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氏族谱》中的俎庄历史地图 资料图片
龙化寺门前曾有一棵古槐。 资料图片由记者牛志勇提供
市区文峰路北段有一个社区,名为俎庄社区。“俎”为稀少姓氏,百家姓中没有此姓。在该社区,“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却不念“zǔ”,而是念“chuo”。这和许昌方言发音有关,很多字的后面加一个儿化音,久而久之便念“转”了。
这里的俎姓是如何而来的?民族英雄岳飞与许昌俎氏先祖有着怎样的关系?俎庄在历史上有过怎样的故事和荣耀?本期《许昌往事》为读者讲述俎庄故事。
避祸改姓,岳飞表弟是许昌俎氏先祖
7月23日,一场夏雨过后,空气中透着阵阵清凉。
“我们俎氏宗族的鼻祖为祝靖,老家在河北省磁县黄鼠村,曾任宋殿前督统制,娶武穆岳飞姑母为妻,育有八子。”在魏都区魏北街道办事处俎庄社区大院内,今年70岁的俎喜臣一字一句地说。这位老人曾担任俎庄社区党支部书记10多年,前些年参与过《俎氏族谱》的续修工作,对俎庄社区的发展和俎姓历史了如指掌。相传俎姓有3个来源:一是鲍俎氏,鲍俎氏原为北魏时期代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汉化改革后改为俎氏。二是朱姓,明朝皇族的后代。三是祝姓。“俎庄社区的俎姓是由祝姓而来的。”
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一代名将岳飞遭奸臣秦桧陷害。《俎氏家谱稿本序》中记载:“俎氏一族其先本祝姓也,太上不可考矣,宋殿前督统制有祝靖公者乃现老茔鼻祖之父也。公娶岳氏,系武穆姑母,生八子。岳遭害后,恐奸秦谋及亲党,欲改姓以避难,因以俎而易祝……五子景行迁长社(许昌)……”从这段文字记载可以得知,如今俎庄社区的俎姓居民系岳飞姑表亲后裔。当年为避免株连,其始祖兄弟八人易姓分迁。其中,第五个儿子祝景行来到许昌定居,随着时光的流逝,族裔日众,一直延续到今天。关于这段历史,1993年出版的《许昌县志》也有记载:“北宋以前,县境内原无此姓。到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被谗下狱后,其姑父祝公为避株连大祸,遣子景行潜逃长社,改祝姓为俎姓。”
“祝”字改为“俎”字,在俎姓后人看来寓有深意。“祝”与“俎”读音相近,笔画均为9划。此外,若改为常用姓氏,天长日久,容易与其他家族并为一支,选此僻字可以更好地延续本支族裔。
从宋代至今,俎姓在许昌繁衍生息已30余世。到了清嘉靖年间,俎姓已成为“许昌大族”。据俎喜臣介绍,约于明末,18世裔俎清寰迁移到了许昌城南,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南俎庄”。其背后还有这样一段故事。俎清寰早年丧父,长大后在城南梨园村做酿酒师傅,渐渐有了一定积蓄。“有眼红者骗他说:‘这里(今南俎庄)土地好而且价格低廉,买来种芝麻一定能发财。’事实上,那一带地势低洼,过去年年积涝,庄稼难成。然而,憨厚老实的俎清寰听信其言后买了几十亩田地,种上了芝麻。谁知这里多年没有发生涝灾,庄稼连获丰收,基业渐开。”俎喜臣说,清康熙年间,俎清寰在当时的唐孙庄置办了房产,娶妻刘氏,育有四子。后来,其子均获功名。随着人丁兴旺、影响力越来越大,唐孙庄被改名,这就是南俎庄的来历。
筑寨安民,旧时村内风景优美
岳飞遇害后,俎氏八兄弟易姓分迁。“我始祖景行等从河北磁县出发,不畏艰难,跋涉南徙。”俎喜臣说,他们行至许州城北,见此处东临许汴官道,西侧有潩水流经,土地肥沃,便在此落脚,耕作生息,开枝散叶。
“过去,我们这里修建有古寨。小时候,我和小伙伴经常在寨墙上玩耍。”俎喜臣说,清同治年间,全村族裔捐资筑寨修池。“村里设寨门4座,门楼高约10米;木制寨门长约3米,宽约2米,厚约0.1米。”俎喜臣介绍,4座门楼上方均悬挂有匾额,东门书“紫气东来”字样,西门书“潩水长流”字样,南门书“瞻仰荀龙”字样,北门书“星拱辰极”字样。“四个寨门内侧均设有碾房,供巡更值守人员休息。寨外有河,我们称之为寨海河,引潩水灌注其中。”俎喜臣说,过去东门、南门、北门附近的寨河上均有砖拱桥,西门则有一座石砌四孔桥。“过去,寨海河内的水十分清澈,生长有芦苇等绿植,鱼虾很多,风光秀美。
