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用啥电脑并不是关键,一种心态是装逼用,另一种是苹果的价位摆在那,自然配置不会太差易用性设计。尤其是视觉设计这种工作,显示器的好坏对设计至关重要,是我们设计师不可忽视的层面。
其实这个问题就看设计师追求什么?
多元、极致的体验,远超用户的细节关注。
买台BMW,住下迪拜帆船酒店都能带来不少的感悟,这些都是设计师将细节追求到极致的一个体验! 这些设计师用心铸造的细节,在用户实际使用中带来的愉悦感,远不是文字上简单对比就能得出来的。
* 亲身体验一下,什麼叫做系统层次的高度整合
做过介面设计的人都知道,碰到整合应用程式,或甚至是整合软硬体的案子,通常会很有趣,但是也真的很难。困难的地方在於,要在一堆可能性跟限制中,找出真正重要的亮点,同时用很强的执行力,把这个亮点从软硬体的底层开始,以一贯之,用力地彻底执行出来。用讲的谁都会,但是真正做出来的却很少。Mac在不少层面都做到了这样的高度整合,而且还真的超好用。
我觉得最棒的例子是Multi-touch Touchpad。在硬体上,Macbook的Touchpad乾乾净净的,除了一个圆角边框,以及略微凹陷的平面外,没有其他的杂讯。在软体上,这块乾净的板子,可以做10来种手势操作,而且每一个手势,都有对应且流畅的互动效果。
Scroll是当中最棒的手势之一。两根指头点下去,上下滑动就好,简单俐落,很容易转变成一种下意识的肢体反应。换做是一般的笔记型电脑,你得「把滑鼠游标精準地移到Scroll Bar的拉桿上」,「左手按著触控板的左键不放」,然后「右手上下滑动」。光是描述一次整个操作流程就觉得烦了,更不用说要每天重复Scroll个几百次。
Exposé跟Mission Control的手势,也是一绝。在任何时候,任何画面下,只要四根手指头往上一甩,就像是把桌上的所有东西往前一摊,所有开啟中的软体,全部缩小摊开归类好,让你有个概观,并且可以立刻做选择。四根手指头再往左右一滑,立刻滑到另一个桌面,就像从书桌转身到侧桌一样,让你可以从工作模式,立刻转换成休閒模式。这两个功能在一般PC上都有类似的替代软体,但是切换得靠「Win+Tab」、「Alt+1」等复合键,需要额外学习记忆,而且普遍缺乏流畅的互动回馈。实际使用起来,跟这种系统层次的整合还差得远。
Mac的多点触控好用到爆,但是绑死了专利,仅只一家绝无分号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系统整合之后的好功能,像是Dictionary。以前在使用PC的时候,要做英文拼字校正,得在Word裡面先打好文字,用Office提供的拼字检查功能确认过,才复製贴上到其他软体裡去。不然就是得安装Babylon之类的字典软体,遇到不确定的字就按滑鼠右键查询一下。
刚开始使用Mac的时候,我还很纳闷,為什麼Mac上找不太到字典类的第三方软体。结果,原来是Mac已经内建了一个跨软体的字典功能。不管是瀏览器、记事本,或甚至是专业绘图软体,只要是能够输入文字的地方,都可以即时做英文拼字检查,实在很神奇。
唯有系统层次的高度整合,才会產生出这种「不废话,用就是了」的使用经验。从实务的角度来看,这些功能真是难做到死,但是好用到爆,你一定得自己亲手试试。
* 宠坏自己的五官,让自己更懂得严苛地要求细节
除了从大架构著手,去体验一下什麼是系统层次的整合之外,Mac的很多细节设计,也可以作為介面设计时的参考。
声音部分,Mac处理得颇為细腻。当你在静音时插上耳机,会自动把音量打开;反过来,当你把耳机拔掉时,会再自动切回静音,免得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爆出的声音会去吓到别人。这个设计说穿了,不过是个简单的逻辑判断而已,但是我在大部分的NB上,都没有看过类似的使用经验。
触觉上,不论你用的是13″, 15″, 17″的Macbook,或是外接的Magic Touchpad,那片触控版的触感、顏色,跟按压时的力回馈,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我记得在BenQ服务时,李焜耀曾经出了个难题给我们,要UX Team(使用者体验团队)去研究一下,為什麼Nokia的手机键盘会这麼有质感。这个可真是个大哉问(汗...)。结果经过仔细跟丈量与分析之后发现,原来Nokia手机上的每一个按键,它的行程深度、力道,以及按压时的声音,几乎都是类同的。这让你在按每一个按键的时候,都可以感受到一致的细节,不会有任何键特别大力,特别大声,或是偏了一边。这个要求放在不同尺寸的触控板上,可就更难了。
