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什么意思(讳疾忌医什么意思疾什么意思)

  原标题:我用“讳疾忌医”这个典故,成功地缓解了孩子的沮丧、畏难情绪

  临近期末考试,各科老师都增加了作业量,也加大了要求家长配合的力度。

  昨晚,我听从老师的建议给正在读三年级的儿子淏仔听写,可是淏仔因为错的多了,他的畏难情绪上来了,暴躁又不配合,不想继续听写。这时,我用“讳疾忌医”这个典故,轻松地帮他化解了负面情绪。

  最近在淏仔班级英语群里看到了英语老师发布的通知,让家长每天在家给孩子们听写至少一个模块的内容,包括单词、短语和句子。

  我这段时间一直很忙,昨晚相对轻松,刚好淏仔作业也完成的早,就给他听写英语。

  他主动说听写第5模块,我尊重他的想法,听写结束,他错了一个单词。

  然后我又在群里看到英语老师发布的信息,说是第二天检测第9和第10模块。于是,我又提议听写一下这两个模块。

  从来没听写过呢,今天这么多时间,就多些内容吧。

  淏仔高兴地同意了!可是,等到出现第三个淏仔不会默写的单词时,淏仔就有点暴躁,有点崩溃!

  淏仔喊着:“我不要听写了!今天已经听写一个模块了!这就够了!我今天再也不听写了!”

  在一年级天天需要我陪伴的淏仔,出现这个表现,我都不用思考,就知道他的畏难情绪又来了!

  真的是好久没有看到淏仔因为写作业出现这种表现了。

  讳疾忌医什么意思(讳疾忌医什么意思疾什么意思)网络图

  虽然我知道他是有畏难情绪,连续好几个不会,又有了些挫败感。

  但是,该有的沟通,还是需要的!

  我放下手中的英语书,坐到淏仔旁边,轻声地问:“淏仔,听写了这些,就发现有三个单词都不会,感觉很糟糕是吗?”(非暴力沟通中的“观察”+“感受”)

  淏仔气哼哼地说:“当然啦!我不要听写了,就当作我会了!以后再说!”

  我说:“你是感觉有些挫败感吗?你希望自己一听写就什么都会?”

  淏仔不说话。

  我又试着问:“那你还记得妈妈说过的关于听写的作用吗?”

  讳疾忌医什么意思(讳疾忌医什么意思疾什么意思)网络图

  我曾经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反复对淏仔说过:

  听写,是非常好的提高自己知识量的方式。

  听写是为了知道那些知识已经记住了,哪些还没有记住,需要继续练习和巩固的。

  如果有听写不会的,那就代表通过这次听写,有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得到进步!

  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出错了,就代表我们又可以有收获了!

  当初,就是这些话,支撑着淏仔继续听写,缓解着淏仔的畏难情绪和挫败感。

  我相信,他一直都记在心里呢。

  讳疾忌医什么意思(讳疾忌医什么意思疾什么意思)网络图

  但是,当我问他是否孩记得“听写的意义”时,淏仔依然在情绪当中地说:“不记得了!我不要提高了,就这样吧!我不想听写了!”

  我一听他这个回答,就知道他记得这个意义。既然记得,也没有帮他缓解他的情绪,那么就需要我再换一个方式了。

  此时,我突然想到了“讳疾忌医”的典故。

  于是,对他说:“好吧!那我们先不听写了,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一个‘讳疾忌医’的故事,想听不?”

  淏仔顿时很感兴趣,情绪好了很多。(都九岁了,“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还是如此管用!)

  于是,我在手机上查了一下准确的“讳疾忌医”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给他讲了出来。

  原文如下:

  扁鹊见蔡桓公,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把在另一个房间写作业的玥玥也吸引了过来,两个孩子都坐在我身边认真地听着。

  讲完后,我问淏仔:“你知道妈妈为什么给你讲这个故事吗?”

  淏仔笑了笑说:“因为我有点像蔡桓公。听写不会,就不听写了,可是这样的话,不会的单词就会越来越多。然后就彻底掉队了吧。”

  我哈哈一笑:“领悟地很快嘛!那现在你还愿意继续听写吗?”

  淏仔点点头:“嗯,好的。妈妈真好!”

  讳疾忌医什么意思(讳疾忌医什么意思疾什么意思)网络图

  再次听写,淏仔说:“妈妈,这两个模块我记得不太熟练,我自己先看一段时间吧,准备好了就叫你给我听写。”

  如此提议,甚好!

  等他准备好了,喊我过来给他继续听写,听写的结果是:两个模块加起来(单词、短语和句子),一共错了两个地方。

  淏仔又把错的单词重写了五遍,加强记忆,然后就愉快地收拾好书包,玩去了。

  一个合适的成语典故,既可以缓解孩子的情绪,又能帮助孩子勇敢的面对问题!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家庭教育讲师,“非暴力沟通”的践行者。我不是专家,我的文字是基于我的学习和实践而写,不一定全部准确,希望朋友们建设性的参考。如果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我很开心。若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