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大河之舞;关于岁月你我 春晚有情

今天惠州seo就给大家介绍春晚大河之舞的文章,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对岁月你我 春晚有情更加了解!

春晚大河之舞

历经一年多疫情困扰,《中国春节联欢晚会历史变迁探析》一书终于出版了。望着跃然纸面的字符,春晚历史的流光碎影像天空的星辰忽隐忽现,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此时此刻,想到《慎余堂》书中的一句话:时代滚滚而来,我们各尽努力……

春晚大河之舞;关于岁月你我 春晚有情春晚大河之舞;关于岁月你我 春晚有情

我们知道,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全世界范围内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体现了中国人的伦理情感与生命意识,也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审美旨趣。胡占凡同志在《中国春节联欢晚会历史变迁探析》这本书的序言里写道: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语汇里多了一个专用名词“春晚”……

本书以“春晚历史变迁”为主题,它并不是简单地以年代为序对春晚历时性地静态描述,而是对于“历史变迁”的意义做了深入的结构性解读。比如,首次将春晚和中国电视文艺发展的脉络相关照,体现出春晚与中国现代电视文艺发展息息相关的血肉联系;首次将春晚中的广告呈现和春晚艺术相结合,将二者互为促进、互为补充、互为牵制、互为助力的关系做了详尽论述;首次全面系统地从内容层面到技术层面、从中央到地方梳理了春晚发展的历史进程;首次将春晚融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分析、研究。应该说,“历史变迁”中涵盖的艺术方法论、大众传播与社会文化意义尽在其中。

一个人从出生到40岁,可以说是一生中色彩最丰富、经历最多样、体验也最珍贵的时期。也许有人会觉得,那些劳心费神、激荡情绪的日子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很多事是忘不了的。近40年的“春晚历史”让我记忆深刻的不光是绚丽的舞台、斑斓的荧屏,更有数九寒天里食堂员工不辞辛苦为春晚演职人员准备的几千份盒饭,保卫部门为了春晚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夜以继日地巡逻检查。

我不会忘记,春晚第一次用20多个机位录制时,导播的双眼一眨不眨,全身心死盯屏幕,生怕错过一个有价值的镜头,这才有了观众开怀的笑脸和舞台上的明星彼此照亮。我不会忘记,那年春晚,导演拿着一个房屋的图样走进我的办公室,说要把这个房屋放在舞台中央。我认为这样会破坏整体舞美效果,拒绝了。但导演固执地走到我面前,说这是一位盲人女孩画出的她心中家的模样。“家”“祥和”“欢乐”“幸福”是北京台多年春晚的主基调,它也使北京台的春晚始终充满暖暖春意。虽然每次创作前,导演都感觉自己江郎才尽了,但一想到这些主基调,晚会就有了灵魂,创作的生命力再度泉涌。清代戏剧家李渔曾说:创作的前提是立主脑。这些主基调彰显了本土文化价值观,激励着春晚的主创们勇往直前。那年,当盲人女孩在舞台上自己的“家”中唱起《你是我的眼》时,天籁般的声音让台下的我眼眶湿润,久久不能平静。

我不会忘记,当新闻战线开展深入贯彻“走、转、改”精神时,我在编前会上提出电视文艺工作者一样要用“走、转、改”精神深入基层开展采风活动。这一提议让很多编导心情激动跃跃欲试,这就有了后来春晚舞台上门头沟区平均年龄50多岁的农民阿姨们表演的《大河之舞》,有了来自云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纯朴农民组成的“小水井”合唱团。他们原生态的表现力与几近专业级的美声演唱水准不仅让观众耳目一新,也折射出中国农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记得合唱团的一位姑娘告诉主持人:“唱歌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常常一边在地里干活一边唱着歌,这样活干得又快又好。”她阳光般的笑靥和大屏幕上她们在田间地头快乐歌唱的画面感染了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人。这就是可圈可点的百姓幸福文本,是对北京台春晚主基调的完美诠释,更是对文艺创作的源泉来自人民、来自生活的印证。

