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有个很可爱的笔名叫做“今亮”,有的时候,也会写成“小亮”左宗棠是怎么死的。因为他是诸葛亮的迷弟,非常崇拜诸葛亮,也认为自己是当代的小诸葛亮。
左宗棠受到的教育是非常好的左宗棠是怎么死的,年轻时候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这在当时是最好的学校。
二十岁的时候左宗棠是怎么死的,他一次就考中举人。但是接下来,考运不佳,一连三次都没上岸。
虽然考运不佳,但是他的人缘很好。
左宗棠考不上科举,回家教书。封疆大吏陶澍请他做自己儿子的家庭老师。后来,被左宗棠的才华折服,主动要求和左宗棠成为亲家。让自己的儿子和他的长女订下婚约。
所以左宗棠出仕,不是经过科举这样的正规路子,他是通过亲家牵线,进入湖南巡抚的政治圈子,成为他们的幕僚,为其效劳。
后来,湖南巡抚不断向曾国藩推荐左宗棠,于是这两人也认识了。
曾国藩是通过科举出仕,而且为人坦荡,儒雅有礼,简直是晚清时期政治圈里的男神。
他觉得左宗棠的确有才干,认识两年后,就向朝廷推荐左宗棠做官。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市委书记。
左宗棠很酷炫地拒绝:“如果我戴一顶蓝色的官帽,还不如回家种地。”
后来,太平军叛乱,曾国藩重用左宗棠。左宗棠在平定叛乱后,曾国藩再次向朝廷举荐,这一次,左宗棠做上了浙江的省长。
很有趣,两人撕破脸了。
太平乱军的首领洪秀全的小儿子不见了。
曾国藩的部下没有弄清楚,就直接告诉曾国藩,这个小儿子已经死了。于是曾国藩上报给朝廷。
左宗棠跳出来说:“曾国藩,你这个人有问题!洪秀全的儿子根本没死。你居心叵测!”
于是两人的梁子就结下了。
如果是在古代,以左宗棠的军事才能是将军,而曾国藩是一个宰相。
最后,左宗棠因为戎马一生,积劳成疾,病逝福州,享年73岁。
晚清第一硬汉左宗棠,抬棺出征击退沙俄,收复新疆,晚年忧愤而死
左宗棠
清廷被迫打开国门之后,实力的落后让清朝统治者认为自己屡屡战败求和是"理所应当"。但最可怕的就是这种"理所应当",若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垮掉了,在战争中又能有什么胜利可言呢?
但如果精神不倒,取胜也未尝不会发生。就比如左宗棠曾誓死收复新疆,就击退了那看似可怕的"沙俄",他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晚清最硬的脊梁了。
力排众议,决心收复新疆十七世纪初期,沙俄就经常侵扰中国西北地区。后来又通过多种方式侵吞着西北地区的领土,到了19世纪中期,沙俄已经基本占领了新疆。在1864年清朝多地爆发农民起义之时,沙俄趁着清政府无力顾及,就大肆地在新疆地区兴风作浪。
左宗棠曾多次向朝廷上书收复新疆,但是都没有得到同意。到了1872年,左宗棠在朝堂上提出要收复新疆的时候,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多数清朝官员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新疆是否收复对清朝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且认为清朝的军事实力与沙俄相差甚远。最后左宗棠据理力争,才得到了慈禧的同意。
李鸿章等人
可是左宗棠为什么要在这么多人反对的情况下,也要坚持收复新疆呢?这就要从左宗棠早年的经历说起了。
1812年左宗棠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的一个耕读世家,他5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了,主要学习的是"经世致用"之学。而经世致用之学涉及中国水利、经济、军事、地理以及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他自年少时就非常关注国家各个方面的局势,且胸怀大志。
后来左宗棠通过自己一步步地努力成为了晚清的重臣,他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世致用之学对当时新疆的局势做出了自己专业的判断。
左宗棠
首先,他认为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西汉开始,新疆就一直是中国的国土。既然新疆一直是中国的国土,就没有理由一直让外国人占据着,更不应该让新疆的百姓被外国人随意欺压。
其次,他认为新疆地区地大物博,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不应把这些宝贵的财富拱手让人。
再次,他认为如果当时再不收复新疆,沙俄会借着占领新疆的优势侵入中国内部。
从左宗棠决心收复新疆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他对经世致用之学的深入学习帮助他对新疆的局势做出了专业的判断。也正是左宗棠专业的判断最终说服了慈禧,所以他才能够如愿以偿地去收复新疆。但是左宗棠之所以能下定决心去收复新疆,最主要是因为左宗棠并没有觉得实力不如沙俄就要任其宰割。
左宗棠
击退沙俄,收复新疆,成民族英雄左宗棠从1876年开始收复新疆,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就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领土,左宗棠成为了百姓心中的民族英雄,新疆各地的百姓都为他建立了祠堂,还有香火供奉。可是李鸿章等人之前担心的却是事实,清廷与沙俄确实实力悬殊,那左宗棠是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击退沙俄并收复新疆的呢?
