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对防德尔塔有用,什么口罩可以有效防止德尔塔

用防SARS的口罩

口罩对防德尔塔有用,什么口罩可以有效防止德尔塔

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为0.1微米口罩对防德尔塔有用,而目前最好的医学口罩是以阻挡0.3微米颗粒的标准制造的,因此严格地说最好的口罩也不能过滤掉单个的病毒。不过,戴口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防止单个的病毒进入呼吸道(即使有个别的病毒进入体内也不太可能造成感染),而是为了阻隔携带着病毒的分泌物,其大小要比病毒本身大得多。市场上常见的口罩多是为了防尘、减少异味的目的制造的,并不一定有防止病毒传播的效果。例如容易被唾液沾湿的纸质口罩,以及用两根松紧带挂在耳朵上、不能紧贴脸庞的口罩,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活性炭口罩则主要起到吸附有机物异味、毒气的作用,对阻挡病毒并无特殊效果。与病毒防治有关的口罩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外科口罩,一种是N95(或规格更高)的口罩。

标准的外科口罩是用四根棉绳系在脑后以贴紧脸庞,而不是用松紧带挂在耳朵上。传统的外科口罩采用机械过滤法,通过十数层纱布阻隔颗粒,纱布层数越多则阻隔效率越高,但是使用者呼吸也就越不方便。目前国外流行的外科口罩是用三层经过静电处理的合成无纺布制成的,通过静电吸附提高阻隔效率,又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呼吸阻力。这种外科口罩的外层有防尘防水作用,中层有过滤作用,可以阻隔90%以上的大于5微米的颗粒,内层则用以吸湿。由于冠状病毒被认为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大小一般在5微米以上,因此外科口罩如果正确使用,应该可以起到很好的阻隔效果,曾经香港对萨斯病医护人员的一项调查表明了这一点:13名感染者都未使用外科口罩(其中两名用的是纸质口罩)。不过,外科口罩并不足以阻隔较小的悬浮颗粒和空气传播颗粒,主要是因为外科口罩的四周仍然不能做到密封,也无法做密封测试。因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建议萨斯病医护人员应该使用规格更高的N95口罩,而建议萨斯病患者在健康条件许可时使用外科口罩,因为外科口罩可以有效地包容患者在咳嗽和打喷嚏时排出的飞沫,以免传染给别人。

所谓N95口罩,指的是通过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的认证标准的口罩,意思是在非常严格的测试条件下,能够过滤掉至少95%的直径大约0.3微米的非油性的悬浮颗粒,是美国防范肺结核病菌的指定口罩(肺结核病菌通过空气传播)。还有N99和N100口罩比N95口罩更有效,可以过滤掉至少99%和99.97%的悬浮颗粒。除了N型口罩,相应的还有R型和P型,即R95, P95等等,R和P都指的是可以过滤油性的悬浮颗粒,最高的规格是P100口罩,即可以过滤掉99.97%的直径大约0.3微米的油性悬浮颗粒。世界卫生组织原先也建议医护人员使用N95口罩防治萨斯感染,但在4月24日改而推荐过滤效果更佳的P100或P99口罩。不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坚持认为N95口罩已适用。

大部分N95口罩的外形像杯子,采用了一些特殊的设计确保口罩与脸庞的密合性,针对脸庞的大小,同一种类型的N95口罩还有不同的尺寸。N95口罩的唯一问题是,如果它不能刚好与使用者的脸庞相吻合,外部空气还会从鼻子两侧等部位泄漏进去,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1996年做过一项测试,让25人佩戴21种N95口罩,而且为每位试验者都选择了最合适的尺寸,并根据厂家建议的佩戴方法进行了正确佩戴。但是尽管如此,试验结果还是发现其泄漏率平均为33%,最高的为88%,也就是说,有88%的悬浮颗粒都泄漏进入了,在这种情况下,戴了等于没戴。因此,使用N95口罩,最好求助于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在其指导下佩戴,并且使用专门的密合度检测工具进行密合度检测,以确保该口罩有真正的保护效果。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不建议一般公众使用N95口罩,也不建议在公共场合把佩戴口罩当成常规,而只建议萨斯患者在健康状况许可时使用外科口罩,医护人员在那些有患者、因此在空气中可能有较高含量的感染物的医护环境中使用N95口罩。

防霾口罩对有挥发性的有毒物管用吗?

防雾霾口罩对挥发性有毒物没有任何的防护作用。防雾霾口罩主要是防护微小粒子状物质PM2.5(直径约0.1微米~2.5微米)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造成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而挥发性有毒物一般指有机性质化合物,不同于简单粉尘颗粒物。

如果作业环境有挥发性的有毒有害物,则需要选择专业的防毒口罩。防毒口罩不同于防尘口罩,口罩不仅具备防粉尘颗粒物作用,而且可以防有毒有害物,若有毒物浓度较低,可以用3m8247口罩。

如果挥发性有毒物质的浓度较高,则建议使用防毒面具。防毒面具不论从防毒等级或者面罩的密闭性都高于口罩,防护更高等级。

戴口罩真的能够阻止PM2.5吗?

