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在我们一生中怎样爱护牙齿,换一次乳牙后,就不再更换,可以说是陪伴一生。它是我们摄取食物的必要工具,对于一些固体的食物有的必须经过牙齿的咀嚼,磨碎,才能吞咽进入胃肠进行消化,对于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牙齿还有辅助发音的作用。因此,如何保护好牙齿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
牙齿发生病变最为常见的表现是蛀牙、牙齿松动、牙痛、牙龈炎、牙周炎等,我们把它们统称为龋齿或龋病。而形成龋齿的主要原因有四个因素。第一个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因素细菌
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表面牙 釉腐蚀,也叫脱矿;另一种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而目前认为导致龋齿的主要是变形链球菌,其它还包括放线菌属、乳杆菌等。
细菌主要是借助菌斑粘附于牙面。而口腔中滞留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降解后,也可产生高粘性葡聚糖,形成菌斑基质,另一方面产酸使牙齿脱矿,菌斑的组成比较复杂,除大量细菌外,还有糖、蛋白、酶等物质。
第二个因素是口腔环境
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唾液。
a:食物。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菌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粘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
b:唾液。唾液在正常情况下,有以下几种作用: (1)机械清洗作用减少细菌的积聚。 (2)抑菌作用直接抑菌或抑制菌斑在牙面的附着。 (3)抗酸作用由所含重碳酸盐类等物质起中和作用。 (4)抗溶作用通过所含钙、磷、氟等增强牙齿抗酸能力,减少溶解度。 唾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病率。
第三个因素是牙齿本身
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如牙齿的窝沟处和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
另外,牙齿的结构与机体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在发育中,不仅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和结构,而且对涎液的流量、流速及其组成也有很大影响,因而也是龋病发生中的重要环节。
第四个因素是时间
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因此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齿,所以时间因素在龋病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从以上可以看出,导致牙齿病变主要有四个因素。而喜欢吃糖,也只是为细菌提供足够的养料,也只是导致牙齿病变的一个因素,只要其不同时满足其它三个因素,牙齿也不会发生病变。具体的我们怎样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呢?第一:养成饭后或吃东西后嗽口的习惯。
也许有人认为,只要饭后嗽口就行了。其实这是不全面的。我们所吃的零食或其它食物中,大部分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如果在口腔中有的分解了,就产生了糖类,它是细菌,主要是变形链球菌形成菌斑的基质。
第二: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刷牙是清除菌斑的最有效的方式。也许有人说,那我一天多刷几次,岂不更好?回答是错误的。因为过多的刷牙有可能损伤牙釉质,也就是覆盖在牙齿表面的物质,从而有利于细菌的腐蚀。
刷牙我们每天只要早晚两次就够了。但是刷牙时一定要将牙齿的里外、牙缝、牙上、牙龈沟清除干净。还可以刷一刷舌头表面。
第三:养成定时看牙医的习惯。
因为形成牙病并非一、二天之功,而是一个长时间过程。定时看牙医,听从医生指导,也是一个好办法。
第四:加强体育锻炼,补充钙和各种矿质元素。
我们人体一般都有自我修复的功能,牙齿也一样。唾液中的钙质元素会沉积在牙齿表面,修复受损的牙釉质。当修复的速度赶不上损伤的速度时,牙齿就会慢慢出现问题。
总结一下:爱吃糖不要紧,只要养成饭后或吃东西后嗽口的习惯,早晚刷牙的习惯,定时对牙齿体检的习惯,锻炼身体补充各种矿质元素的习惯,牙齿就不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