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4威力加强曹操怎么放魏武志强施政里曹操布阵水兵包围刘备,最快把鱼鳞和军制改革叠加到最大10级,这样,鱼鳞队的基础攻防达到最大值,同时士气达到最大值130。
组队用有连携关系的,出战则刘关张赵+曹操,关张赵鱼鳞,关羽尽量始终保持走中间位置,刘备先用锥形跑地图以引起包围占领,曹操阵型随意,只需要蓄满绿圈放魏武之强即可。
达到攻城地点,先在城前4格的地方建阵,然后关张赵上去攻城,刘备走后面做亲密关系的攻防叠加,曹操蓄满绿圈后走上去放魏武之强。于是,关张赵的攻防叠加成为10%亲密关系+30%神将特性+50%魏武之强!于是10000人的赵云,张飞攻防就直接达到恐怖的2900多点!即使自己不能叠加30%的关羽也达到了2800多点!
刘备和曹操谁更适合当导员?
显然是刘备。
有一次,曹操在许都邀请刘备外出打猎,在围猎的过程中,曹操的守卫都分散了,关羽劝刘备趁机杀掉曹操,可是刘备没有答应。后来,刘备被曹操打得狼狈逃窜至夏口,关羽就提及此事:“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刘备说:“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关羽听了这番言语之后有什么反应不知道!反正就没有再说此事了,说明关羽也默认了刘备说得有道理!
???,是这么回事吗?臣松之以为:备后与董承等结谋,但事泄不克谐耳,若为国家惜曹公,其如此言何!羽若果有此劝而备不肯从者,将以曹公腹心亲戚,实繁有徒,事不宿构,非造次所行;曹虽可杀,身必不免,故以计而止,何惜之有乎!既往之事,故讬为雅言耳。
刘备连衣带诏事件都参与了,他又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次千载难逢的良机呢?因此不难推测,刘备此举表面是以仁义为先,替国家考虑珍惜曹操;但其实,这件事到底符不符合他的利益,才是首先要考虑的。显然,就算刘备当时刺杀掉了曹操,他也捞不到任何好处!然而,这番言语足见其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胸怀宽广……关羽应该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还有一次,刘备依庞统之中计,一路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在涪城,刘备大会将士,置酒作乐,志得意满。他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天这场宴会应该快乐吧。”
庞统却说:“把讨伐别国当作快乐,不是仁者之兵。”时刘备已醉,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话说的不好,快点出去。”于是庞统起身退出。但是刘备马上后悔,请他回来。庞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刘备,也不道歉,只顾自己吃喝。刘备问道:“刚才我们的讨论是谁的过失?”庞统说:“你我两人共同的过失。”刘备大笑,酒宴上又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这叫什么?恩威并举!庞统先是被赶出了宴会,后来又被请了回来,五味杂全……还要自己找个台阶俩人共同顺势而下了。
如果导员有刘备万分之一的水平,这个班就有可能会出现千里马!
怕就怕像曹操那样的导员:哪怕“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的网罗,即唯才是举。如果是真的有像曹操那样见识和气度,唯才是举就唯才是举吧!有吗?
如果导员们的嘴里全是人才!大脑缺几根弦都无所谓了。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把知道的所有人都举了上去了。淘不淘汰是小事,庸人自扰都无足挂齿了。唯才是举,的确带来了人才,但是同时也混进了大批不忠不孝,专取其利之士。
司马昭被封晋公,后加晋王,而之前由曹操唯才是举的那些大臣一个个都装聋作哑,无一人敢言,都集体支持默认。故而可知唯才是举的确吸纳了人才,但同时也会让不忠不孝之人腐蚀社稷,司马懿也是曹操唯才是举而招来的,结果可想而知。以致后来晋朝的那帮反复无常的大臣也是个个不管国家安危,只顾自己的利益,最终晋朝也这样逐步灭亡。
我倒不是说导员们都要像刘备那样口是心非还冠冕堂皇!误人子弟不可取,滥竽充数更可怕!是不是也应该遵循:”天下未定,取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非才行兼备不用!”(魏徵)
曹操打刘备动不动就死几十万大军是真的吗?
其实今天我们对于三国历史的了解,很大程度来源于《三国演义》的思维定势,但是要知道的是,历史通俗演义这种小说类的本质它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历史。
所以,有的人认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袁绍的七十万大军、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刘备的七十五万大军都是真的,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前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三方势力,在建安24年,形成了地理均势,在公元229年,形成了政治均势,在建安13年之后,逐渐的形成了军事均势。
那时候,曹操集团拥有人口四百万以上,总动员兵力临近六十万人。孙权集团在夺取荆州后,总人口也才不过二百万左右,总动员兵力接近三十万人,步兵22万左右,水军战船5000艘左右,刘备集团总人口接近百万(包括隐藏人口,并非只是94万),总动员兵力保守估计最高达到十七八万左右。
所以,可以看出来,各方兵力的来源,基于各自的人口数量,一下子动员几十万人的作战规模,是不现实的。
曹操打刘备的徐州时候,刘备拥众“数万”,曹操率军“五万”。
夏侯惇在汝南击败刘备与刘辟时,刘备只有“数千”兵力,夏侯惇所部人数也不会太多。
赤壁之战,曹操带领的中原士兵保守估计十五六万人,当阳长坂追击战,曹军先后投入追击兵力五千人,刘备当时拥兵保守估计近两万人,关羽水军一万余,刘备步兵近万。
赤壁之战后期,曹操的刘琮降卒约七八万人,共计二十三四万人,刘备当时合刘琦所部万人,拥兵两万余。
汉中争夺战时,夏侯渊张郃初期兵力五万镇守汉中,刘备率军首次出击,约五万人。后来刘备想要诸葛亮增兵,杨洪建议,现在蜀地应该男子参战女子运输。因此,刘备集团先后投入兵力近十万人。
曹操集团夏侯渊败亡后,张郃统领残军近万人,曹休、曹真、曹洪在武都下辨一带击败张飞马超,至少拥兵近万人。
而从建安24年三月,曹操治兵,五月出长安来汉中,虽然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以及后来诸葛亮写信给曹魏提到过曹操此番带兵“数十万”的记载。但未免有夸张之嫌疑。
因为仅仅五个月后,襄樊之战,曹操在关中调来12个营五万人,自己增援部队三到五万人,所以,这也就间接证明,增援汉中,曹操所率领的援军,当为十万打底,整个汉中争夺战,曹操一方前后投入兵力十五万甚至以上,刘备一方投入近十万。
五个月后,襄樊之战。关羽一线兵力,也就是面对曹操的兵力三万人左右,曹军除了曹仁守军“数千人”,于禁“三万余人”以外,有来自关中12营“五万余人”,曹操、徐晃三到五万人,合肥张辽、夏侯惇援军“数万人”,总动员兵力十三万以上,一线兵力六万人左右。
所以,可以看出,曹操刘备之间的大型战役,只有汉中争夺战与襄樊之战,曹操动员兵力不过十五万人左右,至高实际动员人数不过二十万,因此,并非是演义里所说的动辄数十万人,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