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境传说龙齿化石:别有洞天白云洞!相传仙鹤飞离黄鹤楼后曾在此栖息

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忠 通讯员曹雪莹 实习生雷欣贝 摄影记者刘中灿

圣境传说龙齿化石:别有洞天白云洞!相传仙鹤飞离黄鹤楼后曾在此栖息

武汉江夏区纸坊街八分山南麓圣境传说龙齿化石,有一天然大溶洞。相传为白云仙子居住之地,又说昔日仙鹤飞离黄鹤楼后,曾在此栖息,并留下“白云黄鹤”之说,白云洞由此得名。

圣境传说龙齿化石:别有洞天白云洞!相传仙鹤飞离黄鹤楼后曾在此栖息

虽然白云洞地处江夏圣境传说龙齿化石,但很多游人不知道的是,因为历史原因,白云洞所在的石洞街是武昌区在江夏区的一块飞地,白云洞景区不少江夏人都来玩过,反而武昌人知之甚少。

圣境传说龙齿化石:别有洞天白云洞!相传仙鹤飞离黄鹤楼后曾在此栖息

“白云洞风光秀美,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句及题词,形成风格独具的人文景观,让人流连忘返,1983年被列入武汉市文保单位圣境传说龙齿化石。”江夏区文旅局局长王太明介绍。

圣境传说龙齿化石:别有洞天白云洞!相传仙鹤飞离黄鹤楼后曾在此栖息

洞内曾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

圣境传说龙齿化石:别有洞天白云洞!相传仙鹤飞离黄鹤楼后曾在此栖息

1月11日,阳光温暖,楚天都市报记者根据导航,很容易就找到了这处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溶洞景区。因为地处3303工厂的厂区内,加之当天非节假日,到此游玩的人并不多。

圣境传说龙齿化石:别有洞天白云洞!相传仙鹤飞离黄鹤楼后曾在此栖息

还未走近,白云洞庭院式的大门就映入眼帘,门前两尊石狮春风满面,迎送八方游客。岁月流转,其中一头狮子脚下的石球,已不见踪影。进入白云洞前院,山色秀丽,溪流潺潺,石椅石凳点缀其中,好像是历史剧中的花园庭院。仰首望去,晨光照耀,山峰叠起,廊亭高耸,使人幻入佳境。“电视剧中园林胜景大部分都是耗费巨资修建,这个是天然去雕饰,古朴而又气势磅礴。”陪同探访的江夏区博物馆工作人员方胜强说道。

圣境传说龙齿化石:别有洞天白云洞!相传仙鹤飞离黄鹤楼后曾在此栖息

勇夫洞和懦夫洞

圣境传说龙齿化石:别有洞天白云洞!相传仙鹤飞离黄鹤楼后曾在此栖息

方胜强介绍,白云洞全长200余米,由前洞、无梁殿、中洞、天井和后洞五个部分组成。白云洞主洞右侧有两子洞,名曰“勇夫洞”,“懦夫洞”。懦夫洞极浅,勇夫洞很深,怯懦者莫敢入,故名勇夫洞。当日,记者借着手机的灯光,进入勇夫洞,刚到洞口,有黑鸟扑腾飞出,吓得人一惊。再往里走,里面漆黑一片,借着微弱灯光,小心行至15米处,散落的土石方堵住洞口,记者只得原路返回。

圣境传说龙齿化石:别有洞天白云洞!相传仙鹤飞离黄鹤楼后曾在此栖息

洞穴内五彩斑斓

在主洞口,记者看到,因为洞中幽暗,管理方在洞内设置了色彩斑斓的照明灯光,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五彩缤纷的灯光照耀下,白云洞仿佛是一座艺术雕塑迷宫,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江夏区博物馆馆长刘治云介绍,白云洞内遍布石刻和钟乳石,据考证距今大约1.8万年至1万年,“1985年5月,白云洞内还发现了古脊椎动物化石,其动物群种为乳齿象、豹、熊、鹿、犀牛、猴、羚等。”

白云洞在唐代原为石窟佛寺

走进主洞,洞口右上壁“白云洞”三字遒劲有力,系明代兵部尚书、江夏人熊廷弼所书。“洞中冬暖夏凉,特别是夏天,特别凉爽,成为当地居民纳凉消暑胜地。”方胜强说。

进入洞中,记者注意到,东壁横刻“两间磅礴,一个崆峒”两行楷书大字。西壁竖刻“白云洞四通八达,无梁殿万古千秋”两行楷书。“这两副对联,均由清朝光绪年间隐居在洞内的居士王菊人所题。”方胜强说。

移步向前,前洞右后壁有一支洞,宽仅1米,昏黑难进,入口处左右两壁有“这里看过”、“曲径”等行楷。当地传说,白龙神从东海来白云洞助太上老君炼丹,常往返于行宫与白云洞之间,久之遂成曲径。在曲径一侧,还有一个青龙洞。方胜强介绍,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按照国家“深挖洞、广积粮”的要求,修筑的人防洞。原计划修筑300余米,后因故只完成了三分之一。青龙洞和白云洞洞洞相连,成为那段难忘历史的见证。