春晚的舞台是由无数电视行业的“匠人”、幕后工作者共同创造的。现在回忆,不仅仅是对他们的致敬,更因为那每一抹绚丽的背后都有一个朴素感人的故事,它们汇成了创作者思想底蕴中的涓涓深流。

电视媒介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特别是技术的运用在当代电视传播中举足轻重。技术进步不仅推动到节目样态、舞台视效、受众体验、传播渠道等方面,更深刻影响到节目的创意、制作和传播理念。电视内容的大规模传播和覆盖与传输技术密不可分,而作为形象化表达的电视作品,春节联欢晚会无疑是科技与艺术双轮驱动的“实验田”。早在十年前,北京台就敏锐地引入了多媒体联动的概念,2011年的春晚首次运用360度自由全景拍摄和网络同步直播,首次为网民提供了独特的视觉新体验,让晚会信息从一家独占走向资源共享,从封闭体系走向开放体系,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交互的新模式。也就是在那年,通过BTV在线(原北京电视台门户网站)观看北京台春晚直播并互动的用户量比上一年提升了63%。

在今年的各大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来自河南卫视的歌舞节目《唐宫夜宴》“C位出圈”,百万网民在线“打CALL”,节目视频播放量超20亿次,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近5亿次。这档“王炸”节目正是通过5G+AR技术,营造出“人在画中游,前阻青山,后倚廊桥”的幻境。如果单纯看这5分钟舞蹈表演,说实话影响力没那么大,但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时间、地点的变化,把整段舞蹈分段切换,并结合了中国山水等一系列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重新彰显了传统文化原本的价值魅力。

《唐宫夜宴》的刷屏现象,也带给当下电视工作者很多思考。虽然技术创新改变了荧屏面貌,提升了创作空间,但不管技术手段怎样升级换代,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戴锦华女士曾经说:“面对新技术革命,只有真正与现实连接,才能重启人文科学的价值。”

让我感动和印象深刻的不是《唐宫夜宴》的美轮美奂,而是这场晚会导演陈雷的一番话:“最开心的不是听到别人对节目的夸赞,而是听到有人看完节目后,确实想去博物馆转转。”这种朴实的言语不是炫技不是秀酷,而是代表一代电视人内心的真正追求:技术加艺术,让内容更具吸引力,而内容所蕴含的文化自信和人文价值会长久地留存在观众心里,难以泯灭。

大数据时代成就了艺术创作的前端和后期的评估标准,让观众和节目之间的“链接”有了更精准的科学依据。与当年的创作者相比,在沸腾的激情中,现在的晚会更有了理性的部署。记得2011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五至正月初五,北京台第一次一气推出了网络互动春晚、动画春晚、春节联欢晚会、环球春晚、政法春晚、美丽乡村晚会、双拥晚会。这七台晚会各具特色,就像一道春晚的饕餮大宴,在收视率、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上都得到全面丰收。春晚从单一文艺类型走向多元化、对象化,从说拉弹唱的艺术表演到纪录片和新闻元素等的融入,让很多专业的理论想法在实践中落地开花,让很多没有机会的导演、编辑、制作有了一展才华的舞台。“欢乐”二字有时不仅仅体现在屏幕上,更洋溢在创作者的队伍中。

也许今天的数据已经不能和十年前相提并论,这个数据包括投入、流量等很多今天环境中才有的元素。然而,不管身处何种环境,只要你进入其中,无论是媒体管理者,还是导演、摄像、制片、监制,“突破”二字一直像个小锤子敲打你的心怀。面对种种新的压力,十年前和十年后的春晚舞台,创作的共识和创作的激情依然交相辉映。这是一种与血脉相连、与生命底色相融的情怀,始终在电视人的心里缓缓流淌。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中国共产党诞辰百年之际,我们通过《中国春节联欢晚会历史变迁探析》这样一本书,通过电视春晚近40年的变迁,从一个侧面见证祖国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春晚,凝结着一代又一代电视人“家家好、国家好”的情怀。传播欢乐、传播真情、传播美好,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初心。

岁月你我 春晚有情

  • 83 views
    A+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10日 09:00:00  所属分类:知识经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