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业最新发展:中国造船业的发展

中国造船史上有三个大发展时期,分别是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初中期中国造船业最新发展。由于生产力水平和材料工艺的发展,明初是我国造船技术水平的顶峰,如果说我国造船技术曾经居于世界首位那么一定是这个时期。据一些考古的新发现和古书上的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的造船场有南京龙江船场、淮南清江船场、山东北清河船场等,它们规模都很大。明朝造船工场有与之配套的手工业工场,加工帆篷、绳索、铁钉等零部件,还有木材、桐漆、麻类等的堆放仓库。当时造船材料的验收,以及船只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正是有了这样雄厚的造船业基础,才会有明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远航壮举。

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领先世界多少年?

以中国古代与世界对比,为力求真实,古代外国拥有最发达生产力的代表可以选为欧洲

中国造船业最新发展:中国造船业的发展

 

先放结论,领先世界的时间为:

秦汉时期至明初(公元前221年—公元1435年),共一千六百多年

一起看看中国古代的造船发展史,共分为四个阶段

 

1、春秋战国:初级阶段

此时中国造船技术仍落后于欧洲。

当时中国人的活动区域,主要还是在中原地区,船也基本在江河里跑,航海的时候少之又少。所以中国舰船的体魄,比起同时期的欧洲船来,却是袖珍的多。同时期的欧洲船已经有三十多米阵仗时,中国最大的“大翼”船,也不过二十多米。

2、秦汉至唐朝:爆发阶段

以美国学者杜普伊的说法,中国舰船超越欧洲,确切说是在汉朝时。 

汉朝的船比欧洲船强在哪里?首先就是领先一筹的技术,汉朝船有了橹和舵,同样大的船只,灵活性远远好于欧洲船。另外汉朝的楼船也有了多层结构,三十多米长的船体上盖有巨型高楼。汉朝时的帆船,也有了多层帆技术,驱动力远远好于欧洲船只。

 

而到了唐朝时,中国舰船的航海能力也变得更强大。甚至由于中国船造的太大,阿拉伯国家的港口太小,以至于好些中国船开不进波斯湾的港口。轮船技术也在唐朝取得突破,唐朝王爷李皋开发的“车船”,以巨型轮子踏板作为动力,能够在江河里疾驰,是为全世界最早的轮船。

3、宋朝至明初:顶峰期

此时中国海军力量可以吊打欧洲。

宋朝造船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出现了“龙骨”结构。从此以后要造好一艘船,首先就要“定龙骨”,即搭好整个船体的骨架。船只的牢固程度大大提升。而诸如横隔舱等船体技术也更加成熟。宋代时的中国船,乘风破浪也就变得更容易。宋朝时的中国外贸,也就更加四通八达。甚至在今天北非地区的出土文物中,都常见宋代时的瓷器。 

 

而代表着中国造船登峰造极成就的,却还属明朝时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最为巨大的宝船,长度可以达到近百米,承载上千人。郑和宝船除了装备有更扛风力的硬帆外,船的底部更有深入水下的尾橹,好比现代船只的螺旋桨,可以高速驱动中劈波斩浪。

这支强大的舰队,就以这领先世界的技术,先后七次纵横西洋。

4、明中期至清代:衰落期

此时中国海军力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郑和下西洋后,明朝一度停止了航海活动,甚至到了明朝中期时,曾强大无比的明朝海军,也一度十分衰败,连散兵游勇的倭寇都没有办法对付。初次造访明朝的葡萄牙舰队,看到明朝海军用的小船,甚至还发出了一艘葡萄牙军舰可以打沉五十艘明朝战船的轻蔑嘲笑。

 

这以后,就是中国古代造船的彻底衰败,没有海权意识的清王朝,越发的闭关锁国,沿海水师的船只,也是越造越小。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水师,基本上没有任何大船,连海盗的走私鸦片船都抓不住。放弃了中国传统造船工艺的清王朝,挨打的时刻,当然也就不远。

国有哪些较强的船舶制造企业?

中国是世界造船大国,目前的世界造船行业呈现中日韩三足鼎立之势。根据克拉克森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上半年,世界各大造船厂商的大型船只产量以及造船厂规模排名前前50的造船厂如下,来自中日韩三国的造船企业就有41家,仅中国上榜企业就达到26家,占据榜单的半壁江山。

中国造船业最新发展:中国造船业的发展

中国造船业最新发展:中国造船业的发展

但榜单的前四名都被韩国包揽,由此可见韩国的造船实力还是很强的。榜单前十的造船厂中国只占两家,分别是外高桥造船厂、新时代造船;而前二十名有7家,除了前面提到的两家,还有扬子江船业、江南造船、广船国际南沙船厂、中船黄埔文冲、扬州中远海运重工。

从分布来看,来自江苏的船厂最多,达到11家,而上海、广东、浙江各有3家上榜。

当然,这份排行榜不包括军用造船厂,中国还有很多实力雄厚的军用造船厂,比如江南长兴、大连造船厂、葫芦岛造船厂、黄埔造船厂、沪东中华这样的造船厂已是家喻户晓。

船舶产业的发展是受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提升船舶产业的发展水平,加快提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逐步引领未来国际船舶市场。相信未来榜单前五的造船厂会有中国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