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与教育公平?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肯定不能改变一所学校双减政策与教育公平。一个学校至少有上百位老师,多个学科,单靠一个老师一门学科怎么改变学校的整体实力,必须要语数外等多门学科有1-2个带头人,才能拉动整体共同进步。一个老师只有在自己学校才会真心花功夫,交流更多知识理论大于实际,为了评职称的需要。

一个优秀老师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首先需要学校有历史积淀,教学质量一向优良,在当地有口皆碑,被老百姓认同;其次年轻老师需要有一个老师的教导,传授自己的经验,比自己专研要成长的快;再次是1-2次的更好学校的学习进修交流,开拓视野,掌握新教学方法;最后就是自己长期的一线教学,努力刻苦专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每天5元,给孩子买零食,投资课后延时,家长会怎么选?

有的家长选择给孩子五元买零食非常耿直豪爽,那吃零食有好处吗?很明显,多吃零食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坏处很多!

双减政策与教育公平?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课后延时每天两节课,每节课下来也就2元左右,贵吗?也许就是爸爸每天一盒香烟里面的一支烟,妈妈头上最不起眼的一个发圈,那为什么就是不愿哪怕多花一分钱投资课后延时呢?

双减政策与教育公平?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因为这是义务教育,本来就不该收钱,老师工资高,假期多,放学还早,本来就该免费延时。

双减政策与教育公平?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中国不少家长一直在追捧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如何如何先进,同时反过来就对国内教育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吐槽国内教育和教师这一块的气质从未输过[捂脸][捂脸]。

其实大家都可以多去了解一下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是公立学校教育先进还是私立贵族学校,比如美国,家庭好的孩子大多上私立贵族学校,上世界顶尖的私立大学,穷人家的孩子只能享受最基本的公办学校教育。公平吗?有钱的家庭,多给名校捐款相当于择校费就读世界名校,对不富裕的家庭公平吗?国家当前的课后延时服务,双减和教师轮岗政策不正是为了消除大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吗?

如果觉得国内老师太安逸了,不防去看看那些发达国家教师待遇在国家各行业中的收入地位排名多少,学生和老师什么时候上学放学,有没有寒暑假及类似的大长假?你们追捧人家的教育,却反过来如此苛责国内的教育,似乎不大妥吧!

即便现在课后延时国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减少了一半左右,还有部分家长心有不甘,忿忿不平啊!

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正视国内教育发展的进步地方,却非要苛责完美无缺呢,世界上哪个国家好说自己的教育是完美的呢?中国当前的科技发展成果难道都是外国人帮着研究开发的?那些一线的科研人员难道没有国内教育培养的功劳吗,即便是留学,难道外面留学几年比国内学习十几年都功劳大吗?

我承认我们的教育还不够完美,但是国家在重视在不断地研究改革在不断的进步完善,难道不应该多一份理解,多一点耐心,多一些支持吗?当前可是疫情期间,中国的疫情防控在世界上还用的着吹牛吗?全球经济下滑,看看全球有几个国家能够像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发展的,国家当前基本解决了课外培训机构高补习费和教师有偿补课的问题,国家依旧财政拨款分担了家长们一半的课后延时服务费用,我们难道不应该小小知足一点吗?国家多灾多难,共度时艰阶段,多一点理解不应该吗?

教育局提倡双减,还应该给孩子买试题做吗?做些什么样的资料好?

首先要理解国家为什么要双减。

双减是为了降低居民教育领域的经济与精力负担,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的政策。另一方面,它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让资本进入国家急需的工业等实体行业。

与双减配套的是职校的地位提升,中小学的成绩遮盖政策,为的都是让学习不好的孩子可以开开心心地上完初中进入劳动力紧缺的制造业。

虽然学区房改革和教师轮岗的出发点都是推进教育总体质量的提升,但是学校,尤其是小学在孩子的学科成绩培养中占的比重不如当年我上学的时候。

现在一个班四十个孩子,每天一到两节语文课,没有作业,没有考试,老师能对孩子的个性化干预微乎其微。甚至老师偷偷布置一点作业还会被举报,这更消弭了老师的积极性。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上;学校教学效率的提升必须建立在分快慢班的因材施教上。

目前我们教育的宗旨是轻结果,重公平。如果想让孩子有额外提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不过我并不支持盲目做习题。

学习是一个广泛的过程,看书读报逛景点,凡是能增进孩子阅历的事情都是积累,社会科学讲究有感而发;数独编程机器人,凡是能让孩子动脑的东西都有益处,自然科学需要享受思考。

往后孩子的差别更多是源于家长对教育的理解之上,也跟家长愿意付出的精力强相关。

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必须坚持自我学习。这就是当下我们每个家长必须面对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