骰子怎么读(骰子怎么读拼音)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子茂,ID:BookwormCat】

  来自专辑

  子茂的书笔记

  骰子怎么读(骰子怎么读拼音)

  一直对量子理论很感兴趣,最近读了这方面的科普读物——《上帝掷骰子吗?》。

  这本书的作者是曹天元,微信读书上阅读人数破万,评分高达9.0。

  这两天连着读完,发现确实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故事性非常强,读起来津津有味。

  下面我说说书中的一条主线: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的争论。

  1

  17世纪胡克、惠更斯认为光是一种波动,而同时期的牛顿则支持微粒说。

  牛顿开创了近代经典物理学,以他的天才及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他所支持的微粒说自然而然的为人们所接受。

  第一次波粒战争,微粒说胜。

  微粒说从此引领了人们长达一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托马斯·杨的出现。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简单而又明白的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微粒说无法解释干涉条纹,无法说明两道光叠加在一起反而会造成黑暗。

  而使用波动说则可以轻而易举的解释,并且根据波动理论计算的明暗条纹距离与实验完全吻合。

  第二次波粒战争,波动说胜。

  2

  1888年,赫兹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正确性,揭示了光是一种电磁波,再次为波动说添加了一大铁证。微粒说此时已销声匿迹。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已达到巅峰,一切物理现象几乎都可以从理论框架中找到解释。致使物理学家相信世界的基本原理已经全部被发现,剩下的只是做一些细节上的修正和补充。

  然而在这黄金时代的天空中,隐约可见两朵小小的乌云。

  一朵乌云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实验结果否定了经典物理学中的基础假设——“以太”的存在。

  另一朵是黑体辐射研究中的困境。从粒子的角度出发去推导,可以得到适用于短波的维恩公式。如果从经典的电磁波的角度去推导,就得到适用于长波的瑞利—金斯公式。

  第一朵乌云,最终导致了相对论革命的爆发。

  第二朵乌云,最终导致了量子论革命的爆发。

  1900年,普朗克创黑体辐射公式,成功解决了黑体辐射问题。

  然而这个要使得这个公式成立,必须做出一个在经典物理学中从来没人想过的惊人假设:必须假定,能量在发射和吸收的时候,不是连续不断,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

  这个假设意味着能量不能是无限连续的,能量必须有一个最小单元,普朗克把它命名为“量子”。量子由此诞生,从此打开了物理学的潘多拉魔盒。

  3

  爱因斯坦使用光量子概念成功解释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直接证明了光的粒子性。

  微粒说卷土重来,开启第三次波粒战争。

  1911年,卢瑟福提出含核原模型。但是根据麦克斯韦理论,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不可能存在超过1秒钟。

  1913年,玻尔引入电子跃迁概念成功解释原子模型。微粒说前进一步。

  德布罗意预言电子是一个波,1927年,戴维逊和汤姆逊成功验证电子是一个波。波动说前进一步。

  这两个派别似乎谁也无法完全说服谁。

  海森堡以矩阵形式建立力学。微粒说又前进一步。

  薛定谔以波动方程建立力学。波动说也前进一步。

  两个学派争论的不可开交,最后惊讶的发现“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在数学上是完全等价的。

  殊途同归。

  粒子既是粒子,也是波,粒子和波,两者不可分割。

  波粒战争以“波粒二象性”戏剧收尾。

  4

  题外话:没读这本书之前,以为“骰子”念做shǎi zi,后来查了下百度,才知道正确的读音应该是tóu zi 。

  书中除了我前面所提到的波粒战争之外,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发展成果。比如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量子论的辩论,贝尔不等式的判决,多宇宙,系综和退相干历史等等。

  如果你也对量子理论感兴趣的话,不妨一读。

  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玻尔(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

  骰子怎么读(骰子怎么读拼音)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