雾)。

天气下,地不应,曰霿。

这样来看,同样是雾,却分为两种状态:雾与霿。应该说,古人的分类和解释更科学也更精准。雾和霿,也可以简单地称为晴天之雾与阴天之雾:雾,地气发,天不应,近地雾气弥漫而天上无雨云,所以大雾必天晴;而霿则是阴天之雾,天气下,地不应,云气一直压到地面,却未形成降雨。雾一般过程较短,而霿则历时较长。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地气发,天不应”与“天气下,地不应”中的“不应”。此之“不应”大有文章。不应就是上下阻隔,天地不通,所以才会形成雾和霿这两种非正常状态。

与“不应”相对的自然是“应”。雾与霿之两种不应,其相对则为晴与雨的两之应。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水循环之四种气象状态:

地气发,天自应——晴;

地气发,天不应——雾。

天气下,地自应——雨;

天气下,地不应——霿。

晴与雨都是天地通畅状态下天气与地气之自然相应相接,所以它们是气象之常态。而天气与地气不应的雾和霿,相对来说则是上下不通的非常态或过渡状态。

古人用雾和霿这两个汉字,深刻发现并准确描述了这两种特殊状态的内涵,并为我们定格了窥测水循环“天机”的窗口。

水循环即地球上的水往复于天空、地面和地下,转化于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水的三态转化之性质是水循环的内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是这一过程的动力。太阳辐射使水从海洋和陆地表面及植物表面散发变为水汽,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而被输送,再凝结下降为雨雪,产生径流,汇入河川,流入海洋。在气象学上,海洋同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称大循环;海洋或大陆上的降水同蒸发之间的垂向交换过程称为小循环。

在蒸发与降水两种状态中,蒸发是经常性的、持续不断进行的,而降水则相对短暂和集中(在降水过程中,蒸腾作用同时往往更为活跃)。故晴为常态,蒸散不止。雨为暂态,集中降水。降水时间一般远少于无雨时间。

在晴天气候中,常态是蒸散持续,暂态为雾气聚集。

在雨天气候中,常态是雨雪之降,暂态为霿气覆地。

《黄帝内经·素问》云:“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将古人对云和雨、雾和霿的精妙解说综合起来反复琢磨,我们对于水循环系统就会自生新颖知见。

在一般的理解中,阴晴雾雨等只看天,而不见地,或很少想到地的因素。但实际上,晴或雨都是天气与地气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二者缺一,则成雾或霿。在古人的认识中,地的作用较之天更为重要。这点值得我们注意。

水周而复始循环于天地之间,其中地的一方起着主导的作用。从因果上说,先有水汽蒸发然后才有雨雪降落。从关系上说,云来气接,有地面蒸腾的接应,降水才能形成。降水如此,晴天也是如此,而雾与霿的出现,则是因为其中一方未能如此。

雾与霿本来只是非常态,之所以雾霾成为常态,说明整体水循环系统失常而出了问题。而问题的根源,我们则主要应该在“地上”来寻找。

既然雾实际上分为雾和霿两类,则雾霾相应地也分为雾霾与霿霾。为叙述方便,本文在多数情况下沿用雾霾之统称,必要时自当分称并分析。

归纳本节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水循环系统的两境之四态:

晴境之两态为:晴与雾;

雨境之两态为:雨与霿。

晴和雨为常态,雾和霿为非常态。

二、自循环更关键

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为气态,逸入大气的过程为蒸发。蒸发即液体分子从液面离去的过程。水在绝对零度以上的任何温度下都可蒸发。水从液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1000多倍。而从气态凝结为液态,体积复收缩1000多倍。蒸发膨胀而凝结收缩,气态多升而液态多降,水随气温等变化而胀缩升降的特性之演,便成为天地之呼吸。在昼夜往复、四时轮回、海陆差异的时空境界中,水循环演化出我们这颗星球的万千气象。

