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事实上不仅外资零售巨头在做战略调整,国内零售巨头也不能只看表面的风光,它们的经营压力都不小,都在寻求更好的模式家乐福回应退中国。
诚然,这些巨头在不断地创造新物种,但也是不断试错和调整的过程,关店和开店都没有间断过家乐福回应退中国。而这个过程,也正是传统零售的走向。
一、外资商超跟不上国内零售数字化趋势家乐福回应退中国,做出关店转让等战略调整实属正常11月21日沃尔玛中国宣布,未来5-7年将在国内新开500家门店和云仓,包括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社区店。其中2年内山姆店数量翻一番达到40-45家,3年内现有购物广场半数200家以上升级改造。生鲜和自有品牌差异化、全渠道数字化体验和业态调整是重点。
不过,今年家乐福被苏宁,麦德龙被物美并购,都预示着外资零售萎缩的迹象。但从股权来看,家乐福和麦德龙都保留了20%的股权,并没有退出国内市场。
沃尔玛在国内关了很多店,但也开了很多店,在国内总门店数没有变化,一直维持在440家左右。因此所谓的关店潮并不合适,定义于战略调整更为恰当,其中一大部分关店是因为首批进入国内的物业到期,当然这不代表经营没有问题。
总的来说,外资零售在这几年国内零售转型中,适应慢行动慢是主要原因,而自身又没有形成体系性的战略支撑。另外就是消费习惯改变和数字化转型的确太快了。
二、传统零售转型升级不在少数,但需要时间沉淀和调整其实同时期,很多国内零售巨头也面对同样的问题,销售数据严重下滑并不鲜见,如果没有并购行为,很多财报也不好看。这些都说明传统零售的确到了瓶颈期。
阿里盒马鲜生和大润发,今年才开始有起色。永辉超级物种也有门店关停,华润万家北京地区托管给物美,大商业绩下滑也很严重,这些新物种和商超也都在调整。
很多业态都是创新的,也有很多模式都在摸索中,因此出现些动荡和质疑倒没什么奇怪的,毕竟零售处于时代大变局中,不确定因素太多,现在做的很多事并不代表就能成功。
这样传统零售就需要时间来沉淀,来验证,不断试错不断调整,相对互联网的小步迭代试错快跑,无疑传统零售付出的成本更高。
三、传统零售未来更注重体验,构建新消费场景和生活方式是方向以后不会有所谓的传统零售和新零售之分,因为零售本质是基于消费者体验,数据驱动是趋势也是载体更是标配,今后的零售一定是通过商业效率的提升来实现更好的消费者体验和服务,这也是现在所有零售商都在努力做的。
用沃尔玛这次战略扩张做例子,半数购物广场的改造侧重于生鲜、自有品牌和品类调整,这是对卖场体验式和服务型的改造,将更贴近消费者需求,而全渠道数字化体验就是新零售的升级。
同时,卖场的多版块调整也是构建新的体验式消费场景,打造新生活方式的行动,这和很多新型书店植入咖啡、餐饮、社交等的本质是一样的。
综上所述,在这个零售大变局中,无论外资内资,都在经历更多的震荡,这很正常。但外资零售和国内零售不同的是固有基因、价值取向、股东利益、文化根基的不同,出现的并购关店更加明显敏感,这与是否国人来管理无关。
传统零售其实只是业态模式不同,但在方向发展上,如果传统零售更好的实现了消费场景体验,还是十分有前景的。
不可否认,消费渠道越来越多,尤其日常消费的标品,很多不需要传统零售来提供了,也就是不需要那么多实体门店了,而不是不需要实体店。而这些实体店将会更加社区化,小而美化,并通过更多的线上和线下融合实现发展。
我是灵兽山,20年零售践行者,100余家零售咨询项目!关注战略、增长、升维转型、社交裂变、流程再造、供应链管理。欢迎关注!皆是原创!期待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