主洞内的石佛像

前洞后部是无梁殿,殿室借天然溶洞稍加斧凿而成,呈穹窿顶,因没有梁柱得名。“无梁殿”殿名三字,也是熊廷弼手书。记者现场看到,前洞殿中立有一尊三米多高的石佛,佛像披着袈裟,面容庄重,双足踏于莲花座上。“此佛像文物部门鉴定为唐代,由整块青石雕刻而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现摆放处地下挖出。”刘治云介绍,据《江夏县志》记载,这是接引佛。也就是接引念佛之人往生西方净土的佛,这种佛像在唐代初期和武则天统治时期盛行。

刘治云告诉记者,据考证,白云洞在唐代为佛寺,是武汉地区唯一有遗迹可循的石窟寺。当时,此地为武汉地区佛教活动中心,并被作为祀神祈雨的场所,“它和八分山上的慈云寺遥遥相望,同享人间香火。”

相传黄鹤楼仙鹤曾在此栖息

再往里走,就到了中洞。它是一长形天然通道,长不过40余米,宽不及5米,洞壁全为钟乳石。洞内极昏暗,只见怪石突兀,钟乳石鳞次栉比,如金钟悬挂,似龙鳞剔透。

行走期间,不时有水滴坠下,落到人身上,特别冰凉。脚下则有一条小溪淙淙流淌,滴水和溪流声交织成一曲美妙的音乐。古人有诗赞曰:“殿殿无梁筑仙台,重重崆峒自天开,两间磅礴幽圣境,一曲清波神女来”。方胜强介绍,夏天的时候,当地居民都会到洞内避暑纳凉,特别是在洞口,一股冰凉之风呼呼徐来,特别舒服,“比吹空调还凉快。”

过中洞豁然开朗

穿过中洞,即到天井,眼前豁然一亮。《江夏县志》载称:“人进洞陈折半里,仰见天窦。”所谓“天窦”,是指洞顶有天窗通外,外边天光射入洞中。记者看到,在天井左石壁上刻有“雷门洞开”四字,使人对天窦顿生无穷联想。

天井外的天窦门

刘治云介绍,据传白龙神行宫设于石洞之后,赐人间云雨,由虾兵蟹将守护。一日,玉皇大帝令白龙神到天庭复命,见白龙神无进入天庭的通道,遂令雷神劈开洞顶并设天窦门。从此白龙神有了通天入海自由,成为天龙。“天窦门传说是玉皇大帝赐予白龙神的出入龙宫的通天之门,白龙神由此上天成天龙,亦称天龙门。”当日,记者攀爬天窦门,因为山体陡峭,不得不小心翼翼。最险阻处,需要借助一旁的锁链才能登顶。出了天窦门,向上攀登可达山顶。

连理枝守护仙鹤

后洞为白云洞出口处,除了天窦门,还有一处为北口,出洞爬几层台阶上平台,青山叠翠豁然开朗。当地人传说,昔日飞离黄鹤楼的仙鹤曾在此栖息,如今,一对仙鹤雕塑戏水池中,一旁的连理枝静静守在一旁。

千余件武器藏身兵器展览馆

出了白云洞,更令人称奇的是,后山的平地处还有一个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也叫兵器展览馆。该馆收藏有轻重机枪、地雷、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反坦克导弹、水雷等1000多件现当代兵器,可谓收藏丰富。

游客参观兵器馆

记者了解到,这些展出的兵器品相普遍较好,不少武器曾在现当代战争史上有过精彩表现。而平时,大家一般只能在影视中看到它们的身影,很少能见到实物。管理员告诉记者,因为3303厂是国营军工企业,里面展示的武器,不少都是厂区制造、维修的废弃样品。“特别是墙上国防教育史料和照片,现在很多都难以找到,特别有纪念意义。”在陈列馆的后侧,则展示高射炮、反坦克炮、加农炮、山炮等重型武器,俨然一个军事博物馆。

展区内的大坦克

穿过这段“烽火岁月”,拾级而上,登上白云亭,凉亭的六根柱子别具特色,都是炮管制作而成。远望四周,山色尽收眼底,山脚下的幼儿园里传来孩子们的喧闹声,岁月静好里,仿佛时光不曾老去。

炮管撑起的凉亭

采访时,一些游客告诉记者,作为不少江夏人儿时游玩的热门景区,虽然时光匆匆,但白云洞景区依旧保持了原有的模样。记者从管理方了解到,白云洞景区虽然做过几次规划,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搁置,至今没有做过开发调整。

“当年我就在坦克前合影,现在我孩子都10岁了,坦克除了多了些锈迹,其余一点都没变化。”采访当日,游客刘小姐得闲到景区游玩,寻找记忆中的童年,“白云洞一切如常,这也许就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