如果说蒸发与降水组成区域之间的大循环,那么本地的小循环乃至更多的局地微循环,则以蒸散与凝结—吸附的形式为主。相对短时的降水而言,本地的凝结—吸附是经常的和持续的。作为局地微循环的蒸散与凝结—吸附同时存在,而且始终都在运作周转之中。只是白天气温高时蒸散较多,而夜间气温低则凝结现象明显。

对于水循环体系,人们多注意蒸发与降水的外在大循环,而忽略了蒸散与凝结—吸附为主的本地小循环和局地微循环。同样,对于空气流动,只见大气环流的大循环,不见蒸散与凝结之胀缩造成的本地和局地小微循环。

从本来和根源上看,正是无数涨缩不息的微循环组成了小循环,诸多往复之小循环再形成大循环。任何一局地区域中,没有降水时水循环也始终在进行之中,在静风条件下空气依然永动不止。水的本地自循环构成了经常性的持续不断的空气流通,如同天地之呼吸。

区域大循环与本地小微循环互为因果,为一体共生与相辅相成。本地循环主要为垂直往复,异地循环主要为水平流动。对于当地来说,本地循环为自循环,区域循环为外循环。自循环系统的特性是自生循环、自动循环、自主循环、自我循环,是之谓自然而然。自然系统本来就是自然生成的,没有自循环能力就不能存在。本地循环是经常性的和持续进行的,强度和速度明显的区域循环相对来说则是断续的和暂时的。故本地循环为主,异地循环为辅。本地自循环越正常越充分,异地大循环相应才越活跃。若各地的自循环都正常,诸大小循环与内外循环就能够正常而经常化,则水循环整体系统便会以常态为主而周行不殆,相对起伏变化通常也不会很大,是为风调雨顺、风和日丽。

若系统遭到干扰破坏,本地自循环能力处于弱化趋势,就会逐渐演化为外循环为主。在此被动态,只有外力足够之强,才能形成交换与循环,亦势必成为暴冷暴热和暴旱暴涝之轮番登场。任何系统和任何生命,自然都是内因和内力为主。一个人如果长期靠呼吸机存活,就已经谈不上生命质量。

近来人们把北京等地的空气质量现象概括为:“好天靠风吹,蓝天不过三。”已经非常典型地显示本地自循环能力几近衰竭,正在呈现为震荡性丧失,必须依靠外来强大气流才能将雾霾暂时驱散。而风雨过后两三天,雾霾便卷土重起,弥漫日甚一日。

雾霾演为常态,晴天反倒成为非常态。蓝天白云居然变成稀罕之物。如同遭逢病患,方知健康之可贵,才意识到平安是福。想想我们之所以落到这步田地,皆因往昔在平常之中而未曾珍惜平常;即使灾祸临头,还是浑然不知平常之所以为平常。因为不知道平常,所以将平常变成灾祸;还因为不知道平常,所以不明白灾祸何以成灾祸,亦难以自觉消灾避祸。

非常态提醒我们的危机意识,故为我们重新认识常态的契机。如今动不动就雾霾成灾,恰恰证明了原本正常状态的自循环有多重要,同时也证明了本地自循环系统的净化能力有多强大。

以北京以及华北地区为例,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蓝天基本上不用靠大风。往年四级以上风力日数并不很多,通常更多的情况是微风,以及昼夜海陆风的交替,但是并没有出现经常性的雾霾笼罩。我们看仅仅一两年前,本地自循环系统功能虽然已经日趋退化但尚未跌破临界点之时,即使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即使污染物排放量已经相当之大,但还是能够基本上进行自我循环,好歹实现大部分自行净化。说明对于污染物的降解,本地自循环系统起着最主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大气中污染物之降解与扩散,同样是降解为主,扩散为辅,亦即本地自我降解净化为主,异地转移扩散为辅。

