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短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

一要解决认识问题。支部党员大都来自于业务或业务管理岗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短板,或多或少存在重业务、轻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个别同志甚至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只是党务部门的事,和自己关系不大。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只有让大家正确认识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才能将思想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主动抓好落实。二要解决抓手问题。如何在繁忙的业务管理工作中落实好主体责任,如何解决业务和党建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只有找到合适的抓手和举措,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管理工作统筹考虑,做到两促进、两不误,才能更好地落实主体责任。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短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

作为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可以归纳为五大责任:落实责任、推进责任、教育责任、监督检查责任、管理责任。这些责任如何落地生根呢?需要强化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短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

一是强化责任分解和压力传递,履行落实责任。要在司内形成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个处组织实施的工作格局,通过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目标考核管理等方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细化落实主体责任的部署和要求,使其扎根到每个党员心中。

二是强化统筹融合,履行推进责任。重大项目建设往往是廉政风险集中区,要在“三农”服务专项、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等重大项目管理中将落实主体责任作为重要内容来抓、作为重要指标来考核,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确保这两个“轮子”大小一样,皆运转良好。

三是强化学习和交流,履行教育责任。通过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搭建常态化学习平台,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让领导干部和支部党员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领导班子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通过率先垂范,教育和影响周围同志。建立司内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加大警示教育和反面案例分析,教育引导支部党员主动强化廉政风险防范意识。

四是强化风险防控,落实监督检查责任。通过司务会等渠道,定期沟通了解司内业务管理范畴内的党风廉洁建设情况。加强日常监督,对干部及司内管理业务所涉及的单位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教育、早提醒。

五是强化民主决策和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坚持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要事项由司务会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做到重大决策公开公正、阳光透明,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分级管理和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加强制度建设,督导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管理制度和办法,以规范化管理规避廉政风险。

落实主体责任首先在认识、关键看行动,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行之有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深化认识、认真履责、从我做起,让落实主体责任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不要搞党建,业务工作两张皮”这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不能党建抓着党建,要把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的结合、相互融合,以党建促进业务,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建。造成“两张皮”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第一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内容不同。二是党建工作与业务的特点不同。导致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内容不同。党建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业务工作主要是做事或物的工作,对象的差异容易导致“两张皮”现象。二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特点不一样。业务工作抓一抓就有效果,周期较短;党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工作周期长,短时间内一般难以见到明显成效。这使不少领导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而对党建工作不上心、不热心。三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考评体系不同。业务工作的考评体系相对简单,容易形成统一标准;党建工作考评体系相对复杂,不容易形成统一标准。四是党建工作者兼职化现象比较普遍。在

社区党建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主观认识不到位。

一是部分社区干部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少社区干部在工作上仍然沿袭过去自上而下的单位管理模式,从而对大批居民,尤其是那些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的群体,出现了大量的管理空白地带。部分社区干部对社区党建区域化丰富内涵的理解过于简单,他们认为区域化党建就是简单的将辖区内的党员每年集中在一起组织几场活动,开几次会,看几次电教片就算完成任务了,没有将构建党建区域化格局上升到更好的服务社区广大党员群众,提升城市化水平的高度上来。

二是部分驻区单位对党建工作区域化建设的热情不高。集中体现为部分单位的领导主观的认为,党员发挥作用在单位爱岗敬业就已经达到合格党员的标准了,在单位和社区同时开展党员的活动,显得比较多余。

三是不少单位领导角色转换不彻底。在党员进社区活动中,有的单位领导依然大摆领导架子,进社区报名请秘书代劳,一年到头没有进社区进行一次调研,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建议和指导往往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

四是部分退休干部、离职党员、“两新”组织及流动党员对社区党建工作态度冷谈,缺乏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区域化建设的思维不开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社区党员的数量越来越来,党员队伍结构越来越复杂,使得社区党建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与此同时,不少社区的党建工作仍然停留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开党员大会等日常工作业务范围内,在扩大党在基层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在社区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方面,显得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载体运用不多、手段不够丰富,效果不甚理想。  社区的民主自治程度不高。当前,社区普遍存在党建工作平台单调、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现行社区的工作性质和职能,与其自身的民主自治的性质和功能存在较大的偏差,趋“行政化”现象十分严重,社区在很大程度上了成为了上级很多部门和单位在基层的触角,社区工作人员也疲于协助这些职能单位搞服务,抓落实。  区域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现行的党员进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以及辖区“共筑共建”活动在党建区域化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的这些运作形式,大多还处于一种“联谊式”、“人情式”、“援助式”的发展状态,某个单位的领导跟社区的干部熟悉或者有交情,支持社区的力度就更大一些;社区开展活动,往往以联谊活动的名义才能够号令辖区内的单位参与社区的活动。这种党建工作的发展模式严重缺乏稳定性,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显然不利于工作的长久健康发展。  社区党建的工作力量薄弱。一是职能交叉,一职多岗现象十分普遍。由于社区现有工作人员一般在5—10人,而相应的要对口县(市)直几十家职能部门,导致社区专职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而党建工作人员往往是兼任。二是人少事多,疲于应付。很多职能部门将自身的很多业务工作都打给了社区,使得社区的工作人员忙碌于对职能部门交代的任务,而对本社区的建设显得力不从心了。三是经费保障不力。虽然县(市)财政每年都为社区预算了一定的工作经费,但是跟社区全年繁琐的工作任务极不对称,在有限的工作经费里,用于党建工作的就更少了。同时,由于部分单位执行政策的力度不够,很多“费随事转”的工作经费根本没有给社区按要求兑现。  同工不同酬现象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