    

    打破砂锅

  接连不断的雾霾天,使口罩这原来只是为了用于某些特殊职业防护需要的物件,一夜间成为众多人争相购买的热销货。一些商家声称口罩含有高科技,可以“罩住健康、远离雾霾”。请关注——戴口罩能否有效阻挡PM2.5?

  再次光临北京的雾霾,使刚刚平静的口罩市场又掀抢购高潮。记者调查显示,专门对抗阴霾天气的“PM2.5口罩”在各大药房销量激增,虽然单价高达30多元,但依然无法阻挡市民的购买热情,部分药店甚至面临口罩断货。

  同时,一些网店出售防颗粒物型、防甲醛型、防异味型和活性碳型等多种型号口罩,并打出“罩住健康、远离雾霾”“PM2.5过滤效率大于99%”等宣传字样。那么,“PM2.5口罩”真有那么高科技么?

  多数口罩不能阻挡PM2.5

  “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罢了,市面上出售的‘PM2.5口罩’大部分都是噱头大过实效。”中国抗菌协会专家赵丹青表示,PM2.5的大小是相当于针尖的二十分之一,普通无纺布口罩纤维根本无法阻隔。

  北京医疗器械检验所材料室曾在医院环境下,对几种口罩进行了密闭性实验测验结果表明:普通纱布口罩:对PM5以下没阻挡。普通的纱布口罩就是纤维口罩,它的阻流原理就是一个机械阻挡作用,通过这一层一层的机械阻挡,可以把大的颗粒阻挡住,但是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物阻挡不住,更不用说PM2.5的颗粒物。医用普通口罩:对PM4挺管用。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一次性口罩可以阻挡直径大于4微米的颗粒。测验结果表明,按照一般的医学标准,对于0.3微米的颗粒物,医用外科口罩透过率为18.3%,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为85.6%,这表明这两种医用口罩对细小的颗粒物阻挡效果有限。而N95口罩:大多数PM2.5被挡住。用医用N95口罩对0.3微米的粒子进行检测,大的粒子都能被阻流住,而在口罩密闭性实验室中检测时,医用N95口罩的透过率只有0.425%,可以说99%多的颗粒物都被阻挡住。

  虽然测试表明,过滤效率越高说明效果越好。但北京医疗器械检验所材料室主任岳卫华表示,他们的测试是在医院环境中进行的密封实验,而城市中汽车尾气等排放量大,空气中不少颗粒物呈现油性,这也会降低口罩的实际防护效果。

  北京市环境监测站大气室一位工作人员则认为,PM2.5口罩大多外面是一个抗菌的面料,中间是保暖的填充物,再下面一层是PM2.5的滤片,距离真正的高科技还很远。

  不必抢购功效“概念口罩”

  中国抗菌协会秘书长张迎增提醒市民,口罩材质、使用寿命、技术水平等因素是界定口罩质量高低的标准,消费者如无特殊需要,不必抢购标有各种功效的“概念口罩”。

  自非典之后,市民对N95口罩愈发熟悉,这种能滤除至少95%悬浮颗粒物、口沫但不耐油的口罩,也成为雾霾天气里很多消费者抢购的对象。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内科ICU主任曾勉看来,普通市民使用专业医用口罩不太实际,尤其是N95口罩。“这种口罩我们在ICU病房检查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人时才会戴,一出来就会摘下,因为口罩滤除悬浮颗粒效率越高,造成的呼吸阻力就越大,呼吸越费劲,长时间佩戴容易出现缺氧、胸闷等情况,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长时间佩戴,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晕。”曾勉表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呼吸内科主任谭明旗则提醒消费者,由于N95型口罩是专业医用防病毒的,其质地很厚,戴上后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难,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佩戴。而口罩上也明确标识:不正确使用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随着口罩的热销,微博上出现了不少温馨的“服务帖”。科学松鼠会的官方微博上就发了一条“应对污染,选对口罩”的微博: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应保证契合面部,保持口罩内密闭方能发挥过滤功能。佩戴后应进行呼气和吸气测试,确认没有漏气。防护口罩可重复使用,但如出现口罩任何部件破损、断裂、丢失或呼吸时感到阻力增大,即应更换。防尘口罩不可水洗,淘汰后应丢弃。

  提高自身免疫力最重要

  曾勉认为,老百姓对灰霾天没必要过度紧张,尤其没必要佩戴过于专业的防毒口罩。常见的口罩都能抵挡少部分有害颗粒,而在更多情况下,口罩只在特殊的环境中使用,例如在人多、空气混浊不流通、流感高发的地方等。

  “再者,PM2.5也真有点防不胜防。”曾勉表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有毒颗粒对气道黏膜会造成损伤,导致纤毛清除功能下降,为细菌入侵呼吸系统创造条件,可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甚至肺炎。”

  医用口罩不能久戴、普通口罩戴了没用,灰霾天人们究竟该怎么办?曾勉表示,“戴口罩只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之一,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