“城墙由夯土筑造,20世纪70年代以后慢慢消失了。”俎喜臣回忆道。过去,村中有南大街、北大街、东门大街、西门大街。这几条街相交于村中心,被称为“十字街”。北门内路东是塘坊拐街,路西是楼院拐街。据老辈人讲,当年筑寨时,俎姓族人请来村东南某村一风水先生勘察。其观察地形、地势后思量,若设正南门,村内南北大街直通许州官道,南门外官道东、西两侧有两座大冢,犹如雄狮把守,风水甚旺。不过,如此一来,自己所在的村子则相形见绌。该风水先生打起“小算盘”,称“开正南门不利”,所以南寨门偏西约200米。
过去,每次遭遇匪患,俎庄人便会整装上阵,将寨门紧闭。在俎喜臣的记忆中,村内曾有5个池塘,用于蓄水。村东0.5公里许汴官道十字路口处还有一处闹市,被人们称为“十方院”。方圆数公里的民众在此做买卖,热闹非凡。
古寺老槐,见证俎氏血脉相传
俎庄社区东侧有一座千年古寺,名为龙化寺,寺前曾有一株古槐。龙化寺是少林寺下院,始建于唐代。据寺内碑刻和地方史料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原籍余李村的总兵余大人有一次回到故里,知晓龙王甘泉造福人民,保佑一方,遂召集俎庄、王庄、郭楼、陈庄和余李五村乡绅、寨首进行商议,出资捐款重修寺庙,历时8个月落成。
新中国成立后,龙化寺的僧人大多还俗,寺院也由佛教活动场所改为他用。“这里曾办过俎庄小学,1958年是许昌县委党校所在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许昌县毛笔社迁入寺内,后来这里又成了许昌县化工厂。”俎喜臣说,过去,寺前的老槐树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树冠高大。“据传,唐代大将尉迟恭曾在这里拴过马。”
千年古寺与老槐树无声守护和见证着俎姓后裔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随着时光的推移,老槐树出现了空洞,枝干也有枯死现象。前几年,一场大火烧了树身,使得老槐树的生存状况雪上加霜。“几年前,这棵古树终于倒下了。”俎喜臣遗憾地说。
《俎氏宗派》为许昌珍档
作为馆藏档案的一个类型,谱牒隐含着丰富的家族信息。在许昌馆藏的档案珍品中,《俎氏宗派》名列其中。其为16开本,共计84页,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木刻本,由俎氏二十世裔孙俎成光根据先祖“家之藏书”所撰。
1997年建成的俎庄村文化大院。
20世纪90年代,俎庄被授予“中州文化村”。
旧时,俎庄村民开展文体活动。本版图片由俎喜臣供图
时光流转,俎姓后裔在在俎庄社区繁衍生息,人才辈出,清代曾有三人中武举。20世纪90年代,俎庄一带的群众文化开展得有声有色,文化部领导前来视察指导工作。村里的文化大院还曾被省文化厅表彰,授予“中州文化村”锦旗。值得一提的是,“俎庄白菜”更是名闻许昌,载入地方史料。
人才辈出,曾有族裔三人中武举
俎姓后裔在许昌繁衍生息,历经870余年,人才辈出。
据史料记载,从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到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的21年中,先后就有20世裔泰平、21世裔成鹤、22世裔清杰3人中武举。“20世裔泰平曾有‘帝师’之称。”据俎庄社区党支部原书记俎喜臣介绍,20世裔泰平中武举后曾在兵部当差。有一天,乾隆皇帝在御花园练习射箭,屡射不中,遂向泰平请教。泰平讲解要领后,乾隆皇帝果然射中标靶。随后,赐其灯笼一对。
这一对灯笼由俎姓后人代代相传,保存完好无损。到了清末,家中大车去许昌城内拉粪,天晚未归。家人放心不下,便点亮这对灯笼前往许州城内接应。守城的官兵大老远看见这对御赐灯笼,以为有要员来到,慌忙报告县令。县令赶紧带着左右出城迎接,待到跟前方知原委,哭笑不得。后将这对灯笼收归衙门代存。
新中国成立以后,俎姓后人更是活跃在各行各业,勤奋工作,出了不少人才。如俎应离于1959年、1961年,两次被评为河南省农业劳动模范;1950年,俎宝顺参加解放军,1951年壮烈牺牲,载入《许昌县志》英烈名录……在政治、军事、教育、商业等领域,同样有大批俎姓优秀人才,奉献着聪明才智。
