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注定是有天赋的,对于行军打仗就是个天才,比如韩信,有些人天生愚钝,但是靠着后天的努力终成大才,比如刘邦,在一个经验至上的年代,没有经验反而更具可塑性霍去病图片大全高清。
霍去病无疑是一个天才+努力的经典案例,才创造出举世无双的华夏最高武将战绩,但仅仅用一个天才+努力还远远不能解释,为什么霍去病第一次带兵打仗,就能战必胜,攻必克,一飞冲天,直达云霄。
霍去病与卫青一样,都是私生子,属于地位卑贱,身份低微,在一个靠出身和背景才能成功的年代,霍去病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更加印证了霍去病的能力。
“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横扫匈奴”这十六个字,就是霍去病创造的华夏军事史上对战外族的最高战功,霍去病只用了四场战争,历经五年,年仅22岁就完成了这个举世瞩目的伟大功绩。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只能看到霍去病的惊天战绩载入史册,却从来没有人关注霍去病是如何成功的?
霍去病能够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被封为郎官,同时有上战场的机会,是因为他有个舅舅叫卫青,而卫青能够进入汉武汉的眼帘,是因为卫青有个姐姐叫卫子夫,卫子夫被汉武帝在平阳公主家里看中,之后进入皇帝后宫,最终得到汉武帝的宠爱。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换句话说,卫青与霍去病之所以能够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是因为他们是外戚,他们外戚的身份为他们赢得了建功立业的入场劵,但是有入场劵并不代表着霍去病就能成功,只是有了成功的机会。
机会总是稍纵即逝,经常有人抱怨上天不能给自已成功的机会,却没有看到处于同一起线上并且已经大大超越眼前地位而取得成功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机会的,能够成就大业的人,往往非常善于抓住机会,比如说卫青与霍去病。
先说卫青,卫青被汉武帝任命为车骑将军时,没有任何战功,就靠外戚的身份,卫青第一次出战是公元前129年的上谷之战,汉武帝同时命令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四将各率领一万骑兵出战。
汉武帝此举更像是一种考验将领带兵与作战能力的考试,此战的结果是:
公孙敖损兵折将,与匈奴人交战,阵亡七千骑兵,大败而归;
公孙贺无功无过,没有遇到敌人,也没有任何战绩,到草原上逛了一圈就回来了;
李广全军覆没,连本人都被匈奴人俘虏,最后李广靠着自已机智逃了回来;
卫青是唯一胜利的一路,率军直捣匈奴人祭天圣地龙城,俘虏了匈奴人700人。
有句话叫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还有句话叫做“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是不是人才,只要实践一下全明白了。
如果说能有机会上战场建功立业还是靠着外戚关系,那么卫青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则完全靠的是自已的能力,以及善于抓住机会,努力学习各种地理、天气、兵法知识的后果,作为一个与匈奴作战超过30多年的老将李广来说,都能在草原上迷路,而首次出战的卫青却能认准方向,一击而中,我只能认为卫青私下作出了巨大的学习与汗水,是我们看不见的努力,让卫青上到战场能够迅速学以致用。
霍去病就是卫青的翻版,而且病出于青而胜于青。
霍去病第一次参战是在公元前123年的漠南之战,那一年霍去病17岁,按现在的话,是个未成年人,一个未成年人就敢带着军队出战,而且毫不畏惧,这就是霍去病的勇气。
这一战,汉武帝同样有考试的味道,卫青为大将军率领十万骑兵出战,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分别率领六路大军,统归卫青指挥,而年轻的霍去病单独率领一支800人的骑兵参战。
赵信和苏建率领3000骑兵遇到匈奴单于数万主力,赵信投降,苏建单骑逃回。
公孙敖、公孙贺、李广等将领无功,卫青率主力斩敌一万余人,而作为首次出战匈奴的霍去病,获得斩敌2028人,杀匈奴单于祖父,俘虏匈奴单于叔父的战功。
谁能想到这是一个17岁少年,仅仅只率领800名精骑,冲入匈奴人的核心腹地,用着自已未成年的年龄所取得的战功呢?所有认为卫青、霍去病只是靠外戚身份而得到汉武帝宠信的人都闭嘴了,因为这是无可磨灭的战功。
为什么霍去病能赢,其他将领就不能赢呢?
我认为这就是霍去病靠着自已天才般的军事才能,和私底下不断努力学习地理、天气、兵法的结果,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李广每次讨伐匈奴大多都会迷路,为什么霍去病每次对战匈奴就如此精准呢?
不是因为霍去病有GPS,也不是因为汉武帝多给了霍去病一份地图,而是霍去病如天才般的可塑造性,不断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判断力,和勇往直前的战斗力。
从此,霍去病一发不可收拾,历经2次河西之战、1次漠北之战,最终达到武将的最高军事荣誉:“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横扫匈奴”。
霍去病一生对战匈奴的战绩是:
斩敌合计11万2千多人,俘虏匈奴王侯将相合计200多人,最过打到了俄罗斯贝加尔湖沿岸,不仅攻破了匈奴的王庭,而且进入匈奴人祭祀的圣地:狼居胥山和姑衍山,显示了华夏汉民族的巨大荣誉和无上光荣,从此,漠南无匈奴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