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网站,简称海基会,为财团法人机构,成立于一九九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现任董事长为江丙坤,副董事长为高孔廉、许胜发、张俊宏,秘书长高孔廉兼。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海基会网站,台湾方面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为顺应这一形势,以及处理由此衍生出的海上犯罪、私渡、走私、文书查(验)证、财产继承、婚姻关系、经贸纠纷问题等,台湾民间各界在台行政当局协助下成立海基会,处理相关事务。
一九九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台北召开海基会捐助人会议,并举行第一届董监事第一次联席会议,通过《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捐助暨组织章程》;海基会于一九九一年二月八日办妥财团法人登记,同年三月九日正式对外服务;一九九一年四月九日,海基会与“陆委会”签订委托契约,处理有关两岸谈判对话、文书查验证、民众探亲商务旅行往来纠纷调处等涉及“公权力”的相关业务海基会网站。
海基会设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秘书处、文化服务处、经贸服务处、法律服务处、旅行服务处、综合服务处,暨人事、会计两室,负责处理有关具体事宜。海基会目前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三人。
海基会首任董事长为辜振甫,陈长文、许胜发任副董事长,秘书长由陈长文兼任;二00五年辜振甫去世后,张俊雄、洪奇昌先后担任海基会董事长,二00八年五月起江丙坤接任;海基会历任秘书长为陈长文、陈荣杰、邱进益、焦仁和、许惠佑、游盈隆、高孔廉。
海基会网站介绍,该会业务重点以两岸互动有关事务为主,分交流、服务和协商三部分。
一九九二年,大陆海协会(新闻资料本社六月三日已发)与海基会在香港就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讨论,后来形成“九二共识”,这也为两会商谈和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及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会谈奠定了基础。
一九九三年四月,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一九九八年十月,辜振甫与汪道涵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汪辜会晤”,双方达成包括两岸继续进行政治对话及汪道涵应邀访台等共识。
台湾的陆委会与海基会哪个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由于相互不承认对方政府,所以为了解决具体事务,台湾方面首先于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名义上是民间团体,负责办理台当局“陆委会”委托,办理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
就是台当局“陆委会”是“政府”机构,我们是不承认的。
所以具体事务由“海基会”办理,由“海基会”和大陆方面接触。
后来我们也接受了这个模式。于1991年12月1日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作为民间团体和台湾方面“海基会”接触。
所谓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完全是由于对“九二共识”的解释不同而引起的。
企图片面解释“九二共识”,强加于人,当然是不行的。现在不是也说了要“搁置争议,谋共同发展”吗。所谓“争议”就是对“一个中国”的解释。我们现在已经明确两岸都属于同一个中国。目前对“九二共识”的解释不涉及对“一个中国”的具体含义。
所以总的说来大陆的对台办和台湾的“陆委会”是官方机构,实际是决策的。
当然权威比较高。但是大陆的对台办和台湾的“陆委会”彼此都不相互承认,无法打交道。所以设立了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这样的“民间”机构。它们不过是对台办和“陆委会”的附属机构。
。
“陆委会”是一政府机构。
“海基会”名义上是民间组织,其工作要受陆委会的控制。
大陆方面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于1991年12月1日成立,是社会团体法人,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为宗旨。台湾方面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1991年3月9日举行开幕式正式挂牌运行。
主要功能是接受台当局“陆委会”委托,办理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
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香港就两岸事务性(公证书使用)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讨论,后来形成“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这也为两会商谈和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及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会晤奠定了基础。
1993年4月,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会晤,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8年10月,辜振甫与汪道涵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汪辜会晤”,双方达成包括两岸继续进行政治对话及汪道涵应邀访台的共识。
但这一新局面不久再次遭到李登辉的破坏,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拆毁了两会商谈的基础;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拒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拒不承认两岸两会达成的“九二共识”,两岸关系持续陷入紧张僵局,两会未能再续协商,汪辜无法再度会晤,二老也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
陆委会是行政院下属的政府部门,海基会是一个半官方机构,受陆委会领导。
就相当于国台办与海协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