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可以防范核辐射防核辐射,但是碘盐不能预防核辐射,这是已经被医学界,卫生部门和媒体广泛传播证实的事情。
一防核辐射、吃碘盐不能预防核辐射的原因如下:
1防核辐射、碘防辐射的机理是迅速充满甲状腺,以免放射性碘被摄取,正确的方法是在可能受到大剂量放射性碘辐射之前或受辐射后立即服较大剂量碘化钾,提前服用不能预防.
2、碘盐中大量盐,碘化钾很少,起不到迅速充满甲状腺的作用
3、我们国家离日本很远,即使飘一些过来,也很低剂量;
4、如果大家长期大量吃碘盐,可引起甲亢等甲状腺疾病,盐过多对高血压等疾病不利;
5、核事故中危害更大的同位素Cs,用碘不能预防。
二、如何有效防核辐射,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y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等。辐射无处不在,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水草木、乃至人们体内都存在着辐射照射。人类所受到的集体辐射剂量主要来自天然本底辐射和医疗,核电站产生的辐射剂量非常小,约0.25%。
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的身体都存在着放射性。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我国某些高本底地区每年3.7毫希;砖房每年0.75毫希;宇宙射线每年0.45毫希;水、粮食、蔬菜、空气每年0.25毫希;土壤每年0.15毫希;胸部透视一次0.02毫希。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人们在对辐射产生健康危害的机理进行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有效的辐射防护体系,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辐射防护的三个原则是: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国际基本安全标准规定公众受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1毫希,而受职业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20毫希。
三、防范核辐射需在政府指导下采取综合手段干预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状腺内,使这个器官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经验教训表明,放射性碘是最大的影响因素,该事故造成年龄在0-18周岁的儿童暴发甲状腺癌病例超过了5000例。因此,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在吸入放射性碘数小时内服用稳定性碘,仍可使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左右。对成年人推荐的服用量为100毫克碘,对孕妇和3~12岁的儿童,服用量为50毫克,3岁以下儿童服用量为25毫克。
此外,碘片不能保护来自于体外的放射性和被身体吸收的除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质。碘的甲状腺阻断手段在多数场合应与其他防护措施,比如隐蔽在地下室、待于室内、关闭门窗等综合使用。与此同时,碘片的服用要根据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而擅自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对出生后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稳定性碘服用量应保持在有效的最低水平。对有些人,例如,甲状腺有结节者,突眼性甲状腺肿已经治愈者,曾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者,甲状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甲状腺单侧切除者,有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对碘过敏者,某些皮肤病患者,如痤疮、湿疹、牛皮癣等,应慎用或不用稳定性碘。
核辐射会对生物体造成怎样的伤害?
核辐射危害非常恐怖?很多人非常害怕核辐射,加上历史上也有核辐射泄露的情况,所以对于核辐射一直都非常担忧,核辐射真的会造成变异吗?
当生物受到核辐射后,DNA遭到破坏而产生外形的变化,这一过程要花很长时间。如果辐射影响到了生物的遗传基因,那么这种变异的过程则更长。这种情况下,生物本身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变异可能会出现在下一代身上。
外形上发生的变化不可预测,这要看生物的哪一部分基因遭到了破坏。比如毛发的颜色、皮肤的结构、骨骼的形状、腺体的功能等,都有可能。
细胞分裂时,存在于细胞核内的DNA首先复制,新生的细胞要根据DNA的指令生产蛋白质,才能完成细胞该承担的任务。
但是DNA受到射线影响发生变化后,生产的蛋白质就会发生变化,其功能也不同。这就是生物个体在受到辐射后发生变异的表现形式。
比如控制人体肤色的DNA片段被破坏,那么身体再生产皮肤细胞时,新的细胞也许就会变成其他颜色。
通常来讲,发生变异的生物看起来都是“不正常”的,比如身体比例不匀称,或者身体颜色不适合本来的生存环境。
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经过很长时间才在大自然的选择中生存下来的,发生变异的生物由于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或者因为个体的机能出现异常,都比较难生存下来。
当然,变异对生物不一定全是坏的,如果放射性物质正好改变了生物的某种缺陷,对于生物来说也是“因祸得福”。
生物在放射性物质面前都是“平等”的,所有生物都没有“防辐射”的特殊能力。但是发生变异的情况却不尽相同。
生理结构比较单一,基因也相对简单的生物,被强制“改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相反,像哺乳类动物这种高级动物,某段DNA被破坏后,产生的变异也许从外观上不易被察觉。
对哺乳动物,尤其是基因组相当复杂的人类来说,相同量的辐射或突变想要对我们造成影响是基本不可能的。
上世纪90年代发生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普里皮亚季的人悉数撤离,如今却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熊、山猫、猫头鹰等纷纷在此安家落户。
有位专门在红森林研究小鼠的研究者发现过一只有肿瘤迹象的小鼠,他表示尽管有许多DNA变异的证据,但基本上都不影响小鼠的生理机能或生殖能力,更别提两个头的畸形鼠了。
还有位自1991年就在普里皮亚季开始调查,曾检查了超过7700只鸟类的巴黎研究者表明,他们在一群家燕中发现了11例畸形DD仅此而已,再没有什么耸人听闻的新闻。
福岛核电站事故爆发后,至今也只有一项确切的研究表明当地的灰蝶产生了12%的翅膀变小、眼睛发育不规则等突变。
退一万步说,即使突变后出现了身体健全、吃嘛嘛香,只是体型增大了10倍的某种动物,那意味着它的体重会达到未变异时的1000倍,骨骼截面却只有原先的100倍。
也就是说每根骨头都要承受原来10倍的压力,它怎么可能敏捷凶猛呢?恐怕早就先骨折摔死了吧。
自然界进化出一只大东西多么不易,任何一种动物体型增大、爪牙变尖、四肢和头脑变得发达,都需要历经上百万年的自然选择,经历环境长时间的代代筛选。
你得知道,现代大象的四肢骨骼就比它们体型如猪的祖先要粗大结实得多,但它们花了4000万年才走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