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这一天传说有什么习俗:传说七夕这一天什么和什么在鹊桥相会

幼时就听过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夜晚七夕这一天传说有什么习俗,天上的牛郎织女都要去鹊桥相会。天上的星星很多很多,星星之间也有相爱的故事,譬如天上的牛郎星与织女星相爱了,其浪漫故事在中华大地上一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后来长大了,就对这个七夕节的理解就更深了。每年的七月初七夜晚,就可以看到很多年轻的情侣、也有年老的恩爱夫妇在花前月下漫步,或订个包间共进晚餐,庆祝七夕节,彼此倾诉衷肠;或在家里来个浪漫的烛光晚餐,彼此赠送象征友情、亲情和爱情的纪念品。也有许多情侣相约在这一天选择出游,踏足定情之所在。还有许多青年情侣选择在这一天订婚或永结秦晋之好。现在的年轻人更加追求浪漫,其方式方法也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其大胆求爱或示爱的胆量令老一辈人所折服、甚至汗颜。这是不是时代在进步,文明在进步呢?我也希望读者看了我的体验后,在下方写下您的体会或看法。

古代人们都怎么过七夕?

七夕这一天传说有什么习俗:传说七夕这一天什么和什么在鹊桥相会

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初七,传统的七夕节,传说这一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根据文献记载,以及牵牛、织女故事的演变来看,七夕节正式形成于汉代。

七夕这一天传说有什么习俗:传说七夕这一天什么和什么在鹊桥相会

七夕这一天传说有什么习俗:传说七夕这一天什么和什么在鹊桥相会

七夕节的主要风俗活动乞巧和看牛郎织女相会,这些风俗活动在汉代就产生了。所谓乞巧,就是乞求做针线纺织的技巧。《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俗也。”由于乞巧与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密切相连,因此特别受到重视。唐朝织染署将七月七日定为祭杼日。崔颢在《七夕》诗中说:“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直隶志书》载,河北遵化一带的妇女,削瓜芽如花瓣,放上针,置盘中乞巧。而七夕节看织女牛郎相会也是一项重要的风俗,虽然人们从未看到过他们在银河上相会。每逢七夕,家家摆上瓜果酒肴,一边眺望银河,一边谈论织女牛郎的传说。

古代还七月七日在一天还有曝衣晒书的风俗。这一风俗起源于汉代,据古籍记载,西汉建章宫北有太液池,池西有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登楼曝衣”。魏晋南北朝时,曝衣晒书已非常流行。据《晋书》记载,司马懿不想给曹操当官,就推脱有病。曹操派人去看,正巧看到司马懿七月七日曝书。曹操大怒。而且,在许多地方的民间也流行着“七月七,晒棉衣”的谚语

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过七夕的?

七夕节其实并不是古人的情人节,要说情人节可能“人约黄昏”的元宵节更为贴切。

七夕这一天传说有什么习俗:传说七夕这一天什么和什么在鹊桥相会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古人在这一天当然要“乞巧”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地域的不同,乞巧的风俗也多有不同。

什么是乞巧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而织女之所以被称为织女,是因为她是织布的能手,是天上最为心灵手巧的仙女,所以在七夕这一天(也有说是从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地上的小姐姐们都要向仙女“乞巧”,求得一颗聪慧心,一双灵巧手。

怎么乞巧东晋《西京杂记》最早记载了穿针乞巧的民俗:“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简单来说就是在七夕的晚上,小姐姐们对着月光比赛穿针引线,谁先穿好就能“得巧”,穿针乞巧是乞巧的最朴素基本的风俗。

除了“穿针乞巧”,还有“蜘蛛乞巧”、“丢巧针”等等,延伸一些的还有“吃巧果”、办“七姐会”等活动。其宗旨,就是通过各种风俗、活动,求得心灵手巧。

各位身边有什么别样的乞巧风俗呢?欢迎留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