自循环系统永远都是无可替代的。外力的作用以及种种外面的办法,只能是辅助和权宜之计。认识自循环、重启自循环、理顺自循环、助力自循环、恢复自循环,方为治本之道。

善待自循环,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归纳本节内容,我们通过自循环这个新概念,可以得出关于水循环系统的三点新认识:

水的胀缩升降构成了本地的自循环,本地循环主导了经常性的持续不断的空气流通,若天地之呼吸。

区域大循环与本地小微循环互为因果,而以本地循环为主,异地循环为辅。

对于大气中的污染物,同样是本地自我降解净化为主,异地转移扩散为辅。

三点集中到一点:认识自循环、重启自循环、理顺自循环、助力自循环、恢复自循环,方为治本之道。

三、地下水与循环系统

雾霾成因复杂,置身其中,如坠五里云雾。只有穿透重重雾霾,才能看清根源,还原本来面目。

雾霾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呈现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蔓延模式,这是因为现代大城市的自循环系数最低。在城市环境中,从无处不在的硬化表面,到建筑风阻和热岛效应,从稀疏的植被和只有装饰作用的人工草坪,到各种污染物的集中和持续排放,从大量消耗水资源和超采地下水,到把大量污水排送至外界等等,几乎方方面面都是对循环系统的阻隔、干扰和破坏。城市的硬化表面不能降解污染物,微粒暂时沉降于斯,遇有气流扰动便又离逸,形成反复污染的循环。而本为补充当地水资源的降水,雨量稍大即致灾,相当部分雨水都从排污渠道外泄,足见其自循环机制和系统功能之差。

大城市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中心,同时也成为雾霾污染的重灾区。从循环体系来看,城市规模和现代化程度与自循环系数成反比。

水循环系统是贯通天空、地表和地下的一个有机整体。水性主降而气性主升,故地表决定空中,地下决定地表。

地下水与地面植被为循环系统基础之隐与显。地面植被是正常而富有活力的水循环的可见基础,地下水则是地面植被和水循环的深层根基。

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水资源用量越来越大,缺口与时俱增,地表水不够,便转向地下水。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开采地下水的有400多个。地下水灌溉面积7亿多亩,占全国耕地的40%。1988年全国270多万眼机井的年开采能力超过800亿立方米,实际抽水量530多亿立方米。近30年来,全国地下水开采量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地下水超采面积60多万平方公里,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区100多个,面积15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等地区,因浅层地下水枯竭和污染,转抽深层地下水。

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带来的问题,不仅是人们已经注意到的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和地下水污染等等,其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导致水循环系统的整体失衡与失能。

说到地下水位到底降低多少才会造成问题引发灾害,应该说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固定标准,因此具体数据只有相对的参考价值。各种人为干扰引起的生态环境系统失衡,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自然系统同时具有稳定和修复、敏感和脆弱之两重性。待总体上发生明显变化时,问题往往已经积重难返。而有时候较小的因素也能导致大的扰动,如著名的“蝴蝶效应”。而且各地情况不同,各地的生态系统都是长期演化与适应的结果。在北方地区,十天半月不下雨不算干旱,而在降水最多的西藏墨脱,连晴五天即为大旱,十天无雨作物就会枯死。在系统转向失衡的过程中,总体之渐变往往具体表现为剧烈震荡。就像全球变暖,地球的年平均温度比正常值高了零点几摄氏度,按说不过是热了一点点而已。但就是这一点点升温,便使地球罹患“发烧”。发烧就会忽冷忽热,就要抽疯痉挛。世界各地频繁出现各种极端气候现象,就因为平均温度仅仅高了那么零点几度。

地下水位的下降,必然直接影响本地自循环的功能和质量,也必然在各个方面逐渐有所表现。

20世纪70年代起,推广水浇地、大量施化肥、打机井灌溉逐渐成为北方农业的普遍模式。与大范围地下水位下降基本同步,北方尤其华北地区开始出现干旱少雨的长期趋势。隔断了地表与地下的水循环,必然削弱地面与空中的水循环。