左宗棠雕像
首先左宗棠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左宗棠在决定起兵之时,他主要做了2个方面的准备。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战略的制定,左宗棠根据清廷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缓进速决"的战略。
因为清廷的军事实力是不如沙俄的,所以左宗棠的"缓进"就是不立刻出兵,而是先花费一些时间一边训练军队,一边整理后勤,等到军队和后勤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再出兵。
而"速决"其实就是速战速决,左宗棠之所以会制定这个战略是因为清廷国库空虚,清廷的财力不可能支持左宗棠和沙俄进行长期的对抗。但是"速决"只是一种减少战事费用的方法,左宗棠必须筹集到战争所需要的钱财,这就是左宗棠要做的第二方面的准备。
他先是对战争所需要的费用进行了精确的计算,计算得出需要800万两的费用。然后左宗棠在这个精准的数字上又加上了200万两以备不时之需,所以最后他向朝廷申报了1000万两。尽管左宗棠已经把军事预算压到了最低,可是清廷国库最后只拿出了500万两,左宗棠又借了500万两的国债才把钱凑齐。
但是左宗棠并非在决定起兵之时才开始为收复失地做准备,其实从他第一次上书之时他就开始准备了。当时他也做了2个方面的准备,一方面他从自己的军队中精挑细选出了6万名士兵,然后对他们进行了全方位的训练。
左宗棠
另一方面,他给士兵们下了一道死规定,就是战争过程中一定不能做任何有损百姓利益的事情,因此左宗棠在与沙俄激战之时得到了新疆百姓的大力支持,军民一心也是他取胜的一个关键。
除了充足的准备,左宗棠在出征时的一个举动也成为了他决胜的关键。在出征之前,左宗棠让人先给他准备了一口棺材,然后在出征之时让士兵们抬着棺材跟在他后面。
左宗棠已经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他的行为不仅断了自己的退路,也断了士兵们的退路。而他的这个行为也给予了沙俄军队极大的震慑。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
左宗棠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与其周密的准备最终成就了他收复新疆的壮举。但是他之所以会进行如此周密的准备还是源自他那颗誓死收复失地的决心。
不忍国家任人宰割,最终忧愤而死但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并没有改变清廷的"理所应当"。在朝堂上,像左宗棠一样坚定的主战派其实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他眼睁睁地看着清廷在与列强的交涉中,一次又一次地割地赔款,内心忧愤不已。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李鸿章准备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左宗棠得知之后非常气愤,于是公开对李鸿章进行了批评。李鸿章恼羞成怒,他觉得左宗棠是他与列强求和的一大阻碍,但是又忌惮左宗棠在朝堂中的地位。于是决定通过陷害左宗棠的手下以敲打左宗棠。
李鸿章
左宗棠见其属下被无故打压,内心非常的气愤,他为属下鸣冤却没有得到回应,还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任人宰割。不久后,左宗棠突发疾病,在忧愤中去世了。
面对列强的入侵,在清廷把屡次战败求和都当成是"理所应当"之时,左宗棠却丝毫没有这样想,他的精神从来都没有倒下。是左宗棠屹立不倒的精神让他得以收复新疆,成为了民族英雄。但也是他屹立不倒的精神,让他成为了晚清最孤独的人。左宗棠这个晚清最硬的脊梁,终究在孤独中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