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考研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考研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这是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还是叙述句。2、 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 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是社稷之臣也。” 后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语,而不是判断词。“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此”(这)。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等。“是”充当主语的如上句。“是”充当谓语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的意思是“认为……是对的”,即认为汲黯的意见是对的。“是”充当定语的如: “是岁,元和四年也。” 作为系词的“是”,是后来发展而成的。判断“是”成为系词的标准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词性(或代词)成分存在。“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是战国时期的用例。“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这是汉代的用例。很显然,这两句的“是”已经成为系词。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1、 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 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 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 主语,谓语。(“兵,凶器。”)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儵”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 表示类属关系。“滕,小国也。” 2、 表示等同关系。“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3、 表示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4、 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夫战,勇气也。”“曹公,豺虎也。” 5、 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考研

古代汉语中,“奇”有几种意思?

奇,qi,ji,从大从可。

大而肯定,必单、多一;不偶。〈形〉 (1) (字源见奇( qí)。本义:奇特,奇异) (2) 单数,偶之对 [odd] 奇,一曰不耦。——《说文》[1] 作形容词时可以表示奇特,奇怪;作名词时表示奇数。[qí] [《广韵》渠覊切,平支,羣。] 亦作“竒”。“畸”的被通假字。“觭”的被通假字。(1)珍奇;稀奇。(2)犹佳,妙。(3)出人意外,使人不测。多指奇兵或奇谋。(4)赏识,看重。(5)指惊奇,惊异。(6)甚;非常。(7)助词。参见“奇擎”。(8)姓。[jī] [《广韵》居宜切,平支,见。] (1)单数,耦之对。(2)零数;馀数。(3)谓命运不好,遇事不利。(4)诡异不正。参见“奇衺”、“奇车”。(5)特殊的,不同于正规的。(6)通“寄”。[yǐ] [《集韵》隐绮切,上纸,影。] 通“倚”。

中国在古代的意思是什么?

中国在古汉语的意思如下: 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华”,是指华丽、兴旺;也有说上古华、夏同音,本一字。《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是指汉服,夏指行周礼的大国,故中国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