干旱少雨,于是更多抽取地下水,同时尽量拦蓄地表水,这又在进一步强化干旱趋势。这就是:越抽水越旱,水越蓄越少。这一说法看似有违常识,但却是自然规律。因为给定时空中水循环总量不变,而大量工程拦蓄水迟滞了水循环速率,所以实际可利用水量大大减少。就像同样数额的资金,一年周转一次与周转多次,效益不可同日而语。深究“越抽水越旱,水越蓄越少”其中的道理,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越是努力解决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危机反而越是加重的深层因果。此无他,皆因我们违背了水循环规律及自然规律。

干旱趋势,降水减少,间或来场几十年不遇、百年不遇的暴雨之类,是地下水下降第一个阶段和方面的主要现象。

某种条件发生变化,系统就会自动调整与适应,以形成新的平衡。风调雨顺与风和日丽,是常态之平衡,而暴冷暴热与暴旱暴涝,则是非常态的平衡方式。伏之越低便起之越高,亏之越甚便冲之越盛,能量守恒定律使然。自觉意义上的人类主动性,即在常态与非常态之间作明智选择。

地下水下降还会影响地面植被。此影响一是植被覆盖率,再者是植被质量。地下水深埋,地表植被也许暂时外观上的变化不甚明显,但其生长状态、吸收拦蓄和蒸腾的循环功能以及降解污染物的能力等,都要大打折扣。

降水减少和植被劣化,会影响更大范围的水气循环,联动更广泛区域的荒漠化与风沙问题。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北方沙尘暴频度明显增加。大范围植被破坏与降水减少是其直接原因,而地下水的问题牵动此二者并相互作用,使整体生态环境进一步下滑。

荒漠化问题是地下水下降第二个阶段和方面的主要现象。

因系统变化而出现的各种现象,有的是开始温和,逐渐增加强度。而有的开始即表现强烈,而后相互适应,从现象上趋于相对平静。但由于根因未变,其病情实则在向深层转移,且必然会以另外更为严重的现象而再度表现。北方沙尘暴活动到近年似乎有所减弱,但我国生态环境之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的大趋势并未根本改观。

局地霿与雾现象增加,是地下水下降第三个阶段和方面的主要现象。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日数明显增多。据201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中东部地区连续3天以上霾过程站次数在20世纪总体变化不大,进入21世纪连续霾过程站次数增加显著。持续3天以上的霾过程站次,2001年至2012年的监测平均值,均为1961年至2000年监测平均值的两倍以上,其中,持续6天霾的过程,监测数据是对比数据的3.1倍。上列数据未区分雾霾与霿霾。根据我们观察,事实上一般先是霿霾多发,再演变为雾霾多发。霿霾为“天气下,地不应”,说明地气出了问题,主要是地下水深埋而不应。北方地区夏秋季节时常出现霿霾,说明已经很反常。再到雾霾频繁发生,就更严重。雾本为“地气发,天不应”,正常之雾历时较短,个把小时即消散,但雾霾却可持续数天。雾霾原因还在地下水,地下水成为断层,故此地气非彼地气,已经不是正常水气,而是以污染物为主的污浊之气,此雾亦非彼雾。正常地气(水气)具有升力,太阳一出便扶摇而上清阳浮天。而大量微粒形成的霾为污物浊气,本身以沉降为主,所以会长时间笼罩不散。

以大城市为同心圆,较大区域的本地自循环能力都在梯次同步衰减。地下水问题和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相互作用综合累加,最后越过循环系统自我修复的临界点,致使本地自循环功能趋近丧失。从局地污染向区域污染演变,大范围霿霾与雾霾持续且频发,是地下水下降第四个阶段和方面的主要现象。

临界点也是一个动态指标。在系统下行的状态中,范围越大,临界点系数越低。循环系统失衡的区域小,周围地区可辅助补救,适当恢复自循环,或在辅助中一起循环。区域越大,所需外力越大,补助与恢复也越难,自身越容易进入恶性循环。城市越大,维持基本循环所需要的辅助面积相应也越大。这同时意味着,城市越大,辐射削弱周边地区自循环功能的范围也就越大。

