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知道吗?你的母语,其实美得不可方物。
今天是2月21日,
世界母语日
(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
我们一起关注。
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般性大会宣布:从2000年起,国际母语日设定在每年的2月21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
我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读音、字形、意义等都在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次流变,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和读到的样子,也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你知道吗?你的母语,其实美得不可方物
英文版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文艺版
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
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
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
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
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
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
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
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
诗经版
子言慕雨,启伞避之。
子言好阳,寻荫拒之。
子言喜风,阖户离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离骚版
君乐雨兮启伞枝,
君乐昼兮林蔽日,
君乐风兮栏帐起,
君乐吾兮吾心噬。
五言诗版
恋雨偏打伞,爱阳却遮凉。
风来掩窗扉,叶公惊龙王。
片言只语短,相思缱倦长。
郎君说爱我,不敢细思量。
七言绝句版
恋雨却怕绣衣湿,喜日偏向树下倚。
欲风总把绮窗关,叫奴如何心付伊。
七律压轴版
江南三月雨微茫,罗伞叠烟湿幽香。
夏日微醺正可人,却傍佳木趁荫凉。
霜风清和更初霁,轻蹙蛾眉锁朱窗。
怜卿一片相思意,犹恐流年拆鸳鸯。
吴语版
弄刚欢喜落雨,落雨了么搞布洋塞;
欢喜塔漾么又谱捏色;
欢喜西剥风么又要丫起来;
弄刚欢喜唔么,搓色唔霉头。
你知道吗?你的母语,词语亦是尽善尽美
觊觎
读音为 jì yú
龃龉
读音为 jǔ yǔ
饕餮
读音为 tāo tiè
咄嗟
读音为 duō jiē
蹀躞
读音为 dié xiè
读音为 líng yǔ
蘡薁
读音为 yīng yù
耄耋
读音为 mào dié
最近,网上热传一篇题为《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让汉语拼音再次登上热搜榜。不少网友发现,小时候被语文老师改正的错误读音,如今却得到“官方认证”。这样的报道一出,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对此,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说服到底念 shuōfú还是shuì fú,铁骑究竟是tiě qí还是tiě jì?
事实上,这些字词读音出现争议,并非第一次。早在2016年发布第三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征求意见时,一些公众经常出现的错误读音成为规范读音。而除了这些日常用语中的读音改动,一些诗词中留存的古音被修改,更让不少网友惊呼“怕是上了个假学”。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改做xié)、“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改做shuāi),这些修改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诗词的合辙押韵,丧失了不少韵律美感。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不宜。”的确,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发音是约定俗成的,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纵观历史,汉语语音的变化之大,其实远超过文字、词汇和语法。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言”,到隋唐时期民族融合中塑造的“唐韵”,再到近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形成的普通话,语音的流变从未停止。
从时间和历史的角度去看,语言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我们何其有幸,能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感受委婉的韵致,能从“天似穹庐,笼罩四野(yǎ)”中体会旷野的苍凉,这是语言文字跨越时空的力量。
而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更承载着文化与心灵的密码。中国传统诗歌对字词读音相当讲究,既要押韵,更讲平仄,其精妙绝不亚于英语诗歌中的各种“格”。这是中国传统诗歌之所以有独特魅力的重要原因。即便读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仍能从这些音调韵脚中,领略唐诗宋词的曼妙音符。而那些处于诗句关键位置的“诗眼”,更是保留下日常语言中已经不常见的读音,让人从中感悟音韵之美、语言之美,于反复诵读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也能找到一脉相承的源头。从这个角度看,公众吐槽诗词中读音的修改,也正是有着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呵护之心。
公众希望留存这些“诗眼”,其实也是想为传统文化在汉语发音中留存一些“气眼”,让日用交流的语言,至少在诗歌中能够多一份文气、多一份诗情、多一份古意。我们绝不可能要求语言一成不变,相反,更有效率、更为实用、更能容纳当下生活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也要看到,在变动不居中,需要找到安放传统的空间。如果只是为了“规范”“统一”等原因而“去异求同”,也就难免在不经意间丧失了记忆,也丢掉了更好地理解传统、理解先人的机会。试想,让孩子们了解石径之“斜”、鬓毛之“衰”,不也正是与母语的一次更好的对话吗?
所以,公众对改变读音的讨论,也是希望激活文化基因,给当下更多精神滋养。其实,无论是传统习俗的回归也好,国宝文物的走红也好,语言文字的传承也好,都让人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对我们个体的意义。
从《生僻字》的走红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备受关注,这些形式帮助更多人提升文化素养、激活传统记忆。这些来自公众和社会的自觉行动,正是保护母语和传承文化的体现。
读音有其章法,传承不可轻移;照亮过去未来,文化方有意义。
内容素材来自网络
评论来自:
人民日报评论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生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