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微创仅剩的情怀对比,分享校园微创仅剩的情怀

原标题:校园微创仅剩的情怀对比,分享校园微创仅剩的情怀

  校园微创仅剩的情怀对比,分享校园微创仅剩的情怀

  前几天总理大大来到中关村创业园的事朋友圈刷屏图片漫天飞,虽然不太关我们啥事但是看着也好激动呀!

  还有还有,“大学生微创业行动”不久前也在北京启动啦?优秀计划书不仅给予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获奖者甚至可以获得与风投、天使投资人见面洽谈的机会?此举或能助“微型”走向大型、当上CEO、步入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啊!

  创业这档子事这么一口气说下来感觉好轻松的样子耶,特别是大学生校园微创,好特别好积极好有戏哦!可是这些红遍高校、甚至是能计入学分、各种各样“XXX创新创业”活动的优秀项目如今结局如何呢?在一片叫好的大学生创业的声势中,校园微创的真面目是萌萌哒还是丑丑哒?现以某经贸学院的C物流工作室(以下简称C团)成立前后的真实情况为例,直击扎扎实实经历过微创的大学生在“校园微创”光环之下的明事暗事。

  1.说好的名师、名企指导呢?只能自己默默“摆渡”

  高校举办的上点规模的创业活动几乎都会给参与者“捆绑式”提供一对一的指导老师,一般的也能提供个专业出身的导师、教研室主任之类的。牛逼点的还可以搞个校企合作,企业拨点所谓的精英上阵,顺便造下声势。毕竟学生们脑子里除了有一溜闹腾想法和点子还有点青春期的萌动之外,其他方面都不精通,都亟需点拨与指导。

  C团的三个创始人看着能有大神扶持,怀揣着“梦想还是得有,万一实现了呢”的想法上了这条道。果然,too young too naive!当他们每每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前后根本找不到人。专业领域上学术方面需要深度研究的细节想问问一对一的指导老师时,那些老师突然成了学校的顶梁柱,要他们抽空五分钟的话学校可能就要倒闭了,感觉缺了他没sei了!

  那打电话请教拥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精英吧,精英却回复“上班时间勿扰”。好吧,等晚上再联系联系吧。嘿,发现精英一整天都在上班,晚上都要加班到25点。

  最后疼痛地知道,人就没真想浪费时间教你啥,跟你就挂个名而已的简单又纯粹的校企合作,是自己思想太复杂。

  找什么人、多少人、企业文化、公司结构、财务规划、营销策略、行业情况SWOT分析这些问题,没有专家指导的可怜学子只能默默“摆渡”,再按照自己的“社会经验”修修改改地完成一份自己都摸不着头脑的商业计划书。

  2.想要钱?给了第一次,难有第二次

  好不容易将磕磕碰碰写完的一份青涩有加的商业计划书上交,那得执行吧?执行得用到钱吧?

  C团所参加的是2013年省政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根据项目可行度等多方面评测结果来选取省级、校级、院级创业项目,学校和当地政府按1:1来拨款。

  获得院级创业项目的Z团在递交完计划书之后,又too young too naive地想伸手向学校要钱了。

  学校说拿钱可以,但得弄出个初步规模之后,学校再给钱。

  这话可真实在!90后虽说不少富二代,但富二代们要是想创业用得着参加这种活动来拿钱吗?普通学生们能有闲钱租个门面、买点办公用品达到“初具规模”的水平吗?

  C团也一度因为资金问题导致进度,可好不容易烧起来的青春小焰火不能就这么熄了。当时在学校那要不到钱,C团只得找系里的教研室借。虽然教研室的老师大多是C团熟悉的专业老师,但要从教研室的经费中借个万儿八千的,也是对老师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软磨硬泡和穷追猛打。

  而且因为团队中没有工商、财管专业出身的同学,加上商业计划书都是度娘上Ctrl+C凑出来的的,并不实用。因为打理不善,导致好不容易到手的第一笔经费很快就用完了。

  这时候的工作室在不苛求的情况下,是已经达到学校“初具规模”的要求,但学校方面还是拒绝资金支持。而再次向教研室申请资金的时候,难度越来越大,可批下来的钱却越来越少。

  3.运营成功了?那学校就要找你谈收回了

  2013年的时候,校园创业还只是一个起步阶段,很多企业只是看个新鲜,真正敢合作并且同意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的没几个。C团是幸运的,前期工作虽然坎坷不平,但最终还是在团员们傻乐呵的笑脸下宣布正式成立了。

  他们赶上了大学生创业的第一股浪潮。

  C团成立的物流工作室发展很快,创始人们都亲自上阵跑企业去拉赞助,找了个学校一楼的闲置教室,承接了好几个快递的收发业务,不仅做了简单的收寄配送服务,还取得了快递公司内部软件的授权,处理着基层管理的事。业务范围也从母校拓展至了旁边的三所高校。

  三个月的时候C团已还清向教研室借的钱款,还买了更多了办公设备以及物流设备,甚至在校内独家出资举办了大型活动。

  幸福和噩梦都是来得很突然。工作室运营朝气蓬勃地步入了正轨,虽然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工作室正COPY着C团,但作为吃螃蟹的第一人的他们已经是学校公认最赚钱的工作室。

  所以……学校要收回了。

  具体的话C团无法详述,只表示学校大意是“项目是学校给予支持进行的,你们是试水的,既然试水成功了,那得归还给终极BOSS的我们了。关于C工作室,连设备带公司资源都得留下,你们该毕业的毕业,改继续创业的就找别地儿创业,功成身退吧。”

  这是闹啥?一本正经地在说什么瞎话?咱可愣是没瞧见需要搭把手的时候学校母亲在哪呢!现在刚闯出点名堂,认亲的咋就这么快的来了呢?真是鸟儿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话说回来,少者善思,国之幸事。不管创业这事能不能成,整天骚动的大学生们终于将荷尔蒙投放到了一件看起来靠谱的事上,也为之努力过、奋斗过,好歹算得上不负青春。

  只能说,要真碰见了C团一样的糟心事,那就如孔乙己般积极地自我开导吧。

  结论:

  校园微创是在“全民创业”这股浪潮中应运而生的造福广大学子的好事、事实。但是在一片叫好的声势中,不敢说这般贪图蝇头小利的学校常不常见,但既然发生了,还是说明确实有学校是有空手套白狼般拿学生去试水的心。

  包括那些和创业大赛合作的企业,它们自身能提供的真的很少,大牛们都有正经不正经的事要忙,没空搭理一个没有利益关系的大学生。白纸般的学子在选择确定踏上创业这条路时,真真要揣着“一条道走到黑”的想法,不要把过多的希望给予学校、合作伙伴。势单力薄的大学生们说到底,真正有用的还是那一腔热情以及“我没有钱,我不要脸”的情怀。

  本文系创业资本论(微信号:cyzblun)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