尽管大城市远郊、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污染物排放相对小得多,植被覆盖率也没有在短时期内发生显著改变,但地下水下降乃至断层,导致相应地区的自循环已从根本上被削弱。自循环功能越弱,越容易被外力所左右。每当区域大气环流减弱,大城市的雾霾便迅速聚集,然后迅速蔓延。周围大片地区因地下水下降,其循环系统本已风雨飘摇,大城市一发飙,即轻易被席卷覆盖,迅速将更大区域拖入失衡与失能状态。而雾霾所具的封闭效应,又进一步窒息原本微弱的呼吸循环,这本身又成为“气象条件不利”的因与果。在雾霾中循环系统更加弱化,污染物更难以降解和稀释,复又形成共生叠加的恶性循环。

这也是雾霾在今年以来突然大范围蔓延的重要因果演化模式。

地下水的迅速下降,对于水循环系统无异于釜底抽薪。

地下水作为水循环系统的深层根基,其较小改变都会对整体造成很大影响,更不要说形成大范围漏斗。犹如深呼吸与哮喘、正常呼吸与捯气儿,实在天差地远。随着地下水位的持续迅速下降,滋养万物的大地逐渐失去了深呼吸,呼吸越来越表浅、衰竭,甚至依靠外力才得以暂时喘息。大范围雾霾持续弥漫时,实际上已经属于窒息态。

长期透支地下水,是现代社会的饮鸩止渴。

岩层中的深层地下水流动非常缓慢,循环周期动辄数千年乃至若干万年,对于人类短暂的生命尺度,是与石油同样的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没有了石油人类好赖还可以生存,倘若几十米至数百米区位的深层地下水枯竭,人类和陆地生命系统都将大难临头。

归纳本节内容,我们可以重新定位地下水的重要性:

地下水是地面植被和水循环系统的深层基础。靠透支地下水发展经济,不啻为饮鸩止渴。

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后果严重、危害巨大,其对水循环系统的影响分别表现为:干旱少雨趋势——荒漠化蔓延——局地霿与雾现象增加——大范围雾霾持续且频发。

四、自循环是核心,恢复是关键词

治理雾霾必须严格控制并减少污染物排放,这已是社会共识,为题中应有之义。

单就雾霾治雾霾非治本之策,见效亦缓慢。如1952年的伦敦烟雾灾难带来严重后果,英国推出严厉措施控制污染,经过10年努力方逐步好转。美国加州则花费了35年时间才将其恶名远扬的烟雾浓度降低了一半。而我国今年以来的雾霾灾害范围广且频度高,严重程度似已超过当年欧美日诸国,他山之石可借鉴,但仅仅沿用既往思路,前景不容乐观。

根治雾霾需要观念创新,遵从自然规律,以期恢复相对正常的自循环体系和生态系统。自循环是核心,恢复是关键词。明确了这一基本理念,治理雾霾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与方法、道路与标准、规律与模式等等,皆在此中。

主要就在恢复自循环系统。自循环系统本来没有问题,因人为扰动而成问题,包括我们现在承受的雾霾灾难。要真正摆脱雾霾困扰,我们还需要在地下水恢复、生态恢复、降水恢复和城市环境中循环系统的恢复等方面下功夫,助力自循环,最终整体恢复循环系统。

1.地下水恢复

禁采地下水并回灌,地下水位可缓慢回升。

长江三角洲苏州-无锡-常州地区,上世纪80年代起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至90年代中期,形成约5500平方公里的降落漏斗,出现地面沉降等严重地质灾害。2000年省人大颁布地方立法,限期禁采地下水,2004年起,城乡水井全部封掉,并向地下回灌自来水。到2005年,长三角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降落漏斗面积比上年缩小700平方公里。经过十余年持续努力,苏锡常地下水使用实现动态平衡。2012年地质调查显示,该区地下水水位已全面回升。在各地雾霾警报频传的2013,“长三角大漏斗”获有效治理,实在是个令人欣慰的好消息。