不过Apple做得真不错,就算是把眼睛矇上,大部分Mac使用者应该都还可以光靠触觉跟听觉,就辨识出哪一台是Macbook,哪一台不是。
视觉上,Macbook除了萤幕细腻、背光均匀等硬体优点外,软体上的互动体验,其实更值得去细看。
不知道你是否有注意到,绝大部分的Mac OS介面,都是动态的。像是登入时,若是输入了错误的密码,输入栏会左右抖两下,感觉像是一个俏皮的小子,跟你说「喔喔,你搞错密码了呦!」。切换桌面时,整个画面会先加速横向移动,然后再缓缓减速直到定位,最后才把桌面的捷径,以及视窗外围的阴影套上。这些动态的细节,让整个介面看起来轻快、优雅,而且充满生趣。
这些听觉、触觉、视觉上的精鍊设计,平常得多看、多听,多用。让自己习惯於高水準的介面设计,并且反过来要求自己的作品与提案。
* 没有相容性问题,反而有更多可能性
有一些问题,我猜你可能会想要问。首先,从Windows转换到Mac,大概需要多久时间?我的经验是,初步使用约两天到一个星期,彻底转换大概需要三个月。不过如果身边有高人可以协助,例如推荐一些替代软体,或是帮忙解释两个平台间的差异等,上手的时间会再短些。
再来,如果常用的软体都在Windows平台,那该怎麼办?我的建议是,装个Parallels Desktop(边註:虚拟机器软体),用模拟的方式跑Windows就可以满足八成以上的使用需求,甚至可以跑Photoshop,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有更高的运算需求,像是3D电脑绘图,那就靠Boot Camp装一个乾净的Windows,运作起来比一般NB强得多。
装个 Parallels Desktop,应该可以满足80%的跨平台使用需求
* 不要停,继续去追求多元的使用体验
虽然强力推荐UI Designer要拥有一台Mac,但是并不是要大家去崇拜Apple,把Mac当做资讯科技的唯一。Windows跟Mac两个平台各有特色,而且可见的未来,谁也取代不了谁。所以,除非你的公司只做Mac Software的生意,否则还是保持中性,每一个平台都多去了解一下,多去熟悉它们特性与惯例。
就像Steve Jobs在1996年时,接受Wired杂誌专访时所说的:「When you ask creative people how they did something, they feel a little guilty because they didn’t really do it, they just saw something. It seemed obvious to them after a while. That’s because they were able to connect experiences they’ve had and synthesize new things. And the reason they were able to do that was that they’ve had more experiences or they have thought more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than other people.」
(当你问有创意的人他们如何做到某些事情,他们会觉得有点罪恶感,因為他们没有真正「做」什麼事,他们只是看到某些事而已。对他们来说这看来是很明显的事情。
那是因為他们可以连结他们已有的体验并且合成出新的事物。他们能够做到的原因是他们拥有更多体验、或是他们对体验的思考比其他人更多。)
主动去追求更多元、更极致的使用体验,并且让自己更懂得要求细节。不要停,这些都会逐渐累加成為往后设计所需的元素跟养分。直到有一天,你将会有能力去连接这些过去的美好体验,并且反手去创造新事物。
那一天,将会是你一生当中,最美好的一天。体字,点下面繁体字按钮进行在线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