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移动社交最靓的仔:4年用户过亿 Soul是如何做到的?

互联网从来不缺风口soul,缺乏的是对风口的发现和判断力——网络社交尤其是。

soul:移动社交最靓的仔:4年用户过亿 Soul是如何做到的?

soul:移动社交最靓的仔:4年用户过亿 Soul是如何做到的?

2011年1月,腾讯以微信入局移动端,一统移动社交市场soul。最近十年,累计上百家各类型社交APP蜂拥而入,雄心勃勃地期望占据一席之地。然而,直至2021年1月,能真正站稳的屈指可数。

当下,移动社交领域最年轻最靓的仔,毫无疑问是被称为社交新势力的Soul,自 2016年上线后发展相当稳健,至2021年1月,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其累计下载用户已经过亿,月活超3000万soul。2020年国庆长假期间,Soul登上AppStore社交类免费App排行榜第一名,随后数月一直保持在社交榜前五名以内。

在如此激烈的移动社交战场中,如何能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域?

网络社交格局机遇在哪?

网络社交一个是巨大且有潜力的市场,“无社交,不网络”,是行业里流行的说法。

社交是强需求没错,但为什么要社交?选择何种社交方式?从组成社会的宏观上看,不同年龄,不同人生经历、职业背景和身处社会不同位置的人,对社交内容和社交实现方式的需求也不同。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在于客户群定位是否足够广泛。

从微观组成社会的个人需求上,一个人有复杂的思想,还有着对社交需求的A(可公开身份)、B(私密交友)、C(隐秘倾诉)、D(八卦消息)……面,因此对应的实现方式也需要有A、B、C、D……种。这需要满足用户主动充足的需求。

是否能从这些需求中寻找到真需求,强需求,而不是表面上那些看似是有巨大需求的伪需求,或者说是需要不断地去刺激,不持续刺激就消失的不常态需求,对于踏上社交赛道上的创业者来说,对了,那就能接着走下去,错了,接下来的一切努力都无意义的挣扎。

时代在动态变化,人群在动态变化,在纷繁复杂中,Soul做对了什么?

宏观层面来说,Soul聚焦在了一个巨大的潜在人群——Z世代,他们出生于1995年-2009年,在我国人口达2.8亿。作为第一代伴随互联网而生的人群,Z世代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和社交观念。与互联网社交早期人们“将线下关系复制到线上”,以及后微信时期“将线上关系转移到线下”的诉求相异,新一代年轻人将互联网视作与线下相互区隔的独立王国,希望寻找一个尽可能屏蔽线下因素影响、能真正提供无压力交互环境的社交平台。这种新生需求是传统社交产品无法满足的。

从微观上,Soul判断对了真实需求和合理的实现方式,处在青春期的Z世代们,有自己的思绪,或者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得到他人的赞同或理解,这些都被Soul温柔地包容了。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职场新人,社会的压力让他们需要地方倾诉,孤独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微信朋友圈,如今却都是工作伙伴或是亲戚朋友,不适合表达自己内心想法。还有些人只身一人在城市工作,难免有点孤独,圈子小也不能认识更多的朋友,这个时候Soul的出现也对他们是一种极大安慰。

而反观其他跨入移动社交赛道如流星一般的产品, 虽然想法很丰满,有些把眼光放在匿名吐槽上、有些聚焦在聊天赚钱上,有些想傍上视频做社交,都是很不错点,但实际上在后续的运营中,现实很骨感,这些看似需求的需求都无一例外显现出其在网络社交中是伪需求的本质,要么用户基数不够大,要么用户的主动社交需求缺失。

匿名吐槽曾一时风光无两,但人性有善恶,在匿名的状态下,无所顾忌地去八卦身边人,最终产品中大量负面情绪、虚假消息充斥,导致社交功能失效,成长空间坍塌。

视频软件做社交,则陷入了视频和社交不能兼顾的怪圈,它最初的设想是,用户能通过视频认识到视频创作者,并关注作者,给作者视频留言或者同作者私信交流,但这种产品在内容上强不过抖音、快手等视频社区,社交上能实现的交流也仅仅只是简单的交流,社交中的共情需求实际效果相当小。

还有荷尔蒙社交,虽是强需求,但这条路始终与风险为伴,成功不意外,暴毙一瞬间。

网络社交产品生死其实在选择赛道入局时就已经注定。

Soul的竞争力在哪?