2.生态恢复

中科院植物所蒋高明教授提出,利用自然力恢复生态,适当辅以人工措施,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做法。他们从2000年起,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进行退化沙地生态系统恢复试验。试验将4万亩严重退化的草场封育起来,封育第一年恢复好的草高1米多,最高亩产鲜草5300斤,为外面没有封育草场的百倍。封育两年,生物多样性和草情就恢复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1]自然恢复生态的模式如果能够得到大范围推广,对我国生态植被状态的较迅速改善,将会起到重大作用。即使城市绿地和空地,若任其自然长草,生态和经济效益也都远胜于人工草坪。

3.降水恢复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我国北方环境资源诸问题中的首要难题。降水恢复是指以人工降雨的系统启动作为恢复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切入点,对从西部进入我国的云带,通过人工激活和接力引导,使其沿有效降水高度运行,在充分循环状态中一直输送至东部海空的完整过程。经过若干次操作,逐渐建立起稳定的连续蒸发带,形成降水循环机制,则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年降水量有可能成倍增加,部分恢复该区历史上大部分时期曾有的水汽利用率和天然植被盖度。[2]

4.城市环境中循环系统的恢复

从自循环系统来看,城市的循环状态最成问题,而本地和局地的自循环,对于空气流通和污染降解,又起着主要作用。城市环境中从各个方面尽量减少对循环系统的阻隔,尽量易隔为通,这应该成为城市设计和建设的新课题,首先要成为新的理念。

比如为解决城市建筑风阻问题,许多大城市都在想办法,像上海浦东新区规划建设了一条宽达250米的大道作为“通风走廊”,改善市区风情。讲风阻还是着眼在大循环,而未见本地小微循环。要说森林也形成风阻,林内多为静风状态,空气质量却优于外界。所以问题主要还在自循环系统本身。寸土寸金的城区还是应该提高土地利用率,广建宽阔马路和大片绿地,城市规模会更大,占地更多。如果在高层建筑立体绿化等方面多想些办法,于城市环境中也会为循环系数加分。

现代都市必须在自循环通达的整体和细节上多做文章,关注和促进局地小微循环,争取每个方面都是通多而阻少。

城市的自循环系数,可以说比控制污染排放更根本也更重要。当然,污染控制本身就是循环系数的子项。

自循环系数和功能应当成为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准。

雾霾灾害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危机即为示警,警示我们必须改弦更张。

根本还在改变观念,转变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

建国60多年中,中国的总人口“仅仅”增长了两倍多,而能源资源消耗却增长了上百倍至几千倍。在2012年,全国一天用的电超过1949年全年发电量的3倍——增长了1100多倍;一天消耗的原油和钢材相当于1949年全年产量的11倍——双双增长超过4000倍。这样的发展和增长,这样的规模和代价,无论用什么标准衡量,都是不可持续的。

地球上本来不具有价值的阳光、空气和水,在人类谋求价值的发展过程中,竟然变成千金难求的无价之宝。这就是在警示我们必须反思发展模式,尤其要反思我们的价值观本身。

中国的人口环境资源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再走单纯追求物质发展的消费社会之路。

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精神资源,决定着我们最有可能创造以文化立国为核心的民族复兴之路。

2013年的雾霾灾难,理当成为一个重要转机,促使我们必需探索并走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道路。

我们重新认识水循环,更需颖悟水之性,师法水之道。水是生命之源,亦象生命之本。水为仁者之师、智者之镜,故上善若水。水自循环,循环自见水性。川流不息周行抱一之水,终始垂范自然之道:柔润而自强不息,处下而厚德载物,无形而无不形、无不在,自化而无不化、无不容;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水,圣人之行、大国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