古柏森森,诉说千年厚重历史
从位于市区文峰路与陈庄街交叉口北约50米、文峰路东侧的“十辈陈庄”牌坊进入,向东行约200米,再向北拐上一条村中小路就能达到著名的三国文化景点八龙冢。墓冢平地突起,28层步梯拾阶而上,冢顶建有一庙,四周古柏森森,长势奇特,翠阴罩地。
如今,80多岁的俎其超老人每天几乎雷打不动地住在冢旁守护。“小时候,这里十分空旷,人们老远就能看到这处墓冢。”俎其超老人说,“风吹过,这些树会发出响亮的‘哨音’。”20多年来,俎其超与这些古柏相伴,为他们浇水、施肥,有着很深的感情。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有几株古柏被毁掉了。
八龙冢又称八柏冢,是东汉末年朗陵侯相荀淑的葬处,冢上八棵柏树即为其死后八子所植。荀淑,字季和(公元89年至149年),为东汉颍川郡颍阴(许昌市)人,是战国时期的名儒荀子十一世孙,才高品正,育有八子(时称“荀氏八龙”)。汉代名贤陈寔曾拜访荀淑,两家皆无仆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酒畅谈甚欢。太史官夜观天象,发现德星相聚,启奏朝廷说,五百里内有贤人聚。后人纪念此事,在许昌小西湖(现西湖公园)筑德星亭,今成胜景。2019年,许昌市古迹遗址研究会等还在八龙冢举办了以“弘扬荀氏家风文化 宣传许昌魅力三国”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增加文化自信背景下许昌文化自信的内涵为宗旨的纪念活动。
1993年,八龙冢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冢上8棵古柏,如今只剩下5棵。“过去,围绕这一处墓冢向西、向北埋葬着他的儿子,呈扇形状。我小的时候,大家都称荀淑的墓为八柏冢,此外寨河外还有6处‘八龙冢’,高低大小不等,1975年之前还存在。”据俎喜臣介绍,这些墓冢高大,十分醒目。后来,受深翻土地等因素影响,墓冢渐渐被平。随着时光推移,“八柏冢”与“八龙冢”的叫法便合二为一了。
文化厚重,文化大院被省文化厅表彰
如今,在俎庄社区大院紧临文峰路的一侧,墙壁上清晰可见“俎庄村文化大院”的字样。如今,这处文化大院原来的正门已经被封闭,改为“俎庄社区便民服务站”。
“过去,俎庄群众有着舞龙舞狮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前,曾有‘两条龙、两头狮子和两台戏的说法’。意思是说,舞龙、舞狮及唱戏曾是乡民们所喜爱的娱乐方式。每到节庆、农闲时,人们衣着盛装,敲锣打鼓欢庆。”俎喜臣说,1993年,文化部领导曾专门来这里视察工作,俎庄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中州文化村”的殊荣,奖励一面锦旗。“村里非常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带头搞文化活动,几乎人人都能登台唱上一段豫剧或者曲剧。”俎喜臣说,为巩固农村文化宣传阵地,活跃农村文化生活,1997年,俎庄村开建新的文化大院,于1997年10月落成。
俎庄社区还保留有两通清代石碑:一通是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所立祖茔碑,另外一通是1912年所立的8世祖近山碑。1998年,由于国道107线拓宽,祖茔碑北移。碑座高约一米,三面封壁,琉璃瓦饰顶,上有对联“祖上贤德昭日月,后世子孙争光辉”,横批为“昭兹来许”。每年俎姓后人都会前往祭奠,提醒自己不忘本根,建功立业,为国家多作贡献。2003年,俎庄由村改为社区。如今的俎庄社区归魏都区魏北街道办事处管辖,辖区内企业众多,人们安居乐业。虽然古寨、“八龙冢”等早已消失,但那些远去的历史和传说已成为一笔丰厚的文化财产,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
( 牛志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