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时评:严肃的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
财联社
2021-09-08 07:21
11781
这两天,微博上的一场“炮轰”相当吸引眼球。
9月6日,经济学家刘胜军在自媒体发文,向网红学者、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开炮”。刘胜军表示,任泽平最大的特点就是“煽情”、“忽悠”、“见风就是雨”,加入恒大后,任泽平“投其所好”做了一系列的鼓劲,导致许家印采取了激进的策略,才有了现在的窘况。
任泽平是否该对恒大目前的状况负责?许多房地产行业内人士对此不置可否。而到目前为止,面对刘胜军咄咄逼人的“炮轰”,任泽平也没有公开回应。但客观的说,作为“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的观点过去几年引发的争议确实比较大,当年1500万年薪加盟恒大更是让其名声大噪,以至于此番招来同行非议。
在恒大期间,任泽平陆续发表看多房市的观点,比如“中国未来10年一二线城市房价翻二倍,三四线城市房价翻三倍”、“中国的城镇化还有至少一二十个百分点,一二十年的空间”、“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尚低于1.1,并不存在总量过剩问题”。但加盟东吴证券后,任泽平又调转枪头,称“房地产是最坚硬的泡沫”。回过头来看,这些观点不但值得商榷,更因他前后身份不一,引来外界更大的质疑。
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兼之经济运行和社会整体互动之复杂,经济领域的预测和判断向来做不到自然科学那样精准。对严肃的经济学家来说,在给定假设的前提下,只要其学说能够言之成理,对社会有所启发,公众通常均能予以包容。而从不同立场出发,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原因的诊断不一,也是常有的事情。1995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维迎和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曾围绕国企改革问题公开辩论,绵延20多年仍未说服对方,后来甚至传为一段佳话。
哈耶克曾经说过,经济学家的使命是为社会提供“理论想象”。林、张二人之辩论之所以能被各界尊重,并不在于其观点针锋相对,而在于其就事论事的态度,对中国经济改革焦点问题和大方向的关切,以及由此而展开的一系列理论想象空间。这与后来经济学成为显学后,一些戴着“经济学家”帽子的宏观研究员为讨好有关机构、迎合大众而刻意语出惊人,丝毫不顾忌后果的做法,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2017年,时任证监会主席就曾公开点名,批评“个别券商经济学家是胡说八道”。
随着资管行业的爆炸式发展,从长远来看,市场对经济学家的需求只会增不会减。而出于对观点的传播效果和对社会影响力的追求,近些年来不乏有一些经济学家在社交媒体圈内大力拓展影响力,甚至一些论战、口水战也将社交媒体作为首选战场,毫不介意一众吃瓜群众围观看热闹,正如此次刘胜军对任泽平的炮轰。但需要指出的是,按照当前资管市场机构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一个经济学家想要真正拥有市场影响力,舍弃机构市场而转战散户市场,是否多少有些显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呢?
当然,如果本意只是赚足眼球好去挣钱,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