总体而言,Soul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引导用户真实表达,以基于心灵的匹配机制,帮用户找到同好,形成兴趣圈层,同时丰富功能满足即时性、碎片化社交需求,强化用户粘性。

对于Soul的诞生,创始人有一个很好的创业故事:Soul的出现源于一个朴素的愿望,当时她想在网上发一些心里话,但想到发朋友圈可能不太合适,发微博上也没有人回她,最后只能发在了QQ空间,并且仅对自己可见。这段经历,促使她希望开发一款供用户随时随地毫无压力发布内容、并在短时间内获得回应的产品。

Soul设计了两条途径满足这一需求:一是在公开的“广场”上发布内容,二是直接匹配一对一的聊天。但无论哪种,都有一个最底层的逻辑:一切内容和关系的匹配都基于用户的兴趣、性格、历史偏好等心灵特征构成的画像。

为尽可能让社交只与心灵有关,Soul在诸多环节都做出了降低社交压力的设计,引导用户真实表达。如在匹配环节弱化外形带来的干扰,不支持真人头像,视频聊天也只能用系统生成的“脸基尼”遮挡脸部;在信息流的呈现上,Soul也采用去中心化的分发机制,平衡热度与匹配度的影响,让每个人的内容都得到公平展示,减少流量偏好对用户表达造成的干扰。

这些关键设计,规避了线下关系和强目的性对社交行为的影响,相比起传统社交平台,更接近Z世代理想中的心灵社交场域。

作为Z世代聚集地,Soul的社交网络形态,最明显的特征是圈层化、社群化的社交方式。用户可以为发布的内容打上标签,并触达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从而聚合成大大小小的社群和圈层。

与人们对“交心”这件事的高门槛认知相反,对Z世代来说,心灵社交的需求也可以是即时性、碎片化的,一方面表现在年轻人对知识和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渴望了解他人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他们也需要释放情感和排解压力。

在这方面,Soul的心灵匹配机制,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让年轻人不断获取新资讯、寻找新关系的平台,这种快交互的社交体验进一步提升了Z世代的社交幸福感。

换句话说,Soul对新一轮网络社交的判断真实地找准了最大用户群体的最痛点需求,把准了网络社交发展的脉络。

Soul的想象空间

正是凭借如此的需求理解和产品设计机制,Soul收获了过亿的累计用户和超3000万月活用户,而这大部分是Z世代人群。

面向Z世代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已经形成一股“Z世代新经济”浪潮,这给Soul提供了更广阔的价值想象空间。2020年,Z世代直接带火了国潮品牌、IP产品和线上娱乐三大市场。在消费上,Z世代更倾向于通过品牌消费引领和融入所在社交圈层,相比传统的品牌实用主义,Z世代的品牌消费更多来自于社交驱动。

从消费力看,Z世代相对较高,月可支配收入达3500元,高于全国平均值,贡献了社会整体消费力的40%,表现出更高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在文化领域,Z世代创造了丰富多元的新兴文化,如电竞、动漫、汉服、cosplay等,引领着新一波文化潮流,是当前最具文化活力的群体。

Z世代乐于与社交网络共生,愿意表达个性与自我,在消费决策更加专业与理性,期待主动参与品牌建设,这也是如今大量的“网红”品牌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

Soul的架构设计,精准定位了Z世代的新需求,不同于微博需要用户主动搜索内容,也不同于微信需要通过好友关系去获取内容,Soul的内容完全基于用户对自己的自定义画像而推荐,精准、快捷满足用户的内容需求,而且这种满足是持续的、低成本的,也更容易发现和聚焦用户的兴趣,引起话题。

在用户以兴趣为基础的强大聚合下,Soul爆发的流量溢出能力巨大,面向年轻人的潮流电商、消费品牌、流量平台,都可以借助Soul用户的圈层传播能力来建立品牌优势和扩大影响力。

可预期的是,未来Soul的发展不简单只是一个社交平台,而是一个新一轮Z世代大消费市场的启动者。

  • 81 views
    A+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13日 22:41:45  所属分类:SEO优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