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构成:在数学中,没有长度的点可以组成有长度的线段,这是否包涵矛盾?

在客观现实中点的构成,就不存在数学概念的点。不举线段点的例子,举一个三维的例子——奇点,说它比原子还小,但是再小也是有体积的。

数学中说“任何一条线段点的构成,无论它有多短,都是由无穷个点所组成的”,这句话,被提问题的老师理解错了,或者说这句话本身就不严格。应该这样理解或纠正这句话:1、任何一条线段中,点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客观意义在于把一条线段再分成二段。2、一条线段中,若有无穷个点,也是这无穷个点把线段分成无穷份(无穷大加一还是无穷大)。3、无穷个点把一条线段分成无穷份后,不是无穷个点之和等于这条线段的长度,而是所分成的无穷个小线段的和。(首)

设计中的“构成”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和掌握?

什么是设计的构成?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设计构成的概念和发展历史。设计构成是什么?设计构成是平面设计的基础,作为一门设计传统学科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构成是对初学者在进入设计专业学习前的思维启发与观念传导。早在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在格罗皮乌斯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口号下,努力寻求和探索新的造型方法和理念,对平面设计中的点点的构成、线、面、体等抽象艺术元素进行大量的研究,在抽象的形、色、质的造型方法上花了很大的力气,他们在专业教学当中的这种研究与创新为现代构成教学铺下了坚实的基础。

点的构成:在数学中,没有长度的点可以组成有长度的线段,这是否包涵矛盾?

设计构成组形和设计构成元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关于平面设计构成组形分为8类:第一类是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第二类为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第三类是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第四类为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第五类是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第六类是减却: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第七类是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第八类是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二是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第一是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第二是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第三是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第四是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点的构成:在数学中,没有长度的点可以组成有长度的线段,这是否包涵矛盾?

平面构成中什么叫等点,异点,网点?

点的性质和作用

点是力的中心。

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时,给人的视觉感觉也是不同的。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偏上时会有不稳定感,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画面会产生安定的感觉,但容易被人们忽略。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置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等点构成:点的形状、大小一致的构成方式。在一定的规律中,组合成多样的

差点构成:大小、形状不同的点的构成方式。

网点构成:点作不同的排列和多种次序变化,产生明暗调子的构成方式。

有人说点组成线是伪科学,为什么?你有什么看法

这个说法,半对半错。我讲三个要点,作为“点的数理逻辑”,仅供参考。

①数学点的成因是多样化的,要动态看问题;

②物理点不可能是无体积的,有时视同质点;

③数学点不可过分做物理点,预防唯心主义。

数学空间的点是变量,有三大类成因。第一类数学点:对有限的“线/面/体”进行无限细分或单元化,其最小单元,是逼近零的点:

①线微分的点,逼近方式是:ΔR→dR→0

②面微分的点,逼近方式是:ΔR²→dR²→0

③体微分的点,逼近方式是:ΔR³→dR³→0

第二类数学点:对有限的“线/面/体”进行无限收缩或无限远离,其最终结果,是逼近零的点。

第三类数学点:对有限的“直线型”进行投影,其积聚性图景,也是数学空间的点。这也是画法几何的常识。

物理空间的点,是对“细线/圆盘/椭球”足够分割或足远缩小的质点。第一类物理点:对“物质存在形式”进行结构学的足够分级,逼近一个有体积的质点。

例如: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中微子、光子、胶子、希格斯子、引力子。

第二类物理点:对“足够远的物体”进行动力学的近似处理,把它看成一个有质量的质点。

例1,在分析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动力学关系时,把地球与太阳分别看成一个质点,不必考虑它们自身的大小与变形等次要因素。

第三类物理点:把“母系统的子系统”看成一个质点。在分析母系统内空间的两个子系统的动力学关系时,把子系统看成是母系统的质点成员,不必考虑母系统整体性的动力学影响。

例2,就例1而言,不必考虑母系统太阳系的动力学影响,更不必考虑银河系的动力学影响。

数学点可以但不可过度作为物理点天文物理与宇宙物理,经常把天体作为一个数学质点,属于微积分思维方法,是无可非议的,也是聪明机智的。

粒子物理与量子物理,如果只考虑粒子/量子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可以把物理点看成一个数学质点。

如果探讨粒子的结构特性,诸如尺度、体积、角动量、角动量矩、质量成因、势能梯度等,就不能看作质点,而应看作漩涡体。

这也是量子力学不完备的地方。正因为把基本粒子,包括费米子与玻色子,看着数学质点,才有肆无忌惮的断言:不确定原理与波粒二象性之类的伪命题。

小结:点的数理逻辑清楚了,再复杂的物理问题,就有了简化策略,再玄乎的理论就会原形毕露。

好了,本答stop here。请关注物理新视野,共同切磋物理逻辑与中英双语的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