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7月20日,由中国CRRC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上线。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时速600公里的设计速度.
近日,600速磁悬浮列车在青岛亮相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新闻详情如下:
7月2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上线。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设计速度为600公里/小时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了整套高速磁浮技术和工程能力。
它的成功发展,对于打造我国高端装备产业新引擎,形成轨道交通新的领先优势,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支撑“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掌握高速磁浮关键技术,在科技部“十三五”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支持下,CRRC组织、CRRC四方股份牵头,汇集磁浮、高铁领域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开发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该项目于2016年10月启动,2019年研发出测试样机,并于2020年6月在上海同济大学测试线上成功运行。经过系统优化,最终确定了技术方案,并于2021年1月开发出整套系统,开始为期6个月的联调测试。至此,经过5年的攻关,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正式下线,成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了速度提升、复杂环境适应性、核心系统国产化等问题。在系统集成、车辆、牵引供电、运维通信、线路跟踪等成套工程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列时速600公里的5列高速磁浮工程列车,开发了全新的头部造型和空气动力学方案,解决了超高速下的空气动力学问题。采用先进的激光复合焊接和碳纤维技术,研制出满足超高速气密轴承要求的轻量化高强度车身。自主研发悬浮制导和测速定位装置,控制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突破关键制造工艺,掌握悬架、电磁铁、控制器等关键核心部件的制造技术。
在系统集成上创新,突破应用场景和复杂环境适应性的技术瓶颈,使高速磁浮满足长距离、通勤多场景应用需求,适应河道隧道、寒冷、高温、高湿等复杂地理气候环境。
目前,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已完成集成和系统联调,5列编组列车在厂内调试线上实现了整列列车的稳定悬浮和动态运行,功能和性能良好。
据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工程师、CRRC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丁三三介绍,此次下线的高速磁浮是全球首条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采用成熟可靠的恒导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磁吸引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实现无接触运行。它具有高效、安全、可靠、运输能力强、分组灵活、准点舒适、维修方便、环保等技术优势。
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是目前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根据“斗”的实际旅行时间
高速磁浮作为一种高速交通方式,可以成为高速、高质量出行的有效方式之一,丰富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其应用场景多样,可用于城市群内的高速通勤交通、核心城市间的综合交通以及长距离高效连接的走廊交通。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商务客流、旅游客流、通勤客流对高速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高速磁浮作为高速交通的有益补充,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
据了解,围绕工程产业化,CRRC四方在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了专业的高速磁浮集成实验中心和试生产中心,联合国内部合作单位搭建了包括车辆、牵引供电、运行控制通信、线路轨道在内的全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构建了从核心部件、关键系统到系统集成的本地化产业链。
高速磁浮作为国际前沿技术,是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制高点”,是全球交通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许多国家遵循不同的技术路线进行长期持续的研发,并建造或规划了测试和运营路线。《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将高速磁浮列为关键前沿技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也提出研究推进高速磁浮通道布局和试验线建设。
“经过近20年的不断研究和技术积累,我国基本实现了高速磁浮交通全系统的自主研究能力,形成了完整的工程技术配套,实现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配套能力。我国高速磁浮已从研发阶段进入高速试验阶段,将逐步过渡到示范运营和产业化发展阶段。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成功上线,标志着推进线路试验和工程示范的条件已经具备。”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说,通过建设高速试验线,
开展高速磁浮综合试验和示范运营技术积累,可为我国高速磁浮的持续创新和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填补了航空和轮轨高铁之间的速度空白,可以助力形成航空、高铁、高速磁浮和城市交通速度梯度层级完善、高效、灵活便捷的多维立体交通构架,丰富我国交通运输速度谱系,提高轨道交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持我国高速交通领域先进优势,拉动高端装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对于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