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习俗;小年的习俗大全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小年的习俗,在中国的春节习俗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一天,通常会通过进行一些沿袭了两千年的习俗,来宣告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小年是春节的前奏曲,热闹仅次于过年。

小年的习俗;小年的习俗大全

北方地区的腊月二十三,人们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的结束。而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其实唐宋时为腊月廿四祭灶,元明沿袭旧俗,清朝时发生了变化。有一种说法是,雍正年间起,每年腊月廿三皇帝要在坤宁宫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汇报一下工作情况。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廿三祭灶,并逐渐形成了“官三民四船家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府小年腊月廿三过,一般民家廿四日过,沿湖、海的居民则遵守船家的传统,为廿五日举行祭灶。后来,受官气影响比较重的北方,民间逐渐演变为廿三祭灶,南方仍沿旧习。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小年,也被称为“祭灶节”、“灶王节”、“祭灶”,祭祀灶王爷的日子。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称农历腊月二十三为“小年”,江浙沪一带的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无论哪一天,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过了“小年”,就意味着进入过年的节奏啦!

明天就小年了,小年才可什么讲究吗?

谢悟空邀请,网友问到,明天就是小年了,小年可有什么讲究? 讲到小年,有很多地方是腊月二十三,有些地方是腊月二十四,那么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呢?不同地区的讲法很多,我们在翻阅历史资料的时候得到这些信息:

比如有“南三北四”的说法,南方人过二十三,北方人过二十四,但北方很多地区也过二十三,又比如山东日照地区有“军三民四”的说法,军人过二十三,老百姓过二十四。

这是怎么回事呢? 查资料得到很多信息,在宋明时期,小年的时间是很明确的,周密《武林旧事》中说了,就是腊月二十四。

到了清代,从雍正朝开始,皇帝在腊月二十三进行腊祭的时候,也顺带祭祀灶神,于是在民间一些官绅也开始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就出现了二十三、二十四并存的局面。

明清时期,军户营兵属于军府,他们祭灶的习俗肯定要跟着皇帝来,在腊月二十三祭灶,而在清同治五年《远安县志》中记载:“营署营兵均以二十三夜祀灶。”,所以“军三民四”的说法,大概渊源于此, 所以,小年该哪天过呢?还要看当地的风俗吧。

那么小年有哪些讲究呢?到小年以后,家家户户就热闹了,开始有年味,开始准备大年三十的年夜货了,当然也是祭祀灶台的时间。

而小年要祭祀灶台,因为灶神是玉帝的特派员,这天灶神要回去复命,把这一年的事情做一个汇报,老人说的,如果灶神生气了,就会被灶神打小报告,会影响来年的大运。

俗话说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小年祭祀灶神以后,灶神就会和玉帝汇报的时候帮你讲好话,这样来见就行大运了。

而祭祀灶神在我们老家就是摆上新年祭祀品,比如香,肉,酒等,而一些地方是用糖瓜来祭祀,所以也要看地方。

现在祭祀灶神越来越简单,也是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希望这